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15年05月21日10:5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小康”一詞最早見於《詩經·大雅·民勞》中的“民亦勞止,汔可小康”,這裡的“小康”是指介於溫飽和富裕之間的生活水平,是一種社會生活穩定、豐衣足食、國泰民安的狀態。“小康”蘊含了幾千年來中國人對寬裕和殷實生活的美好向往。

“小康”——中國式現代化的新表述

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結合中國實際,在設計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中,引用了“小康”這一概念。鄧小平在1979年12月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說:“我們要實現的四個現代化,是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我們的四個現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們那樣的現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紀末,中國的四個現代化即使達到了某種目標,我們的國民生產總值人均水平也還是很低的。要達到第三世界中比較富裕一點的國家的水平,比如國民生產總值人均一千美元,也還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達到那樣的水平,同西方來比,也還是落后的。所以,我隻能說,中國到那時也還是一個小康的狀態。”鄧小平又在1985年對外賓說:“我們有個雄心壯志,從80年代起,到本世紀末,用20年的時間初見成效,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小康社會。”鄧小平用“小康”一詞來定義中國社會化進程中的一個特殊階段,把建設小康社會作為一個階段性的任務。鄧小平定義的“小康社會”究竟是什麼樣的?鄧小平解釋說:“所謂小康社會,就是雖不富裕,但日子好過。”習近平對此有更加具體的描述:“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著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小康社會不是一蹴而就的,自改革開放以來,通過歷屆中央領導集體的不斷探索和不斷奮斗,中國人民幾千年來小康社會的夢想,正在不斷實現著。

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

“文化大革命”結束后,鄧小平從中國底子薄、人口多、生產力落后的實際情況出發,認識到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必然是長期的,就此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1982年,黨的十二大正式提出“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現在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正確認識我國所處的社會主義發展階段,是建設社會主義的基礎。而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切合實際的目標就是“小康”。同樣在十二大,首次正式提出了“小康”的概念,並將其定為經濟建設的目標,即從1981年到20世紀末,我國經濟建設總的奮斗目標是:在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力爭使全國工農業年總產值翻兩番,使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由此,建設小康社會正式成為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一個階段性目標。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如何建設小康社會?鄧小平接著給出了回答,提出了“三步走”的戰略部署,即第一步從1981年到1990年,國民生產總值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從1991年到20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三步走”的戰略部署使小康社會成為看得見、摸得著的社會計劃,給了廣大人民實現小康社會的希望,為在黨的領導下,廣大人民團結一致地建設小康社會指明了方向。

黨的十四大進一步提出,要在20世紀90年代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20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實現第二步發展目標,同時,也對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提出初步設想。黨的十五大又將第三步目標進一步具體化:到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經過十年的努力,到建黨100周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到新中國成立100周年時,基本上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至此,鄧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戰略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和完善,更加具體化,也更具有操作性。

到黨的十六大,改革開放已經二十年有余,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十六大上,江澤民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報告,這是第一次將“小康社會”寫入黨代會的報告主題。報告指出:“我們勝利實現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這既是對改革開放成績的肯定,也是對“三步走”戰略完成情況的報告。報告還指出“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在21世紀頭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根據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黨100年和新中國成立100年的發展目標,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而對於這個“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報告中也加以描述,即“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這是實現“三步走”第三步戰略目標必經階段,通過奮斗,使全體人民都能夠更加充分、更加穩定地享受小康生活,為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2007年,黨的十七大召開,大會依舊以建設小康社會為奮斗目標。會上,胡錦濤作《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的報告,報告在十六大確立的建設小康社會總體目標的基礎上,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將經濟發展指標修改為“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同時強調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

從全面建設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

在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雖然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同時也產生了不少的問題和矛盾。為切實解決建設小康社會中產生的問題,進一步完善和提高小康社會的標准,黨的十八大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繪制了藍圖,提出了更加具體的要求,例如,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基本實現工業化、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基本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全面落實依法治國方略,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型產業﹔總體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教育現代化,社會保障全面覆蓋﹔基本形成主體功能區布局,初步建立資源循環利用體系。這一系列目標的提出,解決了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構建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美好願景。

2012年11月15日,剛剛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說:“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他用朴實的語言,道出了人民心中的夢想,撥動了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心弦。這個夢想,是人民對民族復興的美好憧憬,是對全面小康的群眾表達,是黨的十八大描繪的全面小康藍圖的生動呈現。

至此,中國共產黨對建設小康社會的認識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形成了全面、系統、完善的小康社會建設理論,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成為我國國家戰略的新部署。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提出,解決了“三步走”戰略中如何圓滿完成第二步這一重要問題,將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進一步細化,而將“建設”轉變為“建成”,更加體現了建設小康社會的階段性,即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建設小康社會已經進入收官階段,但仍需要朝著目標不斷努力。“建成”二字無疑有著強大的凝聚力,帶給廣大人民以無限的信心和動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並不是空洞的概念,它有著豐富的內涵。第一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正如從古至今的中國人期待的那樣,在小康社會中,人民過著富足和殷實的生活,因此經濟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首要內涵。努力達到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就是讓國家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讓人民享受到更加寬裕的生活。第二是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范圍更加寬廣,增加人民群眾發聲的渠道,最大程度地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第三是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感染力,提高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讓人民享有健康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第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擴大就業,縮小收入差距,形成全面覆蓋的社會保障,實現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病有所醫的和諧社會。第五是進一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加大環境保護力度,進一步治理污染,使人民在高質量的空氣中生活。黨的十八大還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五位一體”的總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大建設”協調發展。這五大建設相互聯系,相互支持,相互制約,如果有一方面建設過慢,會制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整體進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提出后,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不斷對其進行完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依法治國的要求,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兩次重要會議提出的兩個重要問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了重要的保障,促進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

從“建立小康社會”,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又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個戰略目標的提出,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小康社會孜孜不倦的追求,也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優良品質。中國人民必須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必須以更大的信心和勇氣,以更多的智慧和努力,投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之中,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遼寧《共產黨員》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王金雪、秦華)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