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黨旗在農村高高飄揚——浙江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和基層政權建設綜述

記者 馬躍明

2015年06月30日16:4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行走在浙江鄉村,你會發現風景這裡獨好:

2萬多個美麗鄉村,猶如晶瑩剔透的珍珠洒落在大自然中,形成了一幅幅雅致、清新、壯美的畫卷。村民們說:“現在村裡的條件,比城裡好多了。”

平安鄉鎮、平安村居……遍布各地的平安“小細胞”夯實著全省“大平安”,多年來全省人民安全感滿意率保持逐年提高,2014年達到96.2%,浙江被公認為最具安全感、幸福感的省份之一。2014年,全省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30年位居全國各省、自治區首位,城鄉收入差距持續縮小。

浙江農村“幸福交響”的背后,是多年來浙江全省上下按照“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的要求,堅持圍繞改革發展大局,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持續接力抓好農村基層黨組織和基層政權建設,使農村黨組織的戰斗力不斷增強,干部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彰顯,農村基層政權進一步得到穩固,實現了黨建強、發展快。

黨徽,在基層熠熠生輝﹔黨旗,在農村高高飄揚。

書記抓,抓書記

建立農村基層工作責任體系

淳安縣楓樹嶺鎮下姜村,青山腳下粉牆黛瓦,一灣碧水風光如畫。

這裡原來是一個“窮得連張板凳都沒有”的貧困村。從2001年起,下姜村成為習近平、張德江、趙洪祝、夏寶龍四任省委書記的基層聯系點。2003年到2007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4次來到下姜村考察調研。

“每次到村裡調研,習近平同志都囑咐我們:村裡發展致富,離不開村黨支部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村委會發揮職能作用。他要求我們加強組織建設,夯實黨執政的基礎,努力把下姜村建設成為一個工作先進的示范村。”村黨支部書記楊紅馬說。

15年來,下姜村“兩委”團結黨員干部群眾強班子、謀實事、建新業,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先后被授予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生態家園建設先進村、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2014年,下姜村集體收入達到3569.24萬元﹔村民人均收入也從十年前的2154元增長到了12958元。

下姜村強組織、富鄉村的變遷,是浙江省委高度重視抓黨建責任落實、夯實農村執政基礎的生動寫照。

“當縣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當市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鄉鎮﹔當省委書記應該跑遍所有的縣市區。”習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間曾多次強調,一定要認識到農村基層工作和基層干部的極端重要性。

在習近平同志倡導和推動下,浙江建設村級組織活動場所、選派優秀機關干部擔任農村工作指導員、建立村務監督委員會……一系列夯實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舉措落地生根,推動著浙江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和基層政權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歷屆省委把加強農村基層黨建責任扛在肩上,一任接著一任干,團結帶領全省農村干部群眾續寫“八八戰略”這篇大文章,建設“兩富”“兩美”浙江。黨的十八大以來,浙江省委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關於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和基層政權建設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強各級黨委主體責任建設。

省委書記夏寶龍強調:“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基層政權是國家政權的基石。各級黨委特別是縣鄉兩級黨委要堅持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切實履行抓基層黨建和基層政權建設的政治責任,形成大抓基層的工作導向,保証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一貫到底地落實到基層。”

2012年召開全省村級便民服務、村務監督和村集體經濟建設現場會,2013年召開全省鄉鎮干部隊伍建設座談會,2014年召開全省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座談會……省委堅持每年至少召開一次全省會議,確定農村基層黨建的一個主題,進行部署推動。省、市、縣、鄉鎮各級黨組織建立黨建工作責任制,在全國率先推出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的黨建報表和責任清單,使全省落實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責任體系更加明晰。

建立市縣鄉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報表制度,按照全面嚴、全程嚴、持續嚴的要求,注重過程管理,做到數據留痕。特別是把落實“三會一課”制度、發展農村青年黨員、處置不合格黨員、“走村不漏戶、戶戶見干部”等基礎性、關鍵性的基層黨建項目列為重要指標,並盡可能量化。

