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秋香與愛人陳亮是一對普通的80后夫妻,在接管了父母經營多年的幼兒園后,卻打破常規,在自家辦起了不收學費的公益幼兒園。幼兒園創建之初並非免費,歷經十幾年的發展,已逐漸走上正軌,是青島一類幼兒園。
正當幼兒園處於鼎盛上升期時,2010年10月1日,逄秋香和陳亮經過一番商量后打出了“免費”招牌,免除每人每月180元學費,每天隻收取6元基本伙食費。由於入園門檻低,周圍很多村的家長,特別是外來務工人員都紛紛把孩子送來,他們依靠自家房屋改造補償款、出租地、養海參等維持幼兒園正常運轉,雖免費卻嚴格保証教學質量。
到了2010年冬天,由於報名人數過多,逄秋香夫婦又成立了蘭西村分園,兩個幼兒園的孩子加在一起達到300名,教師的數量也增加到20余名,他們還花11萬元更新了一輛校車,又花15萬元新添置了一輛30座校車,由陳亮當司機免費負責接送。盡管各項費用都在增加,可免除學費的決定一直沒有改變。
近三年來夫妻堅持免費辦園,累計投入資金100多萬元。2011年陳亮、逄秋香被評為膠南市“十大道德模范”、“感動青島”十佳人物﹔2012年陳亮當選“山東好人”,逄秋香榮登“中國好人榜”﹔逄秋香還榮獲2009—2011年度青島市勞動模范稱號。他們的事跡在中央電視台等全國各大媒體競相宣傳報道,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也成為我區許許多多好人好事的一個閃光縮影。
一對80后夫妻的驚天善舉——記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道德好青年逄秋香
提起農村幼兒園的教育問題,相信每一位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是目前娃多園少,公立難進,私立太貴卻是娃娃入園的真實寫照。在農村地區的學前教育更是薄弱,很多家長覺得是不是可以把幼兒園教育納入義務教育,不收學費就好了。在很多地方僅僅是家長們的願望的時候,在青島市黃島區山前村,陳亮、逄秋香這對80后小夫妻卻把這個願望變成了現實,為300多名孩子實行了免費入園。
主人公叫逄秋香,31歲,是青島市黃島區山前村育新幼兒園園長。她與愛人陳亮是一對普通的80后夫妻,在接管了父母經營多年的幼兒園后,卻打破常規,在自家辦起了不收學費的公益幼兒園。
幼兒園創建之初並非免費,歷經十幾年的發展,已逐漸走上正軌,是青島一類幼兒園。正當幼兒園處於鼎盛上升期時,2010年10月1日,逄秋香和陳亮經過一番商量后打出了“免費”招牌,免除每人每月180元學費,每天隻收取6元基本伙食費。由於入園門檻低,周圍很多村的家長,特別是進城務工人員都紛紛把孩子送來,他們依靠自家房屋改造補償款、出租地、養海參等維持幼兒園正常運轉,雖免費卻嚴格保証教學質量。到了2010年冬天,由於報名人數過多,逄秋香夫婦又成立了蘭西村分園,兩個幼兒園的孩子加在一起達到300名,教師的數量也增加到20余名,他們還花11萬元更新了一輛校車,又花15萬元新添置了一輛30座校車,由陳亮當司機免費負責接送。盡管各項費用都在增加,可免除學費的決定一直沒有改變。2011年,同類幼兒園的學費漲到了每月200元,300個孩子一年就是72萬元的學費,這樣算下來,一年少收益72萬元,還得倒貼20多萬元。
逄秋香、陳亮夫妻倆免費發展幼兒教育的感人事跡被青島日報、大眾日報報道后,立即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新華網、人民網等上百家網站紛紛轉發。上海衛視台“大愛東方”節目專程派記者來到山前村育新幼兒園,為逄秋香、陳亮拍攝了專題片。北京電視台“青年公益心”節目的編導也不遠千裡來到育新幼兒園,對逄秋香、陳亮進行了專題採訪報道。青島電視台專門為逄秋香、陳亮拍攝了數字電影《免費的幸福》,在多個頻道播放。
逄秋香、陳亮這對年輕夫妻的感人事跡,同樣感動了青島市的領導們,青島市政府破格授予逄秋香“青島市勞動模范”稱號。在2011年感動青島“十佳人物”評選活動中,逄秋香、陳亮以網民的高票率名列前茅。
“如果給你200萬,你會做什麼呢?我想應該有無數個答案,逄秋香、陳亮這對80后小夫妻選擇的卻是公益。他們贏得了榮譽,也經歷了無數的辛苦。盡管如此,他們依然在用自己的開心、樂觀感染著我們,在他們給孩子、家長帶來幸福的同時,也在營造著屬於他們自己的幸福。祝福他們,祝福他們的公益幼兒園運轉更好。”正如央視在錄制專題節目時的評語,祝福我們的好青年吧,踐行核心價值觀,我們在路上。
相關專題 |
· 百名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