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魏徵 以人為鑒,可明得失

孫聚成

2015年06月09日08:5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古往今來,被視為智囊者很多,但敢於堅持直言的智囊則很少。而像魏徵這樣一位敢於犯顏直諫,並用自己的主張推動一段太平盛世的智囊更是屈指可數。

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巨鹿人,初唐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曾任諫議大夫、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他以直諫敢言著稱,是中國歷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而事實上,真實的魏徵則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只是他的政治才華被掩蓋在了諫官的美譽之下,同時,魏徵還是一位思想家,他關於治理天下的思想更是令人敬重。

魏徵出身於書香門第,早期家貧,曾為道士,雲游四方,交往了各路豪杰,也見識了民間的離亂之苦,他曾說“自古喪亂未有如隋世者”,“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在對社會深刻觀察中,魏徵逐漸形成了自己治國理政的見解。

隋末戰亂,各地農民軍紛紛揭竿而起,魏徵也投身瓦崗起義軍,作為軍中文人,魏徵曾經獻上壯大瓦崗的十條計策,但李密拒絕採納。入唐后,太子李建成用魏徵為太子洗馬,掌管圖籍等要務,禮遇甚厚,魏徵作為主要謀士效命於李建成的鞍前馬后,曾為李建成獻上及早動手除掉李世民的計謀。

李世民登基以后,由於器重他的膽識才能,非但沒有怪罪於魏徵,而且還把他任為諫官之職,列為身邊工作人員,經常詢問政事得失。據史料記載,魏徵向李世民面陳諫議有五十次,呈送給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諍諫多達“數十余萬言”,勸戒唐太宗以歷史的教訓為鑒,勵精圖治,任賢納諫,以“仁義”行事。魏徵諫言次數之多,言辭之激切,態度之堅定,都是其他大臣所難以相提並論的。

魏徵的政治思想和治國才華,也多體現在和唐太宗的交際中,體現在他不斷的進諫中,體現在他獨立處理事務的果斷中。在《貞觀政要》以及《諫太宗十思疏》等流傳后世的記載中,魏徵作為政治家和思想家的身影則更加清晰豐滿。

魏徵主張治理國家要德治和法治並重,以德為本,以法為軌,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通過戰爭和政變取得天下的唐太宗,對怎樣治理好國家,保証政權不得而復失,不重蹈隋朝滅亡的歷史覆轍,一直視為大事。魏徵在對天下大亂之后的政治態勢做出准確判斷后,高舉儒家思想的旗幟,主張用教化,行德治,認為“大亂之后人心思定,”建議太宗實行教化。他講“凡人在危困,則憂死亡﹔憂死亡,則思化﹔思化,則易教。然則,亂后易教,猶飢人易食也。”唐太宗採納了魏徵的建議,確定了實行教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以德治國方針,在短短幾年時間裡.迎來了和諧穩定的大好局面,貞觀之治也順應而生。

在法律思想上,魏徵也遵循封建儒家正統,強調“明德慎罰”,“惟刑之恤”,提出“仁義,理之本也﹔刑罰,理之末也”的主張。他認為法律是國家的權衡,時代的准繩,必須使它起到“定輕重”、“正曲直”的作用。魏徵自己每當奉詔參與尚書省評理疑難案件,都按照這些思想,著眼於大體,公平執法,依情理處斷,達到了“人人悅服”的效果。

治理天下,魏徵主張要廣納人才,發揮不同人才的作用,他提出“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思想,為維護社會發展奠定了基礎。

唐太宗與眾大臣討論創業與守成孰難的問題,魏徵認為守成難。治天下就必須始終保持謹慎的頭腦,不能對個人的欲望有絲毫的放鬆,這才是最難的事情。貞觀元年天下大災,魏徵建議唐太宗採取積措施,安撫百姓,興修水利,鼓勵開荒生產,到貞觀四年初,貞觀之治的太平盛世就悄然出現。當時農業豐收,斗米三四錢,國力大增,又消滅了突厥,其余各部首領也自帶武器來京師宿衛,李世民很高興,大宴群臣,在宴會上說“貞觀天下之治,皆魏徵之力。”李世民還明確肯定:“現在頡利被擒獲,他的部落頭領帶著武器來宮中宿衛,他的民眾穿上唐人的服裝,這都是魏徵的功勞。我沒有用錯人啊。”

