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永遠活在人民心中的縣委書記——谷文昌

張全景

2015年04月16日16:2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永遠活在人民心中的縣委書記——谷文昌

  谷文昌同志1958年在東山縣坑北村參加播種。新華社發

  谷文昌同志(中)1958年在東山縣深入基層指導工作。新華社發

  在福建省東山縣,到處傳頌著老書記谷文昌的動人事跡。他雖然去世22年了,但他的名字一直銘刻在人民心中,並沒有因為他的去世而泯滅,也沒有因為歲月的流逝而淡忘。他和全縣人民共同創造的業績,至今在東山大地上閃耀著熠熠光輝。隨著東山日新月異的變化,人們對他的懷念與日俱增。

  昔日東山,風沙肆虐,旱澇為害,一片荒涼。谷文昌和縣委一班人帶領全縣軍民拼搏奮戰了14個春秋,植樹造林防治風沙,打水井、建水庫抗旱排澇,修公路、筑海堤、建海港、造鹽田……從根本上改變了東山舊貌,為今天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任接著一任干,歷任都有新貢獻。”特別是改革開放、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來,東山縣發展工業,調整農業,興辦第三產業,開發旅游,呈現出生機蓬勃、興旺發達的景象。一座水碧、沙白、林綠、礁奇的海島,雄踞於萬頃波濤之中。農業經過產業結構調整,已建立起蘆筍種植、海洋捕撈、網箱養魚、圍墾養殖、水果開發五大高優農業生產基地,農業商品率達96%。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4171元,成為全省第一批農村小康縣。工業已經形成蘆筍制罐、水產加工、建材開發、塑料包裝、海鹽生產等產業支柱。旅游業從無到有,旅游收入達2.7億元。黨的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民主法制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明顯進步。近幾年先后被評為“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全省基層組織建設先進縣”、“全省環境最佳縣”、“國家級生態示范縣”,連續四次榮獲“全省雙擁模范縣”等榮譽稱號。

  對於今天的發展和進步,東山人民很自然地把它同共產黨、解放軍和改革開放、“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同老書記谷文昌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稱贊他是“東山翻身解放的帶頭人,幸福富裕的奠基人”,“共產黨的好干部,人民的好書記!”

  不朽豐碑,一個銘刻在人民心中的共產黨人

  谷文昌,太行山的兒子,河南省林縣(今林州市)人。1950年5月隨軍渡海解放東山島,先后在這裡擔任城關區委書記、縣委組織部長、縣長、縣委書記,1964年調任省林業廳副廳長。“文革”期間下放寧化縣農村勞動,1972年后曾任龍溪行署林業局長、農辦主任、副專員。

  谷文昌在病重彌留之際深情地說:“我喜歡東山的土地,東山的人民。我在東山干了14年,有些事情還沒有辦好。死后,請把我的骨灰撒在東山,我要和東山的人民,東山的大樹永遠在一起!”1981年1月30日,癌細胞奪走了他的生命。噩耗傳到東山,東山的樹靜靜地默哀,東山的水嗚咽悲鳴,東山的人民泣不成聲:“谷書記,沒有你哪有我們的今天!”

  政聲人去后,豐碑在人間。1986年,縣委為了弘揚谷文昌精神,滿足廣大群眾的心願,決定將谷文昌的骨灰安葬在當年他親手建起的赤山林場。村民們聽到這一消息,紛紛趕來,為他的墳墓添加一抔熱土。山口村第一任黨支部書記陳加福說:“谷書記,你為我們辛苦了一輩子,現在我要天天打掃陵園,為你守墓一輩子!”許多兩鬢斑白的老人說:“過去刮一陣風,谷書記就一臉沙、一身汗地趕來看我們,現在就永遠和我們在一起吧!”

  1987年7月,在茫茫林海中樹起一座“谷文昌同志萬古長青”的豐碑。五六十年代和他一起在縣委工作過的同志相約來到碑前,栽下8棵青鬆。面對豐碑,他們重復著谷文昌經常說過的話:一個人活著要有偉大的理想,要為人民做好事,為人民奮斗終生。回鄉探親的海外同胞,親眼目睹了故鄉的滄桑巨變,恭恭敬敬地前來瞻仰:“共產黨真了不起,把人間荒島變成了人間樂園。豐功偉績,足以雄視百代。”每逢清明、春節等尊老敬宗的傳統節日,當地群眾“先祭谷公,后祭祖宗”,許多人帶著朴素的感情到碑前緬懷:“谷書記,你領導我們戰勝貧困,送走窮神,我們不會忘記!”

