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夢秋簡介
周夢秋,現為呼和浩特新城區東風路街道海東路社區殘協副主席,《內蒙古殘疾人》雜志特約通訊員,新城區首屆“道德模范”,愛心義工之家宣傳組負責人,內蒙古農業大學社會公益活動指導員,呼和浩特義工等公益組織名譽顧問,呼和浩特廣播電視台客座嘉賓。
一位80后殘疾青年,原本自身需要得到社會的關愛和照顧,而他卻隻想著付出,把真心、真情奉獻給他人和社會。
周夢秋出生時由於左腦損傷導致手腳不太協調,言語有些障礙,經醫院鑒定為二級殘疾。十八歲時父母離異,一直跟著年邁的奶奶生活,艱苦的生活和身體殘疾並沒讓他向命運低頭,他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樂觀的精神積極面對生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幫助他人,回報社會,走出了一條傳遞正能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
2005年,周夢秋以自治區第一名的成績考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4年開始從事志願服務工作,10年來參加了慰問孤寡老人、向貧困山區送溫暖等上千次義工活動。2010年,先后在內蒙古農業大學等多所高校進行了“公益在我心中”主題講座。
“身殘志堅,自強不息”是做為殘疾人必有的精神,一個原本應該得到社會關愛、照顧的殘疾人,卻放棄了個人利益和休息來為他人服務,為他喜歡的城市“美麗的呼和浩特”點上一盞公益蠟燭,用實際行動和平凡的服務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也展示了志願者高尚的精神風貌。
微笑面對生活 十年愛心傳承
---殘疾青年的十年公益路
“當義工,找夢秋。”這是在愛心義工之家流行的一句佳話。周夢秋,一位殘疾青年,從2004年開始加入公益隊伍,之后便深深愛上了公益事業,用自身綿薄之力為社會輸送著正能量。
他出生時因左腦損傷導致四肢不協調,言語有障礙,經鑒定為二級重度殘疾。十八歲時父母離異,一直跟著年邁的奶奶生活,生活來源僅靠父親的微薄收入,如今因重病進行手術花費近五萬元,使得生活更加窘迫。堅強的他沒有艱難生活向命運低頭,憑著頑強的毅力和樂觀的精神微笑面對,更難能可貴的是:用實際行動回報社會,走上一條傳遞正能量的人生之路。
苦心人 天不負
“知識改變命運”一直激勵著周夢秋,他很清楚改變人生,隻有刻苦學習,但言語的障礙和行動不便注定了他充滿艱辛的求學夢想。
上學時,總不能很好的發音,有時說話別人基本聽不懂,簡單的幾個字對他而言:比別人多下幾倍的功夫。他站起來回答問題,模糊不清的發音常引來哄堂大笑,他卻沒有屈服,利用玩耍的時間,抱著語文書一遍遍練習……
“有志者,事竟成。”憑著艱苦努力,他順利完成了中小學生涯,帶著夢想參加了成考,以全內蒙榜首的成績考入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校期間,被評為“入黨積極分子學習標兵”稱號,畢業后,參加了市殘聯“專職委員”的應聘,順利通過被派遣到海東路社區,負責殘疾人工作。在他的工作崗位上,吃苦耐勞,利用業余時間參加義工,服務社會。
做義工 獻愛心
在常人眼裡,作為殘疾人工作者,能夠做好本職工作已經不錯了,閑事就更沒精力去做。但他並不這麼想,樂於助人的品質讓周夢秋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選擇了為社會服務之路。他於2004年加入了公益隊伍,十年來參加了近千次公益活動。
周夢秋從2008年接觸義工,在那年認識了從死神逃出的聶建芳,一位單身母親在等公交時,被失控的汽車闖倒,左盆骨粉碎性骨折,盆腔嚴重受損,為保生命將左盆及左腿切除,就這樣她永遠失去了行走的能力。於是,他便從那時對聶建芳幫扶,六年裡他把聶建芳當做親姐姐,聶建芳剛出事在醫院時,他就開始端水、換藥,有時醫生說:“有這樣弟弟真好!”聶建芳笑而不答。
六年裡,不知道去了多少次聶建芳家,無論是寒冬還是酷暑,有時間騎著自行車去看聶建芳。每次去家裡時,他總是在忙,沒洗鍋碗就卷起袖子清洗﹔臟衣服多了,話不說就開洗衣機﹔不會做飯,偶爾給買兩袋餃子…這些事對於周夢秋,一做就是六年,他也從來沒有說過,而是用心做著。他有時想:義工是什麼?經歷了告訴他,義工,誰都可以付出,但背后是一種堅持,做義工簡單,需要的是對義工那份執著。
愛生活 重情義
喜歡卡通的他,給自己起名為:“唐老鴨”,在公益圈裡,這個名字可為人人皆知,對這個青春陽光的大男孩印象深刻,怎麼也難以讓你想象“殘疾”二字與他有關,然而他就是個殘疾人,也是名義工。
他不愛說話,但一說話就像講笑話,話語足以讓你覺得溫馨。在生活中,讓你覺得比正常人還要健康,朴實的外表,樂觀的精神……然而他永遠低調做事,別人用一分鐘,他會用三分鐘,他做事很認真,誰有了困難,會主動伸出援助之手,很少為考慮自己。
“義工,何為義工?看了好多遍概念還記不住,而生活中誰都是義工,一句問候語,一次搭車便行…這些都是生活中簡單的行為舉止,凡事從易做起,易事從小做起,小事從生活做起。”這是他在“志願者日”前夕寫過的一段話。他全心全意服務的精神贏得了大家的尊敬,本應該得到社會關心、關愛的人,卻放棄了一切為社會服務,為公益點上一盞蠟燭,用實際行動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展示了志願者高尚的精神。
東風路街道黨工委領導曾這樣評價:身殘志堅,默默奉獻,努力做一名“草原的活雷鋒”。他卻說:“隻願做義工裡的繁星。”
相關專題 |
· 百名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