建立市縣鄉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責任清單,採取上級點、自己找、與會代表評相結合,面上的共性要求與各地個性問題相結合,要求黨委書記對照責任清單履職盡責,抓好年度基層黨建重點任務落實、本地基層黨建突出問題整改,領辦基層黨建項目。

充分發揮縣委“一線指揮部”作用,落實縣(市、區)委書記抓農村基層黨建第一責任人職責。從2013年7月開始,省委堅持每個季度召開一次全省縣(市、區)委書記工作交流視頻會,每次安排10位縣(市、區)委書記上台打擂、比拼實績,介紹各自抓基層打基礎的經驗體會,省委書記親自點評,並就落實管黨治黨責任、抓班子帶隊伍等提出具體要求。目前,省委已連續八次召開全省縣(市、區)委書記工作交流會議﹔連續六年開展縣(市、區)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工作,督促縣(市、區)委書記對照基層黨建責任清單抓部署、抓檢查、抓落實。

各縣(市、區)黨委普遍每季度召開鄉鎮書記工作交流會,直接抓村“兩委”主職干部培訓。由此,全省各級堅持落實各級黨委主體責任,推動形成一級帶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格局,為浙江農村改革發展穩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強堡壘 樹先鋒

嚴密農村基層工作組織體系

天剛蒙蒙亮,湖州吳興區八裡店鎮路村村黨總支書記費震祺就趕往孟家橋自然村的老褚家。這是他第8次上門做拆遷動員工作。

任村黨總支書記一年來,費震祺對起早摸黑的工作節奏已習以為常:“鎮干部也和我們一樣,重點工作一來,白加黑、5+2,都不夠用。”上任一年多來,費震祺帶領村民不僅摘掉了路村村“軟弱渙散”的帽子,還一舉成為吳興區的先進村。

路村村的變化,是近年來我省強農村堡壘、發揮“領頭雁”作用促發展的縮影。通過加強鄉鎮干部隊伍建設、開展“先鋒工程”建設等一系列措施的推出和深化,全省農村基層像費震祺這樣的“好書記”越來越多,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不斷增強,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彰顯。

鄉鎮黨委是農村基層組織的“龍頭”。浙江把鄉鎮干部隊伍建設作為夯實農村基層基礎的關鍵環節,在2013年、2014年連續兩年召開全省鄉鎮(街道)干部隊伍建設會議,在全省樹立起加強鄉鎮、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

選優配強一把手。全省注重選配政治品行過硬、黨員群眾公認、能夠駕馭全局、敢抓敢管敢擔當的干部擔任鄉鎮正職。全省192個省級中心鎮黨委書記和小城市試點鎮鎮長,普遍從有鄉鎮黨政正職經歷的優秀干部中選拔。省、市、縣三級機關每年選派一批優秀年輕干部到鄉鎮(街道)挂職、任職,為基層輸入“新鮮血液”。省委還提出,班子配備不簡單以年齡劃線,大膽使用、重用德才表現好、群眾口碑好的“老鄉鎮”。全省涌現出一大批“進村狗不叫、群眾問不倒、干活繭不掉”的新時期“老鄉鎮”。

打造“全能型”鄉鎮干部。全省推廣金華“全科干部”做法,使“全能型”鄉鎮干部成為浙江鄉鎮干部的一張亮麗“名片”:溫州著眼於一專多能,打造以“全科能力、全天在崗、全員入戶、全情知曉、全心服務”為主要內容的“五全”鄉鎮干部﹔麗水慶元縣組織開展技能培訓認証,要求每名鄉鎮干部必須取得1門以上的技能証書……

完善考核管理機制。全省各地紛紛出台了具體考核細則,針對不同資源稟賦、不同發展類型鄉鎮的特點,開展分類考核、分類競賽。衢州市就區分不同發展水平和類型,將鄉鎮區分為經濟型、生態型、復合型,引導鄉鎮橫向找位子、縱向比增幅,充分調動起鄉鎮干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全省各地,“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重點中心工作成為比選鄉鎮干部的大賽場,提振了鄉鎮干部的精氣神。

