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子兄弟事跡簡介
2013年,80后的小伙彭龍光榮的被任命為保修分公司班組長,任職以來,彭龍在工作中發現公交車扎胎的情況越來越多,詢問線路上的司機后得知,輪胎是被工程施工遺留的路釘扎破。於是,他和他的工友謝舒明決定從源頭入手,為公交司機和私家車主消除安全隱患。2014年初,他和謝舒明利用休息時間,義務到馬路上清除路釘。這一干就是大半年,清除路釘數百枚。同事們親切地叫他倆“錘釘兄弟”。如今,“錘釘兄弟”所在的公交四公司,已形成了一條流水線:司機發現問題、反饋問題、發布問題提醒其他司機、錘釘兄弟出馬消除隱患。
聲聲錘落,平凡中彰顯小善大愛
消除隱患,細微中傳遞中華美德
——公交修理工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彭龍和謝舒明,是武漢公交集團四公司的修理廠的普通員工,而正是他們,被同事們豎起大拇指稱贊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典范,並先后被市交委授予“武漢市交通之星”、公交集團“特別貢獻獎”,被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評選為“荊楚楷模”等榮譽稱號。
2013年,80后的小伙彭龍光榮的被任命為保修分公司班組長,任職以來,彭龍在工作中發現公交車扎胎的情況越來越多,詢問線路上的司機后得知,輪胎是被工程施工遺留的路釘扎破。於是,他和他的工友謝舒明決定從源頭入手,為公交司機和私家車主消除安全隱患。2014年4月開始,他和謝舒明利用休息時間,義務到馬路上清除路釘。這一干就是大半年,清除路釘數百枚。同事們親切地叫他倆“錘釘兄弟”。“錘釘兄弟”的事跡經《楚天都市報》連續報道后,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中央電視台、新華網、人民網、鳳凰網及新浪、網易等近百家新聞媒體紛紛跟進報道,上萬名網友留言為“錘釘兄弟”點贊。市委副書記胡曙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述永、副市長劉立勇分別作出批示,高度贊揚“錘釘兄弟”:小善之舉顯大愛,平凡之中見精神。省交通運輸廳廳長尤習貴批示:“錘釘兄弟”是繼王靜、張兵之后,武漢公交涌現出的又一重大典型。他倆立足崗位、服務社會的奉獻精神,值得全省交通運輸行業廣大職工學習。
一、義務錘釘,漢陽馬路上消除安全隱患
10月22日中午12點45分,“錘釘兄弟”出現在了漢陽馬鸚路鄧甲村附近。放好安全警示筒,彭龍開始指揮著車輛避讓,一旁的謝舒明迅速掄起了鐵錘,朝地面狠狠砸去,一個凸起的鐵釘,幾下便被砸進了路面。在漢陽街頭,彭龍和謝舒明完成了一次又一次這樣的配合,今年4月以來已經“消滅”了數百枚路釘。
沒多久,他們到馬路上錘釘的這個“愛好”,在公司裡廣為人知。每天上班,他們都會接到公交司機們傳來的信息:哪個路段又發現了釘子,需要盡快去清除。他們便做好記錄,中午吃飯后,放棄休息,到相應路段,義務錘釘,消除隱患。
如今,“錘釘兄弟”所在的公交四公司,已形成了一條流水線:司機發現問題、反饋問題、發布問題提醒其他司機、錘釘兄弟出馬消除隱患。半年多來,“錘釘兄弟”在漢陽馬路上,步行上百公裡,錘釘上百次,錘掉了數百枚路釘。
說到對社會的影響,“錘釘兄弟”很欣慰:“有多少輛私家車因此受益無法算出,但錘釘以來,我們車間外出搶修公交車輪胎的情況從高峰期每天50多次減少到10多次,每天可以少補20條輪胎。算下來,僅公交這一塊,兩百天得有4000條輪胎避免了被扎胎。”
二、吐露心聲,多錘一個路釘就多一份安全保障
彭龍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他從小住在公交四公司附近的漢陽陶家嶺,2012年進入公交系統。他說,這兩年天天接觸輪胎,就對輪胎有了感情,有時候看到公交車輪胎被扎破,心裡會非常不舒服,輪胎的扎胎率大增,他也動起了腦筋。
