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全國百名“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選活動

【崇義友善】王瑜事跡

2015年03月18日18:0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揚道德之風,樹愛心典范

王瑜

王瑜,女,河南項城人,2011年7月畢業后,參加了全國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帶著滿腔的熱血與憧憬來到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志願者。服務期間,創辦“瑜您同行關愛農民工子女志願服務隊”,愛心足跡遍布六師五家渠市各個團場、學校,服務期滿后,毅然選擇了扎根邊疆,一無反顧的走向基層,選擇扎根兵團第六師一〇三團。近兩年來,她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諾言,弘揚道德模范精神,樹立愛心典范,傳遞著正能量。

一、被愛感動——創辦“瑜您同行”

2011年年底,在師市團委服務的王瑜,參加了師市團委組織的圓夢活動,被來自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和團場孩子們的質朴、乖巧感動,活動結束后隨即將在內心萌生許久的愛心志願者服務隊組建起來,並由師市團委命名為“瑜您同行”關愛農民工子女志願服務隊。自此,開始愛心之旅。

二、讓愛涌動——一路“瑜您同行”

服務隊成立以后,得到了師市各級黨政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支持和幫助,經過三年的成長,服務隊從成立之初的9人,發展壯大到參與人數300余人,愛心足跡從一個團場、一個學校遍布六師各團場、學校,最遠到達邊境北塔山牧場,關愛人數從7人增加到逾千人次,愛的種子已在兵團這方熱土生根發芽,大愛之聲傳遍天山南北。

2012年8月,她和她的愛心團隊,從微薄的補助金中剩出錢來,騎車100公裡挨家挨戶給貧困學生送去愛心書包、愛心文具。

2012年10月1日,她又和6名團隊成員自發組織,坐了兩天汽車,來到了離師部400多公裡的第六師北塔山牧場,給那裡的哈薩克族學生送去了學習用品,至今很多哈族小朋友還會用不熟練的漢語給她打電話,向他們的“知心姐姐”詢問學習上的問題。

2012年12月,她組織了愛心車隊從周邊團場接來了30名學生感受城市,帶著孩子們打雪仗、吃漢堡、看電影。孩子們第一次吃漢堡狼吞虎咽的樣子、第一次看電影目不轉睛的神態,都銘記在了她的腦海裡。看到有個共青團農場的學生衣著單薄,她連忙把自己的棉衣脫了下來,零下20°的氣溫,忙活了一天,孩子們都高興的回家了,她卻感冒了。

2013年8月,她和她的團隊募集到了近150個愛心書包作為升學禮物,通過入戶走訪發放到孩子們手中﹔2013年年底,寒冬時節,她又接到了來自社會各界捐贈的愛心棉鞋270余雙,手套、帽子、圍巾100余套,及時的發放到孩子們的手中,伴隨著他們度過了一個溫暖的冬天。

2014年3月,她和她的團隊為團鎮109名農民工子女募集到109箱牛奶和火腿腸,分發到孩子們的手中。

。。。。。。

她對“瑜你同行”志願者服務隊的小伙伴們說過:“我們的力量是微小的,但能量是巨大的!我希望能力所能及的幫助他們,也許只是我們一次小小的付出,卻能帶給他們整個童年的溫暖與微笑”。

2012年12月5日,“瑜您同行”關愛農民工子女志願服務隊獲得了“自治區優秀志願者團隊”的殊榮,她本人也被評為了“兵團優秀志願者”。提及這些榮譽,她說對於她來說,這些榮譽更多的是對團隊鼓勵,對自己的鞭策。

如今,她帶領著她的團隊和火熱的愛心,已然成為一道愛心的名片,在兵團這片熱土上樹立起道德青年的良好風尚。

無論在哪,微笑是我最好的名片,奉獻是我最強的動力,愛心就是我最美的語言!——王瑜。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高巍、秦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