貞觀之治,與魏徵的求治思想的推行有著必然聯系,魏徵認為,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他主張為了實現天下大治,要善於使用各種人才,同時還要讓人才敢於表達自己的思想,因為在決策中,多聽一個人的意見,就減少一分片面性,這就是“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作為政治家,良臣是魏徵一直追求的境界。魏徵認為要做到廉潔自律,以國家大事為重,這樣才能成為良臣。

貞觀元年,魏徵被升任尚書左丞。當時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親戚作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溫彥博調查此事,結果是純屬誣告。但唐太宗仍派人轉告魏徵說:“今后要遠避嫌疑,不要再惹出這樣的麻煩。”魏徵當即面奏說:“我聽說君臣之間,相互協助,義同一體。如果不講秉公辦事,隻講遠避嫌疑,那麼國家興亡,或未可知。”並強調自己要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太宗詢問忠臣和良臣有何區別,魏徵答道:“使自己身獲美名,使君主成為明君,子孫相繼,福祿無疆,是為良臣﹔使自己身受殺戮,使君主淪為暴君,家國並喪,空有其名,是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遠。”太宗對魏徵的做人智慧點頭稱是。

作為良臣的魏徵,一直過著儉朴的生活,在快死的時候,他住的宅院還沒有正堂,還需要太宗撥給建筑材料,賞賜布被和素色的褥子。魏徵下葬時,其妻也拒絕了唐太宗厚葬的命令,以布車載柩而葬。魏徵的后代也一直保持廉潔奉公的家風,他的玄孫魏稠很貧窮,曾經把祖傳的老房子抵押出去換錢。唐憲宗知道后,自掏腰包,從內庫拿出二千緡贖回房子發給魏稠,禁止他私自出售。唐宣宗時,魏謨被任命為宰相,但他仍然保持低調做人的本色,清廉為官,受人尊重。

作為思想家的魏徵,強調個人修行修養,強調要在實際生活中自始至終貫穿儒家思想的核心要素,特別對君主的修養要求則更為嚴格。

魏徵把君主的個人修養提升到保持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來看待,他告訴唐太宗,“未聞身治而國亂者”,主張領導者要做好表率。唐太宗也真的做到了對魏徵的充分尊重,兢兢業業辦理朝政,最終達到四海升平的局面。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嶺打獵取樂,行裝都已備好,但卻遲遲未能成行。后來,魏徵問及此事,太宗笑著答道:“當初確有這個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進諫,所以很快又打消了這個念頭。”還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隻上好的鷂鷹,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跳來跳去,很是得意。當他看見魏徵向他走來時,便趕緊把鳥藏在懷中。魏徵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鷂子悶死在懷中。

貞觀十三年五月,魏徵乘李世民詔五品以上官員議事之機,全面系統地總結了政事不如貞觀之初的事實,上奏《十漸不克終疏》。疏中列舉了李世民搜求珍玩、縱欲以勞役百姓、昵小人、疏君子、崇尚奢靡、頻事游獵、無事興兵、使百姓疲於徭役等不克終十漸,批評了李世民的驕滿情緒,再次提醒要慎終如始:“見可欲則思知足,將興繕則思知止,處高危則思謙降,臨滿盈則思挹損,遇逸樂則思撙節,在宴安則思后患,防擁蔽則思延納,疾讒邪則思正己,行爵賞則思因喜而僭,施刑罰則思因怒而濫。”李世民看完奏疏后,欣然接納。

魏徵在上朝的時候,有時候跟唐太宗爭得面紅耳赤。唐太宗實在聽不下去,想要發作,又怕名聲不好,隻好勉強忍住。一次,他憋了一肚子氣回到內宮,見了他的妻子長孫皇后,氣沖沖地說:“總有一天,我要殺死這個鄉巴佬!”但是,話說完就罷了,他依然從諫如流。貞觀十七年,魏徵病死,李世民非常傷心,並為此廢朝五天。他對身邊的侍臣說:“人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朕嘗保此三鑒以防己過。今魏徵逝,朕亡一鑒矣。”

良臣難得,明主難遇,人生最大的幸福是良臣遇到明主,魏徵遇到了唐太宗,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話,如果沒有李世民對魏徵的信任,那麼魏徵也不可能有大的作為,如果沒有李世民以及魏徵等人的共同努力,也不可能成就中華燦爛文明中貞觀之治的千秋功業。

敢講實話,堅持講真話,魏徵堪當千古第一諍臣的盛譽!

《中華兒女》雜志 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王金雪、秦華)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