村是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百米”、“最后一米”、“最后一步路”,省委將目光聚焦到村級組織工作規范提升和村級干部隊伍特別是村黨組織書記的培養上。

堅持把農村黨建置於統籌城鄉發展和城鄉一體化的大框架下謀劃推進,緊扣建設現代農業、培養新型農民、深化農村改革、推進新農村建設等“三農”改革發展中心任務,創新黨建工作思路、機制、方法和載體,積極拓展家庭農場、合作農場、農民合作社、專業協會、產業鏈黨組織覆蓋面,大力實施“黨員人才工程”,開展電子商務等農村創業致富實用技術培訓,完善城鄉基層黨組織結對共建制度,充分發揮黨組織引領、推動、服務農村改革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的作用。

全面推行村“兩委”聯席會議制度,落實“五議兩公開”民主決策。聯席會議由村黨組織書記召集並主持,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班子成員參加,不是村黨組織班子成員的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和村經濟合作社社長列席,研究和商議本村日常工作,對應由村民(代表)會議表決的重大事項提出意見和具體方案。這一制度設計,堅持了村黨組織在村級重大事項決策、村級組織建設、村干部隊伍建設、村務監督、基層社會治理等方面的領導核心地位,進一步理順村級各個組織和機構之間關系,有效規范了村級組織工作,得到了基層干部群眾的普遍認可。

基層黨組織全面推行基層黨組織“堡壘指數”星級管理,科學設置分級標准,按照五個等級,每年對基層黨組織開展星級評定,使每個基層黨組織都有晉位升級的空間和動力。在此基礎上,每年按照5—10%的比例倒排一批軟弱落后基層黨組織進行集中整頓,採取市縣領導挂點聯系、鄉鎮領導聯系包村、機關部門結對幫扶、派駐工作組和選派機關干部下村任職等方式,逐村制定整改方案,“一村一策”扎實抓好軟弱落后基層黨組織整頓轉化。

為選好育好農村“領頭雁”,全省各地在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工作中,按照“干事創業有思路,村務管理有規矩,服務群眾有感情,帶領隊伍有辦法,廉潔公道有口碑”標准,採取有力措施,廣開渠道選好人,充分信任用好人,從嚴要求管好人。各級黨委把村干部培訓納入干部培訓整體規劃,加強村“兩委”主職的經常性培訓,抓好村“兩委”其他干部、黨員和村民小組長的培訓,每次換屆后及時組織新任村干部上崗培訓。2014年,全省各級共培訓村黨組織書記11.08萬人次,培訓村委會主任9.42萬人次。

一面旗幟飄揚是坐標﹔無數旗幟招展成力量。省、市、縣著力打造“千名好支書”群體,涌現出扎根農村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紹興市上虞區崧廈鎮祝溫村黨總支書記杭蘭英,在村裡一干就是36年的杭州市蕭山區衙前鎮鳳凰村黨委書記胡岳法,守護社區大家庭的寧波市江東區劃船社區黨委書記俞復玲等先進典型,省委順勢層層推選、集中宣傳1000名杭蘭英式的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形成大抓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的鮮明導向。

為強化農村黨員身份意識,全省普遍建立基層黨組織生活日制度,使開展黨組織活動成為硬規矩。重視抓好“三會一課”制度落實,把農村基層黨組織開展“三會一課”的次數、黨員參與率等情況作為各級督查、黨委書記述職評議的重要內容。定期開展先鋒指數考評,定期對黨員進行“黨性體檢、民主評議”,特別是把黨員參加組織生活、開展志願服務情況作為重要內容,考評結果作為年度評定黨員的重要依據。嚴格按黨章和黨紀黨規辦事,掌握政策、慎重處置,穩妥做好不符合黨員條件的黨員處置工作,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規范化 法治化

