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管好村子發展這本“大賬 ”

——記四川蒲江縣兩河村黨支部書記姚慶英

2015年06月29日16:31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原標題:管好村子發展這本“大賬 ”

姚慶英,四川蒲江縣兩河村黨支部書記,先后榮獲蒲江縣優秀共產黨員、蒲江縣優秀黨務工作者、成都市優秀共產黨員、四川省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所在村獲四川省示范村、成都市示范村、蒲江縣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在四川省道106線一側,郁郁蔥蔥的兩千畝雜柑遍布在淺山丘陵上,蒲江縣兩河村黨支部書記姚慶英頭頂烈日,帶領幾個村民細細查看果實生長情況。在他們的腳下,是一棟棟漂亮的村民別墅。

“住樓房、開小車,在十年前,根本想不到日子能過得這麼‘巴適’,是姚書記和村班子帶著大家富起來了。”村民陳志文說。

船載千斤,掌舵一人,支部書記是一個村的主心骨,姚慶英將二十年的工作經驗歸結為:不能隻盯著自家那本“小賬”,還要算全村發展這本“大賬”。

兩河村由兩個村合並而成,合村之初,干群關系緊張,工作難開展,干部沒人當。姚慶英和愛人在外做石材生意,每年收入幾萬元,鎮黨委多次動員她回鄉參選村支部書記。“說實話,剛開始家裡人都反對,我也很猶豫,但轉念一想,自己是喝兩河水長大的,面對組織的信任和鄉親們的期盼,我一咬牙接過這副擔子。”這一干就是20多年,天生一股子韌勁的姚慶英從沒打過退堂鼓,不管再苦再累再難。

“如何帶領兩河村群眾致富?”自1994年上任以來,姚慶英從未間斷過對這個問題的探索。

多年前,兩河村還是以種植水稻等農作物為主的傳統村庄,農民收入僅夠自給自足。通過考察,姚慶英發現兩河村的土壤、地形適合發展經濟價值較高的雜柑,她便帶頭種了30畝雜柑,收到成效后,她挨家挨戶宣傳、引導農戶種植雜柑品種“不知火”2000畝。短短幾年,兩河村柑橘產量和經濟效益雙雙翻倍,村民們挖到了致富的第一桶金。而后,在姚慶英帶領下,兩河村陸續完成了200畝草莓、1000畝獼猴桃基地建設。

日子越來越好,姚慶英和村班子干勁十足,新點子不斷萌發。依托西來古鎮旅游資源優勢,姚慶英又多方籌資300余萬元,打造了集騎游健身、觀光休閑、採摘體驗等於一體的西坡果嶺。紛至沓來的游客打響了兩河村的名氣,更促進了生產方式升級和農民持續增收。今年初,利用互聯網平台,村裡成立了農村電商合作社,為本地農家特產擴大銷路。

到2014年底,兩河村人均年收入已突破3萬元,成為遠近聞名的“萬元村”。面對榮譽,姚慶英十分坦然:“當個好干部,自己要去開發致富門路,帶領群眾一起致富。”

村班子有了引領致富的能力,姚慶英又將重點轉向村班子治理上,打造出一塊群眾信任的金字招牌。“村民最關注的最重視的,就是公平公正。我公開承諾:絕不優親厚友、絕不斤斤計較、絕不吃‘欺頭’,絕不讓黨的富民惠民好政策短斤少兩。”

說起容易,做起難。村干部生在當地、長在當地,什麼關都好過,人情關最不好過。有一年村委會換屆,姚慶英的侄子也被推為村主任候選人。一些黨員說:“姚書記,就選你家侄子吧!”姚慶英一估摸,侄子雖有他的長處,但經驗、威信都還不足,不能拿兩河村的前途做人情,就投了反對票。對此,侄子“記恨”她很久。“通過這些事,干部群眾認為我處事公道,說話算話,慢慢信任我、支持我,從而信任和支持村兩委工作。”姚慶英說。

村支部書記大到落實黨的方針政策,小到調解鄰裡糾紛,十八般武藝樣樣都得精通。姚慶英的拼勁用在了不斷學習“充電”上。這些年,她利用集中學習培訓、外出考察交流的機會,重點學習了先進地區的致富經驗和村務管理方法,在她的帶領下,村班子成員成了村裡的“百事通”。

支部書記除了要有本事,讓群眾信服外,心中要時刻裝著群眾,把群眾當親人。碰到困難群眾,姚慶英就自掏腰包拿出一點錢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誰家有紅白喜事,就主動送上一份薄禮,一起吃壩壩宴,喝碗碗酒,聯絡感情。“十處打鑼,九處在”,村民的一句玩笑話,透著對姚慶英工作的肯定。

今年4月28日,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面對記者採訪,姚慶英用一口地道的川音發表了感言:“干了這麼多年村支書,想法很簡單,就是讓村民多掙錢,讓生活變好,比起為國家做貢獻的工程師、科學家們,我做的事情沒啥了不起。”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高巍、秦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