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鵬飛,男,漢族,1983年9月出生,河南封丘縣人,蕪湖市城光土石方有限公司工程部經理。自身患有四級殘疾,母親常年大病,是名副其實的弱勢群體,但是馮鵬飛卻不以為然,他要以他的一己之力盡可能的幫助比他更需要幫助的人。
2010年,因母親患病住院,偶遇志華愛心團隊志願者程志華,讓不足30歲的馮鵬飛心潮澎湃,他也要用自己的行動去幫助弱勢群體,和程志華一起做義工,助人為樂。
馮鵬飛說:我不圖名,不圖利,就是想讓別人都幸福、快樂,我願意做殘疾朋友的腿,讓他們走遍大街小巷,做盲人朋友的眼,讓他們看到美好的世界,感受到人間真情。做三無老人的孩子,讓他們晚年幸福,享受天倫之樂,不再孤單。我願意做孤兒的父親,讓孩子們找回父親的關懷。在馮鵬飛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當代青年的社會責任感,他踐行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生理念。
崇義友善好青年之馮鵬飛
自身患有四級殘疾,母親常年大病,是名副其實的弱勢群體,但是馮鵬飛卻不以為然,他要以他的一己之力盡可能的幫助比他更需要幫助的人。
2011年春,因為母親患病住院,在弋磯山醫院的住院部經常看到志華愛心團隊志願者程志華義務陪護患者,這個年齡不足30歲的年輕人便心潮澎湃,心裡一直有一個願望,那就是用自己的行動去幫助弱勢群體,隨即,他找到了程志華,說出了在心裡埋藏很久的想法,要和程志華一起做義工,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他說:我不圖名,不圖利,就是想讓別人都幸福、快樂,我願意做殘疾朋友的腿,讓他們走遍大街小巷,做盲人朋友的眼,讓他們看到美好的世界,感受到人間真情。做三無老人的孩子,讓他們晚年幸福,享受天倫之樂,不再孤單。我願意做孤兒的父親,讓孩子們找回父親的關懷。
幾年來,馮鵬飛經常跟隨志華愛心團隊一起慰問居住在弋江區的三無老人,還購買了慰問品、生活用品等,隨團隊志願者一起,送到社區老人家裡,他說:老人們沒有子女,行動不便,生活困難,很可憐,我們應該像照顧自己的父母一樣去照顧他們,讓他們不再孤單。
在得知長期患病在床的王師傅家裡生活非常困難,他馬上買來生活用品,小到洗衣粉、米、油,大到捐款、捐物,他都是一馬當先,就像是自己家人一樣,跑前跑后。在醫院長期住院治療的老人張師傅,是一個無兒無女的三無老人,馮鵬飛隔三差五的就去醫院幫老人擦洗身體,給老人洗衣服、打水、買飯等,老人感動的眼含熱淚的說:小馮啊,你可真是個少有的大好人啊!我這是哪輩子修來的福分啊!
馮鵬飛一直利用業余時間陪護因為腦血栓導致癱瘓,每天坐在輪椅上度日的三無老人黃小寶,還給老人買來老人喜歡吃的各種食物、糕點、水餃,給老人買衣服交話費等,陪老人談心,他走后,不知情的人說;黃師傅,你兒子真孝順,現在這麼孝順的孩子已經很少了,你很有福氣哦,老人得意的笑了。他們相處的時間久了,老人離不開他了,感動的拉著他的手說:小馮,你真是太好了,比我的親人還要親,你對我這麼好,我不知道怎麼報答你,看在眼裡的其他患者羨慕的說;鵬飛啊,我們這些有兒有女的人也沒有享受到這般的待遇,你對黃小寶真是太好了,就算我們的子女都做不到你這麼好。
這些年,類似這樣的事例太多了,隻要有困難家庭向團隊求助,馮鵬飛都是第一個捐助善款提供幫助,幾年來,給安徽機電學院患有重病的學生陳青青、給皖南醫學院一位發生重大事故的貧困家庭、給中醫藥高專一位特困學生、給患有白血病住院治療的小女孩、給團隊幫扶的幾個困難家庭捐款捐物,每一次都是幾百元到千元不等。其實,患有四級殘疾的馮鵬飛的家庭和其他普通人家一樣,過著普通平凡的生活,自己的母親身患有重大疾病,時常要住院治療,花費很大,自己為了生活奔波,飢一頓,飽一頓。還每天想著生活困難、身患疾病的弱勢群體,和他同住的鄰居都說;鵬飛是個大好人,不管誰家有困難,他都是第一個站出來去幫忙,是一個非常熱心、有愛心的難得的大好人!生活的艱辛,雖然有苦有累,但是依然沒有阻擋他愛心助人的步伐,每天利用業余時間奔波於城市的大街小巷,不是為了逛著玩,而是為了眾多的弱勢群體,為此,引來了很多人的不理解,都說:鵬飛是不是腦子壞了,怎麼每天為了不相干的人去忙這忙那,還做義務陪護,捐款捐物,到醫院看望患者,真不明白,有這錢和精力不如把自己的日子過好,可是,鵬飛卻說:人活著,不能隻想著自己,那麼多困難的人們,都需要我們伸手幫一把,我們要盡自己的能力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馮鵬飛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當代青年的社會責任感,他踐行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生理念。
相關專題 |
· 百名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