健全農村基層社會治理體系

5月12日,為進一步加強農村村級權力運行監督,桐廬縣制定出台了《桐廬縣村級權力清單三十條》,對涉及村級重大決策、村級財務管理、村級集體資產資源處置、村級建設項目管理等11大類權力事項,細化制作了財務開支、報賬員現金支取、集體資產資源處置等30項權力事項流程圖,明確每項村級權力的名稱、具體實施的責任主體、事項辦理的步驟、權力運行的操作流程及運行過程的公開公示,建立權力事項明晰、運作流程規范、過程監管有力的權力運行體系。

“制定權力清單流程圖,讓村干部明白權力運行有哪些操作流程,每個環節該怎麼干。最重要的是,一切都按流程圖來,辦事透明了,村民們的疑慮消除了,對村干部會更加信任。”縣紀委有關負責人介紹。

目前,這樣的農村“權力清單”正在浙江全省推廣。多年來,浙江始終堅持德治、法治、自治相結合,全面推進農村基層依法治理,不斷完善農村基層治理架構、工作機制,一個黨領導的多元主體參與、黨政善治、社會共治、厲行法治的農村基層治理格局逐步形成。

推進鄉鎮從管理向服務轉身。合理劃分縣鎮政府職能權限,簡化辦理程序﹔鄉鎮政府實行定編、定崗、定責到人,統一設立黨政綜合、經濟發展、社會事務管理、村鎮建設和綜合治理五個內設服務機構﹔設立辦事大廳,推行“集中式辦公、窗口式服務”,強化了公共服務職能。為解決鄉鎮“權力有限、責任無限”問題,杭州等地探索制定了《鄉鎮(街道)工作規程》,對鄉鎮(街道)班子議事決策、執行落實、整合資源、內部管理、監督體系等進行了規范,使鄉鎮(街道)的工作運行有了規范的“說明書”。

自2004年起,浙江省率先全面建立鄉鎮、街道綜治工作中心,整合鄉鎮(街道)各類資源力量,加強社會治理信息研判處理,落實矛盾聯調、治安聯防、問題聯治、事件聯處、平安聯創工作機制,被中央綜治委在全國推廣。

撒播法治陽光。把農民作為普法重點,浙江廣泛開展的法律進鄉村活動,不斷創新法制宣傳教育方式方法,用農民群眾身邊的人和事以法釋惑,用生動具體的案例議案講法,把“法律條文”變成“法律服務”,使法律知識和法治觀念在潛移默化中深入人心,促使各地越來越多探索運用法律手段規范社會行為、調節利益關系。

完善村民自治。從今年3月開始,在龍游、桐鄉等地先行先試基礎上,浙江在全省28000多個村、3200多個社區全面推動村規民約、社區公約制訂修訂工作,把“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重點任務納入其中,把村干部“五不能”、“六不宜”資格條件要求寫入其中,引導村民形成共識,通過制訂和執行村規民約來貫徹黨在農村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實現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推動農村基層治理法治化。

扎緊權力“籬笆”。從2004年開始,在武義縣開展村務監督委員會建設試點,到2009年底,全省所有行政村全部設立村務監督委員會。2010年,省委制定出台《浙江省村務監督委員會工作規程》,全面推進村務監督委員會規范化建設,有效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法制化。全面實施民主懇談會、民主聽証會、民主議事會和民情溝通日“三會一日”制度,認真落實村級重大事項“五議兩公開”決策程序,全面實施黨務村(居)務財務公開。

文化教化鄉民。浙江大力弘揚鄉賢文化,促進農村社會治理。在德清等地,專門成立了鄉風評議隊伍,利用本村能人、老黨員、老干部等有威望、有能力的“新賢”加強社會治理,架起了政府和農民之間的橋梁和紐帶,為矛盾沖突提供緩沖地帶。

鼓勵基層創造,農村依法治理創新如雨后春筍。杭州市構建了以“和事佬”調“和”、人民調解促“和”、綜治中心維“和”、人民法庭求“和”、特殊舉措保“和”的“五鏈式”社會矛盾化解機制﹔寧波市成立了“法治促進員”隊伍,在一線化解矛盾糾紛﹔舟山市首創了“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積極推行多元化民情服務機制、聯動性民情懇談機制、雙向式民情評價機制。此外,溫嶺市的“參與式預算”、寧海市的“實事工程代表票決制”、嘉善等地的鄉鎮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諸暨等地的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等各具特色、務實管用的創新做法,也在全省各地逐步推開。

