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改作風改掉的是人情之弊

辛士紅

2015年04月22日09:09   來源:中國軍網

原標題:改作風改掉的是人情之弊

  “不喝酒不碰杯,感情怎麼升溫”“不走動不交流,關系怎能加深”“不請客不送禮,交往怎會密切”……個別黨員干部在正風肅紀的同時,或多或少有種不適應,認為改作風改淡了人情味。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不妨探求就裡一番。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誰都不願意生活在一個人情冷漠、老死不相往來的社會。中華民族歷來重視人情倫理,講究守望相助。但是,人情有公私之別、正邪之分。交往再密、感情再深,都要把握住底線:情不可越法,情不可越規,情不可越德。錢泳的《履園叢話》中有句話說得好:“情而公,情而正,則聖賢也。情而私,情而邪,則禽獸矣,可不警懼乎!”現在改作風改掉的,就是“情而私”“情而邪”的人情之弊。

  改掉了人情往來中的感情投資。以同學、老鄉或戰友的名義,經常聚會交流,看著好像漫無目的,其實醉翁之意不在酒,是要結交情誼,將來好相互提攜、互通款曲。現在,這種聚會不能搞了,這種飯不能吃了。

  改掉了人情往來中的利益交換。有的以人情為名,拉拉扯扯,抱團取暖﹔有的以過節為由,送上含金量十足的禮品﹔還有的投桃報李、勾肩搭背,大搞權錢交易,利益輸送。這不是禮尚往來,而是“利”尚往來。

  改掉了人情往來中的公款浪費。從管住“舌尖上的腐敗”到叫停“會所裡的歪風”,從嚴禁超標准公務接待到不許超規格迎來送往,公款開支的規矩越來越嚴,誰也不能慷公家之慨、謀一己之私。

  改掉了人情往來中的奢華攀比。有的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禮金數額令人咋舌﹔有的花錢大手大腳,貪圖享樂、鋪張浪費﹔還有的為了場面、臉面和情面,不是忙著吃請就是忙著請吃。這些奢靡之風,既違反了相關規定,又玷污了純潔的戰友情誼。

  “風俗者,天下之大事”。在中國歷史上,變味的人情往往給敗壞的吏治推波助瀾。晚清時期,官場人情往來成災,“無日不局,百事都廢”“終日送往迎來,聽戲宴會,有識者恥之”。一些奔競鑽營之徒在周旋應酬中飛黃騰達,一些飽學之士卻因不善此道而困頓淹滯,潦倒終生。魯迅先生曾極有遠見地提出,應將不良風俗和習慣納入“革命”的內容,“倘不將這些改革,則這革命即等於無成,如沙上建塔,頃刻倒壞”。

  “人生貴相知,何必金與錢。”衡量人情濃淡的標准,絕對不是金錢的多少、禮品的厚薄,而是發自內心的牽挂和關心﹔不是觥籌交錯、推杯換盞,而是設身處地的幫助和提醒。一位西方教育家說過:“建立和鞏固友誼與善意的最好的方法,莫過於互相信賴地閑談心事與家常。”

  人情觀不變,人情關難過。轉作風,本身就是價值觀的重塑和文化的重建。當關系哲學失去市場、綠色交往成為風尚,置身其中的官兵自然會少些人情之累、多些人情之美,少些庸俗和低俗,多些清爽和干淨,自然會遠離酒桌、走近書桌,少琢磨人、多琢磨事。這對自己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吹盡狂沙始到金”,作風越好情越真。不搞“四風”了、不拼關系了、不吃吃喝喝了,官兵才能真正血脈相連、生死相依。黨員干部應當樹立“等距離交往”的觀念,牢記交往之中有紀律、有形象、有政治,不能為了所謂的人情而嫌貧愛富、厚此薄彼,更不能壘“小山頭”、拉“小團伙”、結“小圈子”,而應在真心相待、用心工作中升華至真至純的戰友之情。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秦華、趙娟)
相關專題
· 要聞要論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