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先鋒足印·核心價值觀踐行者)

高平珍:接訪群眾不言難

本報記者  王漢超

2015年03月24日08: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高平珍接待來訪群眾。
  資料圖片

  人都說,信訪是“機關第一難”。可到了高平珍那裡,這些,都不難。她在信訪崗位上,一干就是17年,接待過上訪群眾超過5萬人次,用過的筆記本100多個,處理的案卷足足裝了10個櫃子。

  高平珍,河南平頂山信訪局副局長,同事們都說,高平珍到哪兒,哪兒的信訪案就會降下來。

  “每個信訪案,背后都有著辛酸苦辣。別人眼裡,我們天天接待的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對於信訪人來說就是天大的事!盡管他們維護自己利益的方式有時不妥當,但他們多數是在尋求公平正義,心裡是盼著黨和政府幫一把呀,解開他們心裡的疙瘩……群眾把信任掏心窩子給咱,咱還有啥理由說難。把他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當自己親戚的事,能有多難?”沒等人問,高平珍先給了串反問。

  其實,“不難”這話,說起來輕鬆,做起來談何容易。

  有個女上訪戶,常年上訪,誰見誰躲,都知道她“不好惹”。高平珍把她接進接待室,先倒水,並排和她一坐:“你說吧,啥委屈咱姊妹倆好好嘮嘮?”這一嘮,就是5個多小時。上訪人恨不得把她一輩子的委屈都講完……一邊講,一邊哭,高平珍也跟著她掉眼淚。

  老訪戶看到高平珍比自己還傷心,反過來安慰她:“村裡說我‘神經’了,沒人搭理俺。就連俺閨女都不聽我嘮!跟你一說,俺就舒暢了。這狀俺不告了!”

  高平珍拉住她手:“老大姐,都是女人,知道你不容易,放心吧,一定把這事兒查清楚,給你個交代!”高平珍帶著鄉、村干部把老訪戶的賬一筆筆算清、一筆筆講明。從此以后,這位老訪戶再也沒有上訪過。

  有時接訪,高平珍一天都坐不下來。直到2011年9月的一天,高平珍的腿疾犯了,被確診為骨腫瘤,站不起來了,由於一直拖著不去醫院,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高平珍被家人送去了北京。

  這期間,她先后做了4次手術,住了7次院,但高平珍24小時從不關手機。術后還忍著疼痛,一個一個回復上訪群眾。看著高平珍如此“拼命”,家人背過身去偷偷抹淚。

  “那都是上訪群眾啊,打不通電話,他們會感到我在回避他們的問題,會感到政府在回避他們的問題……”高平珍說,“黨員永遠不能回避百姓。”

  高平珍總結:“信訪,關系群眾的切身冷暖,真心必不可少。但治本還是靠制度,靠方法。”在舞鋼市工作16年,那裡的190個行政村她都走訪過一遍。到平頂山市工作才一年多,她已調研了11個縣市區,52個鄉鎮街道。一有空閑,她就往基層調研,做培訓。一年多來,至少4000多名干部接受過她的培訓。

  怎麼能讓群眾心服口服?高平珍提出信訪要堅持“三不欠賬”:不欠政策賬、不欠法律賬、不欠感情賬。政策保障的,法律維護的必須落實到位,缺乏關心溝通的,感情不能缺位。

  高平珍常說,信訪說難,還真是難。隻有靠制度把責任落實到位,把群眾的利益維護到位,干信訪才不再是“機關第一難”!


  《 人民日報 》( 2015年03月24日 17 版)

(責編:權娟、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