  1990年,全縣黨員、干部、職工、學生三四萬人捐資,為谷文昌建造了一座半身雕像,時任省委書記的陳光毅題寫了“綠色豐碑”四個大字。12月10日,參加雕像揭幕儀式的有上萬人。昔日的“乞丐村”———山口村全村老幼來到雕像前表達他們的思念:“谷書記,您生前種樹,死后還回東山看護著樹林。”

  多年以來,中共東山縣委、漳州市委、福建省委先后發出向谷文昌同志學習的通知。特別是在開展“三講”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中,廣大黨員干部以谷文昌為榜樣,找差距,定措施,抓落實。省、市教育部門把谷文昌的事跡編入當地中小學鄉土教材,用谷文昌精神教育下一代。《福建日報》等媒體用多種形式廣泛宣傳谷文昌事跡。

  1999年,全縣各界捐資修建了谷文昌事跡展覽館及谷文昌公園。工人、農民、解放軍戰士、學生懷著崇敬的心情經常到這裡參觀、瞻仰,少先隊員到這裡過隊日,黨員、團員到這裡舉行入黨(團)儀式,過組織生活。許多人動情地說:“如今雖然時代不同了,但是,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艱苦奮斗的精神不能丟!”“全面奔小康,必須學習谷文昌!”

  2001年4月省林業廳在東山召開現場會,將谷文昌譽為“林人楷模”,號召全省林業職工學習。

  在福建省,凡是知道谷文昌的人,無不對他肅然起敬,大加贊揚。1963年,時任省委書記的葉飛考察東山后,對那裡的變化感到吃驚,當即提出讓谷文昌在即將召開的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上介紹經驗,並向省委建議重用谷文昌。1981年,時任省委書記的項南看了東山后,非常激動地說:“搞四化建設就需要這樣的好干部。”當聽說谷文昌病危時,他連夜冒雨趕往漳州看望。谷文昌去世后,他建議《福建日報》在頭版發表消息,並親自將標題改為《為東山人民造福的谷文昌同志去世》。

  谷文昌南下后把中原的先進生產技術、工具介紹到東山,又把南方的經驗傳播到林縣。兩縣人民為了紀念這位黨的好干部,共同在他家鄉建立了“谷文昌紀念碑”和“文昌閣”。

  豐碑是由事業和民心鑄成的。一個熱愛人民的人,必然得到人民的熱愛。谷文昌的精神和業績,鮮明生動地回答了一個共產黨員“入黨為什麼,當了干部做什麼,身后留點什麼”的歷史課題。也向我們說明,共產黨人隻有始終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愛戴。

  百折不撓,一心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千百年來,東山人民被風、沙、旱、澇壓得抬不起頭、喘不過氣。那裡流傳著這樣的民謠:“春夏苦旱災,秋冬風沙害。一年四季裡,季季都有災。”“微風三寸土,風大石頭飛。”據解放時的記載,東山一年中刮六級以上大風的時間長達150多天,在全島194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森林覆蓋率僅為0.12%。解放前的近百年間,風沙吞沒了13個村庄,1000多座房屋,3萬多畝耕地。1949年全島6萬多人,有2000人死於天花,外出當苦力、當乞丐的佔1�10。地處風口的山口村共900多人,討飯的就有600多人。山口、湖塘兩村的1600人中因風沙為害而患紅眼病、爛眼病的400多人,失明或半失明的90多人。海島東南部橫亙著30多公裡長的沙灘,茫茫一片,寸草不生,還有40多個流動沙丘,沙隨風勢不斷向人們進逼。有田無法種,種了無收成。糧囤空空,鍋裡煮著青菜,一年到頭缺吃缺燒,許多人扶老攜幼,拿著空籃破碗外出討飯,乘船過海到大陸上割草砍柴。

  面對多災多難的群眾,谷文昌流下了淚水,吃不好飯、睡不好覺,做夢也在想著戰勝風沙,根治旱澇,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他反復思考一個問題:“群眾希望共產黨給他們帶來幸福,如果我們不為民造福,要我們到這裡來干什麼?群眾分到了土地,但種不出糧食,分地又有什麼用?”“不解除群眾疾苦,我們心裡有愧啊!”