密聯系 優服務

農村基層聯系服務體系更加高效

日前,縉雲縣壺鎮鎮沈宅村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格外熱鬧,縣國稅局機關黨支部13名黨員上門送服務,31名老人眉開眼笑。

在縉雲縣農村,這樣溫馨的場景並不鮮見。今年以來,縉雲縣開展“攜手聯心、溫暖相伴”為主題的機關黨支部結對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活動,144個機關黨支部結對144個村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成為機關黨員“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一堂必修課。在機關黨支部的帶動下,縉雲縣廣大農村黨員、村民也紛紛行動,敬老愛老的和諧之風吹遍田間地頭。

近年來,浙江按照“群眾想什麼、我們就干什麼”的要求,全面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和“五好”服務型鄉鎮(街道)建設,強化服務理念、豐富服務內涵、拓展服務途徑、提高服務能力,著力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

聯系群眾始終保持密切。我省全面實行省市縣鄉書記任期內“四個走遍”,即省委書記走遍所有縣(市、區),市委書記走遍全市各鄉鎮(街道),縣委書記走遍各行政村,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走遍所有自然村和困難戶,帶動各級干部眼睛向下,轉變作風,深入基層,實現聯系、服務群眾的無縫對接。目前,“走村不漏戶,戶戶見干部”,已經成為浙江農村基層工作的常態。

服務群眾網絡不斷織密。2009年7月,我省全面實施“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全省劃分為網格11.7萬個,組建服務團隊19.8萬支,配備專職兼職網格員34.6萬人。 一張涵蓋鄉村、社區邊邊角角的浙江基層黨建工作網絡,把黨委、政府和基層群眾緊密聯接起來,實現了基層社會管理服務的全覆蓋。

服務群眾觸角不斷延伸。作為全國最早建立各級服務中心的省份,在2010年底,浙江省市、縣、鄉三級均建立了行政服務中心,省級有審批權的29個廳(局)設立了辦事大廳。2011年4月,浙江繼續延伸服務鏈,作出了全面推進村級(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建設的工作部署。到2011年底,全省3萬余個村(社區)全部建立了便民服務中心,在全國率先基本實現了村級便民服務全覆蓋,初步形成了覆蓋城鄉、上下聯動的省、市、縣、鄉、村五級服務體系,基本實現“村民不出村,便能辦成事”。

服務群眾機制不斷健全。全省鄉鎮推行住夜值班制度。每天晚上,鄉鎮都要安排干部住夜值班,每名鄉鎮干部每周住夜至少1晚。各地利用住夜值班時間,廣泛開展夜學、夜訪、夜議、夜辦,把有限時間用到為民服務和自我“充電”上。對一些經濟相對發達、人口較多、群眾辦事較多的村,實行村干部坐班制,所有村干部工作日上班,周末及法定節假日輪流值班,確保為黨員群眾提供全天候服務。對一些經濟比較薄弱、村規模較小、群眾辦事較少的村,實行村干部輪流值班制,每天安排村干部值班,每周固定1—2天集中辦公,遇有重要事項隨叫隨到。全面實行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制度,對屬於村級管理的事項,坐班、值班人員隨時受理﹔對屬於鄉鎮或縣(市、區)辦理的審批事項,由坐班、值班人員全程代為辦理。

服務群眾力量不斷增強。從2004年起,省市縣鄉四級連續十年選派28萬名優秀機關干部擔任農村工作指導員,駐村聯戶指導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湖州市選派縣級機關科局級干部負責駐村、金華市選派“兩富、兩美”指導員、台州市開展“強村富民村村幫”、衢州市選派第一書記,等等,確保每村有1名市縣鄉機關領導干部負責聯系、1名市縣鄉機關干部長期駐村指導,有力推動機關部門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推進城鄉統籌發展,鞏固黨的執政基礎。

