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峰事跡
王立峰,男,37歲,漢族,高中文化、中共黨員,外地務工人員,現任地杰中心車隊隊長,2000年到西城環衛下屬地杰中心工作,一干就是十三年,這期間他扎根環衛,一心鋪在工作上,無論在哪一個崗位上,都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十多年如一日,發揮年輕人肯鑽研好琢磨的精神。多年環衛工作的捶打與磨練讓他成長為技術過硬、一崗多能的青年技術骨干,曾被北京市政府授予“北京市先進工作者”、北京市總工會頒發的“經濟技術創新標兵”等17項榮譽稱號。
一、一崗多能 技術過硬
2000年5月西城環衛中心機掃隊(現地杰中心)成立,王立峰做為機掃車司機到中心工作。當時機掃隊剛剛成立,簡單惡劣的工作條件讓很多人望而卻步,而王立峰沒有退縮,他深知環衛工作對城市環境的重要性,出於對這份工作的熱愛和珍惜,咬牙堅持了下來。
他一直潛心於學習鑽研車輛駕駛技術,從最初隻能駕駛機掃車到能夠駕駛噴霧降塵車、洒水車、洗地車、多功能撒布機、擠壓車、垃圾車等多種作業車輛。他還利用業余時間向修理工請教修理知識,掌握了一定的修車技術。正是通過不斷學習,積累大量工作經驗,使王立峰同志逐漸成為技術全面的全能司機。
2013年3月他被任命為車隊隊長,負責維修班工作的同時負責車輛管理工作。王立峰利用業余時間對所有車輛的保險單據、行駛証、行車執照進行了分門別類的整理,憑著“苦,狠,准”的勁頭,一肩擔起了修理班的各項工作。7年來他帶領班組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完成了中心交給他的各項工作任務,出色地完成了奧運之年與建國60周年大慶期間的作業車輛保障任務。
二、大膽創新 成績顯著
幾年維修工作干下來,取得了一定成績,然而善於思考、喜歡琢磨的王立峰並不滿足於現狀,如何發揮出各種作業車輛最大功效,同時節約修理成本是他鎖定的又一工作目標。他注意到返廠維修花費高昂以后,身先士卒率先掌握吃透了維修保養發動機的原理和技術,最后所有車輛發動機均改為自修保養,與外出專業保養平均費用11000元/台相比平均每台節約開支7000元,平均每台維修成本4,000元,僅這一項每年就為中心節約經費開支約7萬元。
2004年他對機掃車副機的點火開關電路進行改造取得良好收效,並在西城區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中被評為2004年度西城區創新項目。2008年又成功研制了新型垃圾箱翻起裝置,2009年祖國60周年大慶之際,他又一次進行了大膽創新,制作適應環衛工作特性的吊裝設備,彌補了中心以往沒有吊裝設備的缺憾,自行設計制作的吊裝設備投入使用后,在時間和工力上,比原先縮短減少近一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並連年獲得西城區技術創新項目成果獎,本人多次被評為市、區級經濟技術創新標兵。
三、腳踏實地 勇攀高峰
在西城環衛工作的這十余年,王立峰同志多次榮獲市、區及環衛中心授予的各種榮譽稱號,為中心節約數以萬元的資金。面對贊譽和鮮花,王立峰同志顯得很清醒,他說如果把環衛工作比作一台高速運轉的機器,自己就是一枚普普通通的螺絲釘。只是在面對家人的時候,他更多的是內疚和自責,無論平時還是過年過節,他都很少在家,更談不上陪伴和照顧,連續十年春節都是在崗位上度過的,沒有因私因病請過一次假。2009年60周年大慶期間遠在老家的父親被查出癌症晚期,為了國慶作業車輛保障任務在面臨大家與小家的艱難抉擇中,他最終選擇顧全大局,堅守崗位,未能在病床前盡孝,直到父親臨終前隻留下一句“干好自己的工作,不用回家照顧我。”正是這殷殷囑托和家人的無限寬容與理解給予了他不斷前進的動力,在工作中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攀登上了人生旅途中一個又一個高峰。
雖然現在的工作更忙碌了,忙裡偷閑王立峰也會到單位維修車間轉轉,看看維修的進度,也正是這樣一份發自心底對環衛工作的熱情和責任,激勵著他耕耘在平凡的崗位上,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出美麗絢爛的生命旅途。
相關專題 |
· 百名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