  在這樣一個世代受苦的地方,誰不想改變面貌呢?但是,怎麼改?怎麼變?很多人感到無能為力。谷文昌動情地說:“共產黨人,不能做自然的奴隸,不能聽天由命,不能在困難面前退縮!”

  “要向風沙宣戰,條件再差也要建設社會主義!”

  經過多次討論,縣委、縣政府的思想統一了:“挖掉東山窮根,必先制服風沙。”他們帶領群眾踏上了治理風沙的漫漫征途。

  在一個飛沙走石的冬天,谷文昌率領林業技術員吳志成等同志,探風口,查沙丘,在風沙扑打中前進,用血肉之軀,感受狂風的力度,飛沙的流向。從蘇峰山到澳角山,從親營山到南門灣,谷文昌走遍了東山的大小山頭,把一個個風口的風力,一座座沙丘的位置詳細記錄下來。他走村串戶,和村干部、老農民促膝長談,制定了“筑堤攔沙、種草固沙、造林防沙”的方案。

  從計劃到實踐、從實踐到成功,是一個多麼艱難的歷程啊!縣委、縣政府統一指揮,千萬人上陣,花了幾十萬個勞動日,在風口地帶筑起了兩米高10米寬的攔沙堤39條、22000多米。但是,好景不長,僅僅過了一年,無情的風沙就摧垮了長堤。種草固沙,談何容易!草籽播下,不是隨風沙搬家就是被掩埋沙底,勉強出土的幼苗,一經風吹沙打隨即奄奄一息。縣委、縣政府領導群眾植樹造林,先后種過10多個樹種,幾十萬株苗木,一次也沒有成功,災荒和貧困依然籠罩著東山。許多人搖頭嘆息:“東山這個鬼地方,神仙也治不住風沙!”

  失敗和挫折,沒有壓垮谷文昌。他指天發誓:“不制服風沙,就讓風沙把我埋掉!”他和縣委的同志一道認真總結經驗教訓,重新制訂方案。1956年東山縣第一次黨代會還就全面實現綠化、根治風沙通過決議。谷文昌號召全縣人民“苦干幾年,將荒島勾銷,把災難埋葬海底!”他還描繪了一幅宏偉藍圖:“要把東山建設成美麗幸福富裕的海島。”

  1957年,轉機終於出現了,喜訊不斷。林業技術員吳志成報告,查到了國外種植木麻黃有效防治風沙的資料。谷文昌高興地說:“不管外國貨中國貨,隻要能治風沙就行!”第二個喜訊,省林業部門通報:廣東省電白縣種植木麻黃成功。又一個喜訊,調查組發現白埕村的沙丘旁生長著6株挺拔的木麻黃。谷文昌面對一個個信息又驚又喜,第二天就帶領參加縣區鄉三級干部會議的同志到6株樹下,邊看邊議。木麻黃能在這裡成活,全島不能種活嗎?時任縣委農業部長(后為副書記)的靳國富帶領林業技術員、農村干部20多人到廣東省電白縣參觀。他們親自種樹,實地學習,還向電白縣的同志要回一捆樹苗,分種在西山岩林場和幾個村庄,一段時間后,長勢甚好。縣委決定:大種木麻黃。縣長樊生林親自指揮調種。全縣派出230多人到廈門、永春、平和、南靖等地採種。省林業廳、地委、專署大力支持,林業部從國外進口樹種給予支援。

  改變東山面貌的時機到了!1958年縣委向全縣軍民發出號召:“上戰禿頭山,下戰飛沙灘,綠化全海島,建設新東山”。谷文昌親任指揮,駐島部隊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任副指揮。縣直機關干部、駐軍、工人、農民、店員、學生,幾天突擊,種下1000多萬株木麻黃、黑鬆、相思樹等幼苗。人們看著這綠色的生命,忘記了苦干的疲勞,綻開喜悅的笑臉,翹首企盼新生命的復蘇。豈料,天不作美,樹剛種完,氣溫突降,持續一個多月的低溫,成活的樹苗寥寥無幾,東山的綠色之夢再一次被擊碎。

