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河北正定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位於北京以南240公裡,石家庄以北15公裡。
上世紀80年代初,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春風已經吹遍神州大地,正定卻還在“割資本主義的尾巴”。人們依舊習慣於敲鐘下田、吹哨上班,成了遠近聞名的“高產窮縣”。
渴望改變、渴望富裕成為正定人民的共同心聲。
就在此時,習近平同志來到了正定。從此,他與正定40萬人民結下了不解之緣,共同奮斗了1000多個日日夜夜,帶領正定人民走向繁榮富裕的康庄大道。
習近平同志初到正定時擔任縣委副書記,分管農村經濟、精神文明建設、平反冤假錯案、落實黨的政策,以及文化、教育等工作。1983年7月,他擔任縣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帶領全縣人民大膽改革,沖破了“經濟上農業單打一,農業上糧食單打一”的模式,實施改革興縣、工業興縣、科技興縣、人才興縣、文化興縣、旅游興縣,走“半城郊型經濟”發展之路。由此,正定大地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經濟發展熱潮,全縣上下形成了“黨風正、干群和、干勁大、碩果豐”的大好局面,正定甩掉了“高產窮縣”的帽子,開始步入發展快車道。
勇於解放思想,大力發展經濟
到正定以后,習近平同志沒有坐在辦公室,他走訪座談,進村入戶,虛心向每一位同志請教。
習近平同志通過調研很快發現,這個全國聞名的高產縣竟有不少農民連溫飽都不能保証。1981年底,正定的工農業總產值20673萬元,人均年收入僅148元,每天合4角錢。
“吃飯問題是解決正定問題的當務之急”,習近平同志認為,高征購造成了正定農業結構比例失調,必須及時糾正。習近平同志和時任正定縣委副書記呂玉蘭一起跑省進京,向上級部門如實反映正定人民的生活狀況和存在的困難。1982年初夏,上級有關部門進行調查后,決定把正定糧食征購任務減少2800萬斤,初步緩解了正定農民口糧緊張問題。縣長程寶懷高興地對習近平同志說:“你為正定人民立了一大功。”
老百姓吃飽了,還想富起來。要從根本上貫徹中央把工作重點迅速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的精神,還必須在解放思想上做文章,找路子。
在習近平同志的推動下,縣委和縣政府經過認真討論、反復研究,確立了“先行試點,逐步推開”的工作思路,決定在經濟落后、生產條件差、農民生活水平低、離縣城較遠的裡雙店公社搞“大包干”試點。
1983年1月,正定下發了包干到戶責任制辦法,提出土地可以分包到戶,承包后5年或更長時間不變。在經營管理上,堅持宜統則統、宜分則分的原則。“大包干”在正定全面推廣,在河北省開創了先河。正定經濟騰飛的基礎由此奠定。
1984年4月,在正定改革如火如荼時,習近平同志牽頭制定了縣委工作大綱,要求大家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搞好兩個文明建設,努力實現經濟起飛。1985年,立足國家發展的總體要求,縣裡又制定了《正定縣經濟技術、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提出了正定經濟“三步走”發展目標和“對外開放、對內搞活、依托城市、開發智力、發展經濟、致富人民”的發展方針。正定這隻古老的鳳凰,浴火重生,開始走向新的輝煌。
內外招賢納士,助力經濟騰飛
習近平同志說,“人才是發展經濟的根本,應該把人才的開發視為戰略重點來抓。沒有人才,民不能富,縣不能強,翻兩番的目標就不能實現。”習近平同志在正定大念“人才經”,禮賢下士,愛才敬才,聚才用才,充分調動了廣大知識分子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根據習近平同志提議,1982年,正定對全縣知識分子進行三次大普查,對各行各業技術人才進行登記造冊,建立了正定有史以來的第一本“人才賬”。同年11月,正定下發了《關於發揮知識分子作用,改善知識分子工作和生活條件的規定》,給各類人才安心工作、獻計出力吃了定心丸。