服務群眾載體不斷創新。從舟山的“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到杭州的“片組戶民情聯系、區域化統籌服務”﹔從衢州的“三民工程”到紹興的“社區黨建契約化共建”,從寧波的81890(撥一撥就靈)民生服務熱線到嘉興市96345黨員志願服務……浙江各具特色的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在浙江大地星羅棋布,恰如春潮涌動。

送關愛 強保障

農村基層基礎保障體系更加有力

“我今年61歲了,都沒好好過一次生日,沒想到,今天收到了一個大蛋糕,真是讓人心裡暖暖的。”近日,收到鎮干部送來的生日蛋糕和祝福,衢江區雙橋鄉雙橋村老黨員傅士良高興地說。

大抓基層組織年活動開展以來,衢江區不斷豐富黨員關愛內涵,探索建立農村黨員生活關心、生產扶持、激勵關懷等多位一體的關愛機制。設立“黨員關愛基金”,給老黨員祝壽,是衢江區關愛基層黨員的舉措之一。

多年來,浙江始終堅持人、財、物資源進一步向農村基層傾斜,基層各項保障政策落實到位,基層組織造血功能不斷增強,基層基礎保障水平整體提升。

農村基層黨建力量逐漸配強。按照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規模適度、相對穩定”的農村基層黨務工作者隊伍要求,配齊配強抓農村基層黨建的領導力量和工作骨干,目前,全省鄉鎮(街道)基本配齊組織委員、組織員和組織干事,確保每個鄉鎮至少有3名以上同志主要精力抓基層黨務工作。據統計,全省共配備鄉鎮(街道)組織員1270人。

按照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6倍的標准,全面解決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的基本報酬﹔按照不低於村主職干部基本報酬70%的標准,全面解決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的基本報酬,並要求各地採取措施解決好其他村干部的報酬問題,進一步調動和激發廣大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2014年省市縣三級財政共投入資金14.4億元用於補助村干部報酬。

農村基層組織陣地不斷穩固。針對經濟薄弱村的村級組織無固定活動場所、“公章隨身帶,會議流動開”問題,浙江先后投人資金14.3億元,建設8040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實現了全省所有3萬多個行政村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的全覆蓋。省裡確定村級組織運轉經費最低保障標准每年5萬元,以縣級財政補助為主,省級財政對集體經濟薄弱村進行轉移支付。2014年,省市縣三級財政共投入資金18.2億元,其中省財政補助1.1億元。從2015年起,省財政提高補助標准,對未達到標准的村平均每村補助2萬元,對經濟發達和較發達縣(市、區)人口規模1500人以上的村,將村級組織運轉經費最低保障標准提高至10萬元。

扶持薄弱村發展集體經濟。省委專門研究出台扶持經濟薄弱村發展集體經濟的意見,先后召開兩個全省現場推進會,大力扶持經濟薄弱村發展集體經濟,尤其是扶持發展物業經濟,切實增強村級組織運行自我保障能力。從2012年到2017年,省財政每年拿出8000萬元扶持資金,各級財政按照扶持規劃拿出配套資金,用5年時間,使全省集體經濟年收入10萬元以下且經營性收入5萬元以下的村基本轉化。據統計,2012年全省各級財政共安排扶持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專項資金5.04億元,2013年共安排6.7億元,2014年安排7.4億元,有力推動了經濟薄弱村集體經濟發展。

健全農村黨員關懷幫扶機制。在全省各鄉鎮建立黨內關愛基金,加大對困難黨員的關懷幫扶力度,切實提高黨員的歸屬感、榮譽感和責任感,增強黨組織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目前,市、縣、鄉、村四級共建立黨員關愛基金(資金)18554個,累計籌集資金5.05億元,充分發揮資金在扶貧幫困、創業致富等方面作用,顯著增強了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

黨旗招展千帆競,凝心聚力萬象新。

當前,“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對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提出了新挑戰、新任務、新要求。省委決定,今年上半年召開省委第十三屆七次全會,全面部署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和基層政權建設。這必將對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和基層政權建設,推進農村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黨和政府各項決策布署貫徹落實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今日浙江》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王金雪、秦華)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