  面對大片枯死的樹苗,悲痛嘆息、埋怨、懊喪、諷刺挖苦接踵而至。有的說:“荒沙能長樹,雞蛋能長毛!”“夏天燙得可炒花生,冬天狂風吹倒房,站不住人、睜不開眼的地方怎麼能種樹呢?”谷文昌到白埕村現場,看到大片苗木死掉了,但又發現九株幸存者。他看了又看,摸了又摸,親切地對技術員和隨行的同志、趕來的群眾說:“沒有失敗就沒有成功,失敗了再干,這就是共產黨人的氣概和風格!大家看,不是活了九株嗎?能活九株,就能活九千、九萬,綠化全東山。”“隻要我們有決心,光禿禿的海島,一定會變成綠油油的海島。”他還風趣地說,待樹木長高了我們要昂起頭來看,還得當心帽子掉下來呢!

  吃一塹長一智。東山縣委組成了由領導干部、林業技術員、老農三結合的試驗小組,谷文昌親任組長。他們在飛沙灘上,“旬旬種樹”,定時觀察氣候、濕度、風向、風力對新種植木麻黃回青、成活的影響。谷文昌又在白埕村和村林業隊一道種下20畝豐產試驗林。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終於摸清了木麻黃的生長習性,總結出了種植木麻黃的技術要點,並通過多種方式讓廣大干部群眾掌握。為了在全縣造林,縣委制定了新的政策:國造國有,社造社有,房前屋后個人所有。集體種樹實行包工、包產、包成本、包質量,同工同酬,一畝以上的育苗地抵銷征購任務。政策調動了群眾的積極性,試驗堅定了群眾的信心。

  1959年,在全縣軍民植樹造林誓師大會上,谷文昌代表縣委提出了綠化東山的目標:“舉首不見石頭山,下看不見飛沙灘,上路不被太陽晒,樹林裡面找村庄。”每逢雨天,有線廣播即刻播送造林緊急通知,各級干部率先沖進雨幕,百裡海灘上布滿了造林大軍,歌聲同雨聲齊飛,汗水與雨水交融。連續3年,天一下雨,東山人民就冒雨出動,先后植樹8.2萬畝。400多座山頭,3萬多畝沙灘,全部披上了綠裝。

  種樹還要管樹。縣政府下發文件:老天下雨就冒雨種樹﹔天旱了幼樹不返青,磨破肩膀、冒著烈日、踏著火燙的細沙也要挑水澆樹﹔遇到大風天氣,要及時把被風沙掩埋的幼樹挖開,被吹歪了的扶正﹔肥料不足,到大海撈小魚小蝦積肥喂幼樹。全縣廣泛開展護林教育,加強病虫防治,很快建立起62個林業隊,有護林員1100多人。谷文昌每次下鄉總要帶上一把剪刀,一把鐵鏟,看見歪倒的小樹親手扶起來,看到該剪的枝叉隨手剪掉。他愛樹如命,見人就說,誰要傷一棵樹,就是傷了我的胳膊,誰折斷一根樹枝,就是折了我的手指。他經常告誡基層干部:“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在他帶動下,全縣管樹護林蔚然成風。細種精管,幾年下來,177條每條寬50至100米、總長達194公裡的林帶,覆蓋了東山大地。一排排木麻黃四季常青,昂首挺立,構成第一道防線。用材林、經濟林次第展開,縱橫交錯,宛如一條條綠色長龍,頂狂風、鎮飛沙、抗怒濤,環護著田園村舍。“林成片,地成方,大路兩旁樹成行”,不僅美景如畫,而且擴大耕地1萬多畝,改良農田7萬多畝,提高了復種指數,出現了林茂糧豐,百業興旺的景象。群眾高興地說:“人種了樹,樹保了地,地增了糧,糧養了人”,“林帶就是糧帶、錢帶、生命帶”。谷文昌所描繪的藍圖變成了現實:荒島變綠洲。

  40多年過去了,經過全縣人民的不懈努力,目前全縣林地面積已達1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36%,綠化率達96%。據省林業部門測定,島上風力減弱了41%—61%,冬溫提高了1.5攝氏度,蒸發量減少22%,相對濕度提高10%—25%。過去顆粒無收的沙地,現在不僅可以種植糧食作物,而且大量種植優質高效的經濟作物,荔枝、龍眼、芒果也已在這裡安家落戶。一個個荒沙村,徹底擺脫了風沙之苦,人們生活在枝繁葉茂、綠樹成蔭、花紅草綠的優美環境中。一些富裕起來的小康村年人均收入6000多元,粉牆紅瓦的別墅樓林立成片。人們面對藍天碧波,無憂無愁,撫今追昔,怎能忘懷當年與他們同甘共苦的谷書記呢!

