七一社區        注冊

援疆干部講述新疆故事

基層干部的楷模——師延林

彭金平

2015年07月17日09:0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4年,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中,阿克陶縣委以典型和標杆引路,響亮地提出“遠學焦裕祿,近學師延林”的口號。

師延林,這個一心一意為牧民群眾謀幸福的新疆基層干部的優秀代表,又一次深刻地矗立在我的靈魂裡。

今年53歲的師延林,有一張銅色的臉頰,那是在昆侖山深處的鄉鎮工作20年留下的標記,他曾經在偏遠貧困的三個鄉任黨委書記,他走到哪裡,就把為民造福的好事做到哪裡﹔他就像一塊巨大的磁石,無論在哪個崗位,都能把干部群眾凝聚在一起。如今,他任阿克陶縣政協副主席、現代農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

第一次見他,是2013年9月,初到阿克陶縣的四套班子見面會上,縣委書記介紹道:“這是有名的勞動模范,縣政協的副主席師延林”。一個壯實黝黑、衣著如農民的漢子站起來憨厚地朝我笑著點頭。第二次見他,是在戈壁農業示范園區裡,他蹲在大棚裡,我還以為是蔬菜種植大戶呢。

隨著接觸的加深 ,他身上比星星多的故事,讓我肅然起敬。

造福農牧民,堅守昆侖二十載

1990年,隻有27歲的師延林,到恰爾隆鄉擔任鄉長助理。從此以后,牧民的氈房裡就多了一個漢族干部的身影,他和牧人們一起吃硬邦邦的粗面馕,一起喝熱騰騰的酥油茶,一起騎馬騎牦牛,走遍了恰爾隆鄉的角角落落。兩年多時間過去了,師延林已經能操一口流利的柯爾克孜語和農牧民拉家常了,還能用柯爾克孜語唱優美動聽的歌曲,不認識他的人,常誤以為他就是大山裡土生土長的柯爾克孜人。

漸漸的,恰爾隆的鄉親們不拿師延林當“外人”了,聽他說一口標准的柯爾克孜語,看他黑紅的臉龐,聞一聞他身上散發出來的氈房裡的氣息,當地干部和農牧民似乎忘記了他是一名縣裡來的干部。

1999年8月,恰爾隆鄉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300多戶村民的房屋被沖垮,數以千計的牲畜被淹死,道路被毀,通訊中斷,與外界失去了聯系。為了在入冬前,不讓一戶村民露天過冬,師延林組織黨員干部,帶領受災村民開展自救,重建家園。

在恰爾隆的14年當中,師延林走遍了每個村民家。有人替他計算過,這十多年中,他走過的山路超過十萬公裡,牧民們親切地稱他是“長征書記”。

2003年,阿克陶縣委調師延林去克孜勒陶鄉任黨委書記,他離開的那個夜晚,宿舍裡擠滿了恰爾隆的農牧民,在他們心目中,師延林就是山裡人,就是他們的親人。許多牧民流著淚拉著他的手,不願意讓他走……

走進克孜勒陶鄉,這裡條件同樣艱苦,群眾增收無門。2005年初,經縣委批准,他帶領全鄉80多名干部,攜被褥、帶鍋灶、穿戈壁、宿荒野,拉開了開發塔木柏孜的序幕。經過十幾天的辛勤勞動,他們在這裡開挖了35.6公裡的溝渠,種下了沙棗、紅棗、杏子等樹苗近7萬株。

2006年初,塔木柏孜的開發被列為阿克陶縣“江西省對口支援的十大項目”之一,2007年6月,融抗震安居建設、村舍規劃、水土開發、經濟林示范基地及農牧民搬遷為一體,總投資370萬元的克孜勒陶鄉塔木柏孜抗震安居集中連片點建設項目——“江西新村”建成並通過驗收,並被列為阿克陶縣新農村建設示范點。

庫斯拉甫鄉也是阿克陶縣最貧窮的鄉之一,年人均收入僅有900多元,師延林來到這裡任黨委書記后,積極推廣小麥、玉米良種,增加農牧民種植業收入。四處奔走聯系,每年都組織農牧民外出務工,不到三年,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很大改善,精神面貌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2007年,庫斯拉甫鄉有8名農牧民的孩子分別考取了華東師范大學、新疆大學、新疆農業大學等。為解決貧困學生“無錢上學、上不起學”的問題,師延林積極奔走,最終與金鑫公司達成協議,凡庫斯拉甫鄉考入大專以上院校的貧困學生,由金鑫公司提供全部學費,直至大學畢業。