彭龍有一輛私家車,他也能體會到私家車主的感受:“我的車行駛不到2萬公裡,輪胎已換了3個。我想,公交車的輪胎這麼厚,都容易被路釘扎破,私家車輪胎被路釘扎破的肯定更多。”最終,兩人一拍即合,開始錘釘。
路釘並非一眼就能看到,得在馬路上一個個地找。“開始找釘子時,車速比較慢,后面車主不耐煩,不停地按喇叭。路釘也難敲,有些‘頑固’釘子,要花上半個鐘頭才能錘掉。”
越來越多的人支持他們,讓他們感覺這件事情很有意義。“錘釘兄弟”說,有一次,一位私家車車主看到他們在錘釘,還專門停下車,向他們遞煙,翹起大拇指連連稱贊。一問彭龍,原來這位車主,以前在這裡被路釘扎過輪胎。
干得越久,“錘釘兄弟”越發覺得,義務錘釘能體現他們的人生價值,大家的贊揚讓他們更有動力、更有決心堅持做下去。
“我以前聽過一個小孩子在海邊撿魚的故事。面對別人的質疑,他說能救一條算一條。”彭龍上學時候讀過的一篇文章,讓他到現在仍記憶猶新。他說,他願意做這個故事中的小孩子,因為他們隻要能多錘一個釘子,路上就會少一個釘子,輪胎被扎的幾率就減少一些,大家就會多一份安全。
三、無私奉獻,“錘釘兄弟”做出小善大愛之舉
對“錘釘兄弟”來說,錘釘已成為他們的習慣。彭龍也是個認真的小伙子。蔣躍華說:“有次一個師傅裝輪胎時,因為螺絲釘安裝不規范,他堅持讓對方卸下來,重新裝上去。他也能吃苦,以前公司也有些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員工,但保修工作要早出晚歸,很辛苦,不少人受不了就辭職了,他卻堅持下來,因為工作積極,能吃苦耐勞,后來很快就當上了班組長。”
“錘釘兄弟”以城市主人翁精神做出的小善大愛之舉,讓江城無數市民深受感動。很多市民在網上留言,今后碰到城市的管理瑕疵,要像他們那樣去身體力行,為城市文明奉獻自己的力量。
四、感動江城多部門開展全城除釘大行動
“錘釘兄弟”利用業余時間,主動上路去清除劃破輪胎的路釘,他們的小善大愛之舉經楚天都市報獨家首發,並進行連續報道后,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10月27日下午,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欄目,聚焦“錘釘兄弟”的善舉,對他們義務錘釘的事跡進行了報道。11月4日上午“錘釘兄弟”和市環衛三公司在漢陽墨水湖北路路段開展錘釘行動。3名穿著黃色馬甲的工人和“錘釘兄弟”一起錘釘,他們帶著錘子和掃帚,在施工路段逐一排查路釘並清掃路面。在墨水湖北路中百倉儲門口,發現幾顆釘子,大家分工協作,小釘子用小釘錘,超過3厘米的大釘子用謝舒明的大錘子,遇到頑固的釘子,“錘釘兄弟”和環衛工人輪流上陣,堅決不放過,不到1小時,這排釘子被全部錘平。清掃班長李木五說:“今天和‘錘釘兄弟’零距離地接觸,他們身上的‘錘釘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所以我以他們為榜樣,加大檢查力度,及時清理路面絆腳釘和絆腳樁,不留安全死角。” 更希望施工方在收尾時,“多留心,少留釘”。看到相關報道后,武漢市建委對施工企業發布工地整改要求,整改不力將被處罰﹔武漢市城管委組織工作人員,清除馬路路障。中建三局、中鐵十一局、中交二航局、武漢市市政集團等四大施工企業,在江城開展“清除路釘大行動”,並聯合發出倡議書,呼吁所有施工企業文明施工,做到“工完場清,不留路釘”。
看到相關部門積極行動起來,“錘釘兄弟”感到很欣慰:“隻要知道哪裡有釘子,我們就會去哪裡錘。如果一直有,我們就一直錘下去。不過,我們更希望,施工部門在工程收尾時能做到不留釘,早點讓我們沒有釘子可錘,這樣,武漢的交通才會越來越暢通!”
相關專題 |
· 百名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