  實事求是,一切向人民負責

  東山解放后,面臨一個非常特殊的“壯丁”家屬問題。蔣軍潰退時從島上抓走的“壯丁”4700多人被迫當了國民黨兵。他們的家屬、姻親關系遍及全島。能不能為他們摘掉“敵偽家屬”這頂帽子呢?谷文昌想到了入島的那一天,既有歡騰的鑼鼓,又有哭訴的群眾,“親人哪!你們怎麼不早來一天?”谷文昌向縣委提出建議:“共產黨人要敢於面對實際,對人民負責。國民黨造災,共產黨要救災。”縣委決定:把“敵偽家屬”改為“兵災家屬”。對他們政治上不歧視,經濟上平等相待,困難戶予以救濟,孤寡老人由鄉村照顧。這兩個字的改變,是一項多麼重大的政策!又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和膽量啊!一項德政,十萬民心。這些家屬對國民黨恨之入骨,對共產黨親上加親。她們說:“國民黨抓走親人,共產黨卻把我們當作親人,哪怕死了做鬼,也願為共產黨守島。”

  1958年,“千斤稻,萬斤薯”,“拔白旗,放衛星”之風吹進海島。在地區評比的圖表上,東山養的豬還不如外縣的豬尾巴大。谷文昌心裡有數,擲下鏗鏘有力的四個大字:實事求是。年終東山縣超額完成生豬調撥任務,在地區評比表上“豬尾巴”變成了“豬頭”。

  大煉鋼鐵之風吹遍全國,許多地方小高爐林立,爐火熊熊,扶“鋼鐵元帥升帳”。東山怎麼辦?谷文昌冷靜地說:“東山缺柴燒,又沒有礦石,怎麼煉?”上邊催得緊,下邊更著急。谷文昌說:“那就先砌個爐子試一試。”試的結果,不言而喻。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的口號鋪天蓋地,把畝產噸半谷萬斤薯的典型吹上了天。谷文昌帶上縣鄉干部到“噸半谷”的地方參觀。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谷文昌徹底明白了,這樣的密植不能搞。但是,上邊批評他“右傾保守”。他卻不急不躁地說:“我們先試一試吧!”他在埕英大隊搞了一分試驗稻,按照上邊的要求密植,一周后葉黃了、根爛了。還在山后大隊搞了一畝密植地瓜試驗,結果是枝葉茂盛,但不是萬斤薯,而是萬根須。

  當“大辦食堂敞開肚皮吃飽飯”的時候,食堂的大鍋裡卻沒有飯吃,有些人還得了水腫病。谷文昌面對現實,直言不諱:“革命的目的,就是為了群眾生活,如果我們不關心群眾疾苦,就是沒有群眾觀點,就無所謂革命。”他鮮明地提出,“抓生活就是抓政策,就是抓生產力。”他建議漁業部門向災區群眾每人出售幾十斤雜魚,鹽業部門供應低價鹽,向地委、專署報告實際情況……縣委做出決定:“不准在東山餓死一個人!”要特別關心婦女、兒童、老人﹔機關干部要下基層,組織農民搶種蔬菜和早熟作物,安排生活﹔組織醫生、護士下鄉巡回醫療,為群眾治病。地委、專署也向東山調撥了200萬斤糧食。谷文昌和縣委辦公室、組織部的同志到困難較大的樟塘村蹲點,住在農民的柴草間裡,一日三餐與群眾吃在一起,白天和群眾一起勞動,晚上與群眾一起座談,共商抗災和恢復發展生產大計。當時谷文昌身患胃病、肺病,常常頭昏、咳嗽、出冷汗。隨行的同志找醫生開了証明買來一斤餅干,他當即嚴肅批評並讓退掉。他說:“我們要和群眾吃一樣的飯,受一樣的苦,干一樣的活,群眾才會信任我們。”經過幾個月的艱苦奮斗,終於帶領全縣人民度過了最為困難的日子。

