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昊陽事跡
陳昊陽,男,漢族,河南鄭州人,1991年10月出生,2011年12月入伍,2011年12月入團,現任95936部隊54分隊班長,空軍下士軍銜。入伍以來,他樂觀向上、誠實守信,是單位官兵的好戰友、好兄弟,是領導心中的好戰士、好助手,是駐地群眾眼中的好軍人、活雷鋒。先后被評為“優秀士兵”2次,榮立二等功1次。
“出國夢”遇到“從軍夢”,選擇背后彰顯報國心。入伍參軍前,父母曾希望他出國留學,勤奮好學的他為了不讓父母失望,努力通過了托福考試。2009年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國慶閱兵,方陣中整齊劃一的“橄欖綠”“天空藍”深深震撼了他的心靈,“參軍夢”在他的內心深深扎根、持續孕育。2011年8月,家裡已經為他辦好了出國的手續,一隻腳已經跨出了國門,但此時的他再也控制不住內心對於軍營的向往,主動向家人攤了牌:“我知道你們是為我好,可是我考慮得很清楚了,一定要去部隊追求自己的理想。20年來我一直都聽你們的話,但這次希望你們能讓我自己做主!”最終他如願邁入軍營,開始了平凡而又堅定的從軍之路。他特別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軍旅時光,做什麼事都認認真真、一絲不苟。新兵分配因訓練成績突出被推薦到總參謀部某炮兵訓練基地學習,期間他認真鑽研炮兵基礎理論、基本知識,梳理了3萬余字的讀書筆記,憑著這種肯吃苦、不服輸的勁頭,他很快成為了同批學兵中的佼佼者,被基地評為“優秀士兵”。2012年報考軍校受挫后,領導怕他有思想包袱找他談心,可他所說的一句話不僅讓大家放了心,更感動了很多官兵:“當兵考學是為了扎根軍營獻身國防,在連隊當個頂呱呱的兵一樣可以為部隊奉獻青春”。之后他工作熱情不減,勁頭不鬆,主動請纓擔任連隊新聞報道員和網絡管理員,工作干得有聲有色。2013年3月連裡安排他擔任炮長,面對新的崗位,他積極轉換角色,刻苦學習訓練,專業技能快速提升,很快成為團裡的訓練尖子,2014年年底還主動擔任並圓滿完成了新兵教學任務。
“公子哥”卻是“鐵公雞”,艱苦朴素奉為傳家寶。父親是國家公務員、母親經商,相比絕大多數戰友他算得上是個“富家子弟”。但就是這個“公子哥”,在平常生活中卻顯得有點土、有點摳,平時省吃儉用,偶爾外出也穿著那幾套入伍時從家裡帶來的衣服,有的戰友說“一個月就那麼點津貼,也攢不出個金山銀山來,別太虧待自己了,不能當‘鐵公雞’啊!”對於這樣的調侃,他總是微微一笑,繼續“我行我素”。平時工作生活中,繁雜任務爭著上,臟活累活搶著干,看到連隊的桌椅板凳壞了,他就自發組織維修,看到打印紙大多隻用一面,他向領導反映可以把打印紙雙面利用,每次節假日搞活動用的拉花彩條他總是小心翼翼地收好以便下次再用,看到戰友們喝過的飲料瓶都成了廢品,他向連隊建議設置回收站變廢為寶。一年時間,僅賣廢品就為連隊創收4000多元。2013年11月,了解到班裡一個家庭困難的新兵母親生病住院,他主動將省吃儉用攢下來的半年津貼塞到戰友手中。
“90后”唱著60年代的歌,優良傳統激發正能量。“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這樣一首60年代的老歌,常常能從他這樣一名90后戰士的口中唱起。當雷鋒式的好戰士,他不僅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平時生活中總是把集體和戰友擺在前面,團結同志、樂於助人,時時處處弘揚好傳統、激發正能量。2014年3月23日,他在外出期間撿到一個裝有20萬元現金和銀行卡、合同書等物品的皮包,面對巨額現金,他沒有絲毫猶豫,第一時間報警並與民警一道將皮包還給了失主,直到公安機關作筆錄時他才說出自己的身份。失主當場拿出1萬元現金感謝他,被婉言謝絕:“作為一名人民子弟兵,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事后失主專程趕到單位送去錦旗和感謝信,《空軍報》和《開封日報》、開封電視台等媒體進行了宣傳報道。在當前追逐時尚前衛盛行的年代,在不少年輕人突出自我的時候,他艱苦奮斗、勤儉質朴、堅守誠信,用朴實的語言、實際的行動感染和激勵了身邊的戰友。
相關專題 |
· 百名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