對於人才,習近平同志說,看待人才貴乎正,使用人才貴乎當,培養人才貴乎周,招聘人才貴乎廣,才集賢眾,方能振興經濟。習近平同志打破用人框框,廣招四方賢士,採取一系列動作,博攬英才,起用良才,引進外才。
習近平同志認為,不僅要識才、用才,更要養才、育才。正定積極開展在職干部文化補習、知識更新工作,還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養了大批實用人才。
習近平同志多次在縣干部大會上要求各級干部樹立新的用人觀,以人才促進發展。隨著各類人才聰明才智的發揮,正定經濟開始加速發展。1983年,正定工農業總產值27781萬元,比1979年增長63.3%,年均增長10.3%。
挖掘歷史文化,實施旅游興縣
如何挖掘潛力,使正定經濟發展的根須從其悠久的歷史文化中汲取更多營養,是習近平同志深入思考的一個問題。經過深入調查研究,習近平同志意識到,正定古建筑集中,交通發達,地理位置優越,在今后發展中要弘揚正定歷史文化、凸現古城特色,要讓古建從沉睡中復蘇,重放光彩。他提出了旅游興縣、帶動“三產”、服務省會,把正定打造成距石家庄最近的旅游窗口的思路。
習近平同志多次找到河北省委,詳細匯報正定的歷史文化和發展思路,省直有關部門隨后向正定撥出古建修繕專用款172萬元。利用這筆錢,正定對隆興寺方丈院、天王殿等進行了修繕和彩繪,建了停車場,將這座千年古剎修成了一個旅游景區。正定旅游業逐漸發展起來。1985年,到正定旅游的人數突破50萬。
1983年,中央電視台籌拍大型電視連續劇《紅樓夢》,尋找地方政府共建“榮國府”臨時外景基地。習近平同志敏銳地看到了商機,馬上派人與中央電視台聯系,很快達成協議,由正定縣無償提供場地,中央電視台投資搭建。
1986年8月,歷時1年8個月,耗資350多萬元、總建筑面積37000平方米的“榮國府”景區順利竣工。1987年,隨著電視劇《紅樓夢》的播出,正定知名度大大提高,當年有130萬人次前來參觀游覽,門票收入就達221萬元,旅游收入1761萬元,很快就收回了投資。“榮國府”景區極大地帶動了正定旅游業的發展,開創了旅游業“正定模式”。
重視智力投資,大力發展教育文化事業
習近平同志非常重視教育,他說:“教育是立國之本,是富國強兵之路,人人有責,必須抓好。”
1982年,習近平同志到任不久,就對全縣學校危房進行了一次普查,發現200多所村小學共有3590平方米危險校舍,上萬名學生趴在水泥板、土台子上上課,4萬名學生自帶板凳。
1984年,正定籌措187萬元資金,對1020間近15000平方米危房進行了維修,購置桌凳3000余套,有16個村為學校蓋了教學樓,很多被擠佔的學校操場又重新騰出歸還了學校。
1983年10月,習近平同志明確提出,教育要改革,要改而不亂。根據這一原則,縣裡將民辦教師工資列入干部工資序列,較好地解決了民辦教師待遇和拖欠教師工資問題,使廣大教師特別是民辦教師深受鼓舞。縣裡還積極推行教師聘任制、考核制,打破鐵飯碗,全縣2985名專職教師中有2833名達到了聘任資格,增強了教師隊伍的上進心和責任感。
在抓好教育的同時,習近平同志還狠抓精神文明建設。他提出,要以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教育為核心,抓黨風帶民風,抓縣城帶農村,抓典型帶一般,以治理臟、亂、差為重點,狠抓環境淨化、綠化、美化工作,整頓公共秩序,擴大文化活動陣地,讓文明之風吹進每個家庭院落,讓文明之花開遍正定大地。
加強黨的建設,強化組織保障
習近平同志十分重視加強黨的建設。他指出,要擺正黨的建設和“四化”建設的關系。忽視黨的建設和政治思想工作,會給黨的事業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少數黨員、干部存在違法亂紀、貪污腐敗、作風渙散等問題,非下大力氣抓好不可。
習近平同志要求組織部門摸清全縣黨組織和黨員的基本狀況,正確分析不同時期入黨的黨員的思想特點和主要問題,並要求各級黨組織認真堅持“三會一課”制度。根據習近平同志的意見,正定開展了針對黨員的“三個教育”:一是新時期建黨綱領的教育,二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教育,三是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的教育。