  谷文昌經常教育干部,無論辦什麼事情都要有群眾觀點,為群眾著想,從實際出發,不能隨心所欲。他語重心長地說:事實是無情的,好的動機並不一定收到好的效果。要把動機和效果統一起來,必須深入群眾,吃透情況。他說:“我們既然是為人民服務的,為什麼不多聽聽群眾的意見呢?”

  他要求干部堅持群眾路線,發揚優良作風,到農村工作時,不當東轉西看的“風水先生”﹔說話辦事一是一、二是二,不能弄虛作假﹔吃飯住宿不搞特殊﹔關系群眾的事同群眾商量,不能強迫命令。谷文昌還要求干部“把政治、技術、業務結合起來,孜孜不倦地學習。結合的最好方法是做什麼學什麼,管農業的,要懂農業、會干農活,管鹽業的要會制鹽坎、晒鹽……不僅要從書本上學,還要從實踐中學”。他以身作則,不僅刻苦學習理論,而且帶頭學習技術。

  谷文昌一年到頭,大部分時間在基層。東山的山山水水閃動著他的身影,村村寨寨留下他的足跡,在田頭他與農民席地而坐談生產,在村舍他與農民一道卷著土煙拉家常。全縣四五百位生產隊長,他大都能叫出名字來。干部找他匯報工作,群眾找他反映問題,他什麼時候都不煩,三更半夜也不嫌。他自己常年穿一雙黑布鞋,一套灰中山裝,深入到田間,挽起袖筒植樹,卷起褲腳犁田,拿起鋼钎打石頭,群眾想什麼,盼什麼,他就帶領群眾干什麼。這樣的縣委書記,怎能不贏得群眾的信任呢?

  殫精竭慮,一刻不停地為人民造福

  東山島地處福建東南海域,與大陸的最近距離隻不過五六百米,但水深浪高,給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很大困難。千百年來,舟覆人亡的慘劇時有發生。世世代代的海島人,總想有一天奇跡出現,天上的玉皇或哪一路神仙修一條海堤,架一座彩橋,把東山與大陸相接,使孤島變成半島。幾百年、幾千年過去了,奇跡沒有出現,人們面對滾滾怒濤,無不望而生畏,“精衛填海”隻不過是千古神話。當時的東山,人力、財力都非常有限,修一條海堤談何容易!

  “把海島變半島”是人民群眾的願望。谷文昌說:“人民的需要就是我們的工作。我們要敢闖新路,勇往直前!”他反復聽取群眾和技術人員的意見,與縣委、縣政府的同志醞釀討論,毅然拍板:修一條海堤!把海島與大陸連接起來,將會促進海島發展,擴大對外聯系﹔方便群眾,免除舟楫之苦﹔有利於加強戰備,鞏固國防﹔促進發展養殖,利用苦鹵制造化工原料﹔圍墾鹽田,擴收漁鹽之利﹔沿堤修筑渡槽,引大陸淡水入島,解決人畜飲水、澆地用水……

  谷文昌擔任建堤領導小組組長,縣長樊生林親任指揮。經過勘察設計,海堤從東山縣八尺門至雲霄縣。這一段海水最深處10.9米,全長569米,外延公路1000米。大堤高出水面5米,底寬110米,頂寬13米,防浪牆高6.25米。初步測算需投入普通工、船工、技工100萬個工日,土、石、沙料近50萬立方米,總投資200萬元。真可謂工程浩大!福建省委、省政府,龍溪地委、專署批准了這一方案,由國家投資,福州軍區、龍溪軍分區全力支持。1960年初工程動工,縣長樊生林吃住在工地,全力以赴,具體指揮。東山縣民工是主力,龍海、雲霄、詔安等縣的民工、船工、技工,駐島部隊指戰員、機關干部組成了浩浩蕩蕩的筑堤大軍。谷文昌經常到工地檢查指導,參加勞動。經過一年多的艱苦奮戰,到1961年6月海堤竣工,天塹變通途,海島變半島的美夢終於成了現實。如今從東山開往四面八方的大小車輛,日夜在海堤上穿梭﹔高21米長4公裡的雄偉渡槽,跨過海堤,把雲霄縣的淡水引入東山,造福人民。