師延林堅守昆侖20年的故事,告訴我一個朴素的道理:“你跟百姓有多近,百姓對你就有多親。”

服務群眾,好鋼用在刀刃上

2010年底,師延林從山上下來擔任縣政協副主席,本以為可以輕鬆了,但一副重擔又選中了他——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管委會主任。

20多年在牧區工作,現代設施農業對他真是個全新的考驗。於是,他從頭學起,從書本理論上,從種植大戶手裡,到外面考察學習,幾經努力,他又變成當地設施農業的土專家。

少數民族群眾雖然祖祖輩輩從事農業種植,但在戈壁灘上種植蔬菜,在大棚裡冬天種瓜果,沒有幾個人相信,更沒有人來做,怎麼辦?土辦法,先引進了部分種植大戶,然后自己帶頭干。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群眾喜歡的是帶頭干的干部。

師延林率先種植了一座大棚,體驗著種植的每一個環節,同時,親自上門,找群眾做說服工作,一戶、兩戶……通過種植大戶結對子,干部現場指導,終於有幾戶來了,從試著做,嘗到甜頭后,就離不開了,主動要求來承包,一個棚年收入2萬多元。

戈壁農業示范園一期6000多畝,投入2.3億,建設成2000座蔬菜大棚,高科技大棚4座,其中2座全智能育苗大棚和2座人工智能控制大棚,每座大棚收入2-6萬元,從最初要求棚棚見綠,現在是棚棚見效益。2014年,產值5400多萬,3100多當地農民在此從業。

看到大棚的效益,師延林又在思考,每戶投入一個棚,光棉被就要花1.4萬元,還有塑料布等。到大風天氣吹得到處都是,還有沒有更好辦法,讓大棚基地充分利用?

通過多方調研,找投資商洽談,功夫不負有心人,2014年6月,引進漢能集團設備,投資3.14億元,對700座大棚進行升級改造,建成光伏發電站,公司也不需要另外花錢租賃土地,而種植戶棉被和塑料布也節省了。同時,又可以增加200多人就業,同時,公司也多元化發展,在部分大棚種植南方水果和花卉,建設農業休閑庄園,發展休閑旅游和餐飲娛樂業,預計今年10月底可以全部建成。

去年10月,農業部確定在阿克陶縣召開戈壁農業現場會,充分肯定並向全疆及部分省區推廣阿克陶縣戈壁農業示范園模式。

從業人員多了,就面臨其他的一些問題,如何穩定、解決從業人員小孩入幼兒園、農民安居等問題?師延林主動向上級爭取富民安居項目,幫助12戶大棚種植戶在這裡安家﹔又找到分管教育的我,希望能建一所幼兒園,解決60多個幼兒入學不方便問題,按照布局和學生生源是不夠條件的,本來就敬重他,面對他對農牧民的關心和一次次的真讀的請求,我便多方協調,支持他的工作。

庫斯拉甫鄉曾是他付出心血的土地,群眾更是信賴他。目前的國家重點項目--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進入實際階段,需要移民四個村,1100多戶,4500多人,幾年來因多方面的原因總是定不下了,縣委領導又想到了他。

2014年,師延林協助縣移民領導小組開展工作,他一次次回到鄉裡,找群眾談心,征求意見,終於摸清群眾的心思,當地牧民生產上習慣了放牧,也不想離開葉爾羌河流域。在他的建議下,本著尊重群眾意見,全部安排在金胡楊景區對面,多年的移民安置難題終於畫上句號。

就這樣,在阿克陶縣,師延林做了大量暖人心、穩人心、得人心的實事好事。

師延林為什麼能做通群眾的工作?依我看,是因為他把群眾的事情放在心上,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來辦,群眾真心實意地擁護他。

在與師延林的相處中,我特別佩服他的群眾工作方法,佩服他解決問題時,“辦法總比困難多”的執行力,更佩服他信念如磐、無限忠誠的高尚品德。

從 “搬石頭的山鄉書記”, 到現代設施農業園區的“土專家”,師延林孜孜不倦的奮斗歷程,讓我讀懂了一位新疆基層干部朴素的執政理念和服務之道。(作者系江西省援疆干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娟、秦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