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領導班子建設,要求切實解決好領導班子的四個問題:一是解決好政治路線、政治立場問題﹔二是解決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問題﹔三是解決好黨的組織生活不健全、不正常問題,要充分發揚黨內民主,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四是解決好班子渙散、軟弱問題,要敢於堅持原則,敢於抵制、糾正不良傾向和歪風邪氣。
1983年12月,在習近平同志主持下,正定縣委出台了《關於改進領導作風的六項規定》,要求各級領導干部總攬全局,抓大事,謀大勢﹔反對官僚作風,注重工作實效﹔搞好班子團結,維護班子統一﹔堅持以身作則,不搞不正之風﹔努力加強學習,不斷提高領導水平﹔樹立雄心壯志,為“四化”創優爭先。
習近平同志對基層領導班子建設一抓到底。1984年3月,習近平同志在縣委會議上指出,大隊領導班子,要有黨性、有魄力,不能守舊,要勇於創新。開創農村商品生產新局面,必須大刀闊斧調整農村基層領導班子。選拔農村領導班子要實行“青中選優”,把黨性強不強、能不能帶領群眾致富,作為選拔的重要條件。
隨后,正定開始大規模調整農村黨支部和村委會領導班子。調整后,班子平均年齡降到33.1歲,高中和初中畢業生佔到了86.5%,有經濟頭腦、懂商品生產的干部佔到41.3%,干部結構趨於合理。新干部上任后,勇於改革,努力開拓,在發展商品生產的大道上邁出了新的步伐,農村工作出現了新的氣象。群眾高興地說:“新班子有本事、有勁頭,農民盡快致富有奔頭。”
謙遜朴實,尊老敬賢
習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間,不僅靠他過人的膽識、務實的作風和忘我的工作打動了干部群眾,更以坦誠朴實、謙虛謹慎、實事求是、親切和藹的為人,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習近平同志在正定的3年多時間裡,睡在辦公室。他的床鋪簡單得不能再簡單:兩條長凳支起一塊木板,鋪上一條打滿補丁的舊褥子。
習近平同志總是在機關食堂與大家一起“吃大鍋飯”。他說,“吃大鍋飯”好。一是可以邊吃邊聊,相互交流﹔二是可以互相監督,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三是可以邊吃邊談工作。可謂一舉三得。他在生活上不搞特殊,上級來人都是用正定的傳統飯菜招待,如扒糕、豬頭肉、餛飩、缸爐燒餅、蕎麥面饸饹。這就是習近平同志常說的“正定宴”。
習近平同志在吃上十分簡朴,在行上也總是輕車簡從。隻要不出城關,他就騎自行車。他對身邊的同志說,騎車有三個好處:一是鍛煉身體,二是接近群眾,三是節約汽油。
習近平同志對自己要求嚴格,但對老同志卻“網開一面”,格外照顧。他曾在多個場合說,老干部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沒有他們過去的奮斗和無私的奉獻,就沒有我們今天的一切。老干部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一定要懷著深厚的感情對待老干部。尊老敬賢,絕不能隻停留在口頭上,而應實實在在地見之於行動。要學習老干部的堅強黨性,繼承老干部的優秀品德,發揚老干部的優良傳統,善於汲取老干部的寶貴經驗,熱情照顧好老干部的晚年生活。
習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生活的1000多個日日夜夜,與正定人民朝夕相處,為經濟發展和人民幸福嘔心瀝血……他用心血和汗水,在正定大地上書寫了一部青春無悔的感人詩篇。
如今的正定已成為河北省的經濟強縣,正定人民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闊步前進。經濟發展了,事業進步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正定人民沒有忘記為此而奮斗過的老書記——習近平同志,正定人民的心裡永遠鐫刻著這位年輕“老書記”的身影。
(《新湘評論》2015年第07期)
(《新湘評論》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