  谷文昌經常告誡自己,“世上沒有永遠不變的事物,必須不斷前進。黨要求什麼,群眾需要什麼,我們就去做什麼。”東山原來沒有一條像樣的公路,谷文昌就帶領群眾修路,到60年代中期實現了村村可以開進汽車、拖拉機。如今四通八達、縱橫交錯的公路網,就是在當年基礎上建成的。

  東山缺水,十年九旱。谷文昌帶領全縣人民大辦水利,一眼眼水井、一處處塘壩、一座座水庫、一條條管道逐步建立起來。全縣最大的紅旗水庫干支渠長達13公裡,直至目前不僅仍灌溉著6000多畝土地,而且以水庫為水源建起了自來水廠,為城鎮居民、碼頭、企業提供用水。1963年大旱,連續241天沒有下雨,谷文昌和縣委副書記陳維義等同志到群眾中總結抗旱經驗。“地面無水向地下進軍!”打大井、深井、塘中套井……建永久性抗旱工程285處,臨時工程892處,省政府調來抽水機支援,這一年仍然取得較好收成。

  東山還是一個易澇的地方,特別是遇到海潮,“一次水淹,三年絕收”。谷文昌請水利部門統一規劃,建水庫、修水渠,挖溝排洪,筑堤建閘防海潮。1961年8月,東沈、南埔、樟塘等村,又一次暴雨成災。谷文昌和縣委副書記靳國富、辦公室主任林周發冒雨趕到,深一腳淺一腳,跌跌撞撞,查看水勢。情況探明后,當即研究決定,清理舊溝、開挖新溝,筑海堤、建閘門、修揚水站,使之抗旱、排澇、防潮三全其美。工程完工后,一條長1500米、寬50米的鴻溝既可排水又可蓄水,兩座13孔節制閘,有效地發揮調控作用。這些村庄不僅擴大了500多畝耕地,而且糧食、甘蔗、花生大幅度增產,至今免除了內澇、擴大了灌溉的土地仍然是一片豐產田。

  建海堤、防海潮,發展多種經營,也是谷文昌的日夜所思。當時的岐下、西崎等7個自然村深受海潮之害、無路之苦。縣委即確定修一條1300米長的海堤,阻擋海潮,興建鹽場、農場。海堤建成后,大路相通,保護了群眾的生命財產。縣裡還建起了1.8萬公畝鹽場,最高年產達3萬噸,為當時的東山創造了可觀的財政收入,至今仍發揮著較好效益。

  東山土地不多,他提出“以海為田,向海域進軍”。大力發展制鹽、捕撈、養殖。解放初期全島漁船都是破舊的木船,網具落后。谷文昌與漁民乘船出海,體驗漁民生活,到漁民中調查研究。面對漁民的疾苦,他千方百計帶領群眾改造舊船,改進網具,重建后澳避風港,漁民們無不喜笑顏開。

  解放前的東山,文化教育十分落后,全縣兒童入學率很低,沒有一處文化娛樂場所。谷文昌提出抓教育、抓掃盲。經多方籌資,建起了劇場、影院,至今仍在使用。為了讓群眾聽到廣播,他親自出面請鹽場贊助,建起了有線廣播站。東山當時成為全省第一個村村通廣播的縣。當地群眾喜歡看潮劇,他就提議建潮劇團,沒有武功師傅,他從家鄉請人來傳授武功。為了繁榮當地文化生活,他還鼓勵文化館的同志創作好作品,廣泛開展農村文化活動。江澤民同志說:“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歷史的,必須放到推動當代中國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發展中去考察,放到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奮斗中去考察,歸根到底要看黨在推動歷史前進中的作用。”谷文昌就是一位帶領人民群眾不斷推動歷史前進的共產黨人。

