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衛民,男,回,1974年11月出生,研究生,寧夏石嘴山人,寧夏為民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1998年畢業於寧夏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畢業后就職於寧夏第二建筑集團,憑著對事業的執著追求以及開拓進取的精神,很快便成為項目負責人。2004年寧夏第二建筑集團組織有關人員到南方企業考察學習,迎來了他人生的轉折點。看到南方企業家創業的魄力,發展經營理念,回報社會的胸懷受到了深深地感染和震撼,使他萌生了創業的念頭,毅然走出國企,開始了自己的創業征途。他真誠相待合作伙伴,守信用,講信譽,立合同,履和約,踐承諾,贏得了客戶的信賴和支持。2008年他與和朋友共同成立了寧夏為民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產業涉及市政工程、房地產開發、農副產品深加工、生態旅游開發等多個領域。於2010年至2014年成立了六家公司。在公司發展壯大的同時,他致力於企業文化建設,秉承“興企為民、回報社會”的宗旨,積極承擔和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以各種形式回饋社會,公司自2008年成立以來先后通過助學、助教、助醫、助殘、安老等社會公益事業捐款捐物共計1430余萬元。通過崇德尚善的種種行為馬衛民使自己的人生價值在創業中不斷得到了豐盈。
激情豪邁創大業·崇德尚善鑄企魂
——寧夏為民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馬衛民個人材料
在寧夏石嘴山大地上,有一位極具智慧,富於遠大理想的實干家,他就是寧夏為民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馬衛民。他創辦的為民公司產業涉及水利市政公路、土石方工程建設、房地產開發、枸杞深加工、調曲枕研發及銷售、肉牛養殖、職業教育、生態旅游開發等多個領域。在發展壯大的同時,不斷加強公司文化建設,積極參與各項社會公益及慈善事業,公司自2008年成立以來先后通過助學、助教、助醫、助殘、安老等社會公益事業捐款捐物共計1430余萬元。
一、勵志創業,創造財富,服務社會,詮釋自己的人生價值
馬衛民1998年畢業於寧夏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畢業后就職於寧夏第二建筑集團,憑著對事業的執著追求以及開拓進取的精神,很快便成為項目負責人。2004年寧夏第二建筑集團組織有關人員到南方企業考察學習,迎來了他人生的轉折點。看到南方企業家創業的魄力,發展經營理念,回報社會的胸懷受到了深深地感染和震撼,使他萌生了創業的念頭,毅然走出國企,開始了自己的創業征途。從小包工頭做起,吃苦耐勞,真誠相待合作伙伴,守信用,講信譽,立合同,履和約,踐承諾,憑著誠信經營贏得了客戶的信賴和支持,取得了一定的積累。2008年他與和朋友共同投資2000萬元,注冊成立了寧夏為民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在得到發展后,於2010年至2014年又相繼成立了六家公司。
二、企業發展,回饋社會,崇德尚善,讓更多的人生活的更加幸福
“興企為民、回報社會”,這是他的辦企宗旨和座右銘,正是在他這一理念指導下,公司積極為國納稅、安置就業人員的同時,大力投入公益事業,以各種形式回饋社會、造福人民。
助學助教方面,自2009年以來每年都為彭陽縣貧困小學捐款捐物數萬元﹔2010年出資300萬元設立“為民石嘴山市助學金”,承諾每年出資不低於10萬元救助品學兼優的貧困生,為石嘴山市的教育事業盡綿薄之力﹔2011年6月為石嘴山市第二小學捐款捐物達3萬余元﹔2012年為積極響應中共石嘴山市市委統戰部關於統一戰線成員積極參加的“同心·紅翔基地”活動的號召,馬衛民出資72萬元捐資建設石嘴山市統一戰線“同心·紅翔基地”為民幼兒園,幼兒園按照國家標准進行設計和規劃,可容納上百個孩子。2014年1月為石嘴山市第十一小學、石嘴山市第五小學捐贈圖書500冊﹔2014年8月為中寧縣優秀學生及家庭困難學生發放助學金7萬元﹔9月出資300萬元成立“為民彭陽助學基金會”,承諾每年對彭陽地區的高考狀元、家庭貧困和品學兼優的學生以及優秀教師提供資助。
擁軍愛民方面,於2009年先后出資17萬余元為石嘴山軍分區部隊進行營房改造,營造花園式營房﹔2009年8月1日與石嘴山市軍分區后勤部、石嘴山市預備役工兵團結成軍民共建單位,每年八一建軍節、春節都進行慰問﹔公司解決隨軍家屬10余人到公司就業,同時注重對退役(復轉)軍人的吸納,並使之與企業發展基本上保持同步增長,為他們繳納了五險一金,消除他們的后顧之憂。
社會公益方面,汶川地震第一時間捐出5萬元﹔玉樹、雅安地震后,分別為災區人民捐款8萬余元和14.6萬元﹔2011年5月又為惠農縣人民醫院捐贈一輛救護車(價值19萬元)和10萬元現金﹔為鹽池縣惠安堡清真寺捐款8萬元﹔為石嘴山市伊斯蘭教協會捐款1萬元﹔2011年至2014年分別為寧夏新消息報、華興時報、石嘴山日報等媒體組織的慈善活動累計捐款13萬元﹔2012年12月向中寧縣恩和鎮衛生院捐贈價值15.5萬元救護車一輛﹔2013年11月為石嘴山市圖書館捐贈3萬元用於購買盲人書刊、有聲讀物和互聯網的語音系統等視障人士的助讀工具﹔2013年12月向中寧縣政府捐贈價值130萬元環衛車兩輛。
這些善舉,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也展現了他“為民”的大愛之心。
相關專題 |
· 百名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