  廉潔奉公,一生保持人民公仆的高尚情操

  谷文昌心裡裝著人民,從不計較個人得失。1958年一度被調為二把手,他毫無怨言,一如既往地工作。“文革”期間,他遭受殘酷批斗,全家被下放到三明地區寧化縣禾口公社紅旗大隊(今石壁鎮紅旗村)當社員。谷文昌把自己的厄運置之度外,千方百計幫助生產隊發展生產,手不閑、腿不閑、口不閑,使紅旗大隊畝產躍上千斤。群眾看著黃澄澄金燦燦的稻谷滿囤滿倉,把谷文昌親切地稱為“谷滿倉”。

  1970年7月,谷文昌被任命為隆陂水庫總指揮,他和民工一起,吃住在工地。經過一年奮戰,水庫建成了,禾口人民結束了缺水缺電的時代。30多年來,水庫在防洪、抗旱、發電、改變生態環境、群眾飲水等方面,發揮了重大效益,至今人們對他念念不忘。

  谷文昌總是滿腔熱忱地對待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人們數不清谷文昌究竟親自接待了多少群眾,幫助了多少有困難的人。但許多鮮活的事例:資助貧困學生,為烈軍屬、五保戶送溫暖,為來訪群眾買車票,為民工買紅糖熬姜湯,關心水利技術員的婚事……至今被人們傳為美談。

  1972年,谷文昌在龍溪地區任林業局長。他回到東山,走進造林模范蔡海福的家。從50年代到60年代,蔡海福親手種下的樹不計其數。為護林,他不管刮風下雨或天寒地凍,整夜打著手電筒在樹林裡巡邏。因為護林還得罪了一些人,“文革”中他受到批斗,貧病交加,家人想為他准備一口棺材,卻沒有木板。谷文昌看到多病的蔡海福,心情沉重,帶他到龍溪醫院治病。1978年蔡海福去世,谷文昌特地關照民政部門為他批了木板,讓這位種了一輩子樹的老模范在壽板中安眠。

  谷文昌嚴於律己,始終保持了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操。1962年東山縣的高考落榜生,絕大多數安排了工作。谷文昌的大女兒哲惠也未考上大學,卻僅安排為臨時工。谷文昌開導女兒說:“總不能自己安排自己吧!年輕人應該多鍛煉鍛煉。”1964年當谷文昌調離東山時,有關部門提出給哲惠轉成正式職工,一起調到福州。谷文昌說:“省裡調的是我,沒有調女兒,給她轉什麼正?”就這樣把一個孩子留在東山,直到1979年才轉為正式工。小女兒哲英,1974年高中剛畢業,谷文昌就讓她到農村插隊鍛煉。谷文昌的二女兒結婚,想讓他批點木材做家具,他嚴詞拒絕:“我管林業,如果我做一張桌子,下面就會做幾十張、幾百張,我犯小錯誤,下面就會犯大錯誤。當領導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淨,把自己的腰杆挺直!”谷文昌大半輩子與林業打交道,從不沾公家一寸木材。從福州回到漳州,妻子提出是不是去買點家具?谷文昌買了竹凳、藤椅、石飯桌。“為什麼不買點木制的?”妻子問他。谷文昌說:“林業局長家一下子添了木制家具,外人會產生誤會,我們也不能寫個聲明貼出去:這是買的。”他經常教育家屬子女:“要看看老百姓穿的是什麼,吃的是什麼,不能一飽忘百飢啊!”1980年他的兒媳楊小雲從師范畢業了,想讓公公出面安排個工作單位。谷文昌說:“還是聽從組織分配吧!”后來小雲被分配在市區一所小學校,又想讓他幫助調一調。他說:“不論單位大小,隻要努力,在哪裡都可以做出成績。”這樣,小雲在那裡一干就是13年。

  谷文昌一貫嚴格要求自己和家屬子女,不搞特殊,不以權謀私。許多人稱贊他是一位“時刻想著群眾,忘記自己的人”,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一貫地有益於廣大群眾,一貫地有益於青年,一貫地有益於革命,艱苦奮斗幾十年如一日”,非常高尚的人。

  前人栽樹,福蔭后人。谷文昌把自己的生命注入生生不息的綠樹,融入為人民造福的偉大事業,而在人民群眾中獲得了永生。

  著名詩人臧克家在一首詩中寫道: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給人民做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新華社北京2月20日電)

  (原載於《人民日報》2003年2月21日第1版)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喬業瓊、趙娟)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