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全國百名“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選活動

【創業創優】劉超事跡

2015年03月18日18:0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沙漠腹地的英國博士

劉超

說起新疆的石河子,大家都不陌生。提起距離石河子市近100公裡外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50團場,知道的人就不多了。150團場地處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邊緣,三面被沙丘環抱,場區內沙丘遍布,植被稀疏,是石河子墾區濕度最小的一個團場。就是這樣一個艱苦的地方,卻來了一位英國博士,他就是被當地人稱作劉博士的劉超。

150團場林業站站長李大德告訴我們,他們團場一直與中國治理荒漠化基金會有合作,2011年基金會帶來一個項目。

“他們帶過來一個項目,有關桑葉草還有其他一些東西,引進來作為林業站的一個新項目。當時來這個小伙子,一看一個小娃娃,他來能干啥呀?雖然他是博士生,但他對種植也不是太精通,他對生產、經營不懂。”

這個小伙子就是英國博士劉超。劉超今年35歲,北京人,是英國約克大學的生物學博士。他在英國學習生活了十年,5歲的女兒和妻子都在英國。2011年4月劉超回到北京,2012年4月他隨中國治理荒漠化基金會到新疆考察,他們先后考察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一師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八師。

“當時就是考察,就是來看看。我不願意在北京坐辦公室,我也在尋找項目,希望能發揮自己的一些價值。投資事業的話,還是中國的空間更大些。中國人還是回到自己的祖國過的更踏實,得到更多的尊重。你的每一份努力都能讓你獲得更多的認可。”

考察過程中,劉超跟150團場的王建斌政委談了自己想在150團場種植飼料桑的想法。王建斌非常支持。

“他就很支持。說可以種1千畝,可以多種。你需要我們幫助的就盡管說,有什麼事就找他們說,他們辦。對於一個外鄉人,就覺得心裡暖暖的。堅定了我的一些想法。”

考察結束后,還沒有回到北京,劉超就直接找人把飼料桑的苗子發到了150團場。團場林業站無償地為劉超提供了土地、水、電、滴灌帶等生產資料。為了不誤農時,林業站派人每天幫助劉超種植飼料桑苗,三百畝地整整種了一個星期。同時團場還為劉超提供了住宿和搞實驗用的房子。在劉超住的房前,劉超滿懷感激地告訴我們:

“首先把這塊地交給我用,這塊地400畝。這塊地有房子,而且有圈舍。我把圈舍改造成組合培育的溫室。我的前面有個魚塘,出門能看到一片水。我有時候拍照片,樹倒映在水裡,你想象不到這裡是新疆。這個地方是沙漠腹地,經過改造變成這樣。”

劉超真的留下來了,這讓當地的很多人想不明白。一個博士生來到距離團部7公裡的沙漠腹地種地,條件這麼差,晚上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劉超卻不這麼想。

“可能是新疆這種海闊天空的條件吸引了我。因為男人都有雄心壯志,希望到廣闊天地施展自己所能。我以前沒來過新疆,我來之后,真是覺得新疆天大地大,資源豐富。人才並不是很多,科技也不是很發達。但我覺得中國的希望、中國新的經濟增長點可能在這。”

用劉超自己的話說他居住的壞境不錯,有電,有電視,有煤氣灶,有冰箱,有電腦,就是沒有自來水。他的住房裡擺放著八、九個塑料桶,每隔一天,他就得用自己的車裝上這些桶,到幾公裡以外去打水。飯要自己做,衣服得自己洗。這些都不是最難的,最難熬的是想女兒。

“孩子5歲。其實我是特別想女兒的,真的特別想她。有時眼睛也會濕潤。她很聽話,說出來的話也都讓人心裡很暖。我最受不了的就是她說想我。”

工作之余,劉超會經常拿出手機翻看女兒的照片,還經常會聽女兒在微信裡對他說的話。

“我長到1米13了。我學1、2、3、4、5、6、7、8、9、10。我們這個星期……”

對於一個從來沒有種過地的博士,要把自己種植飼料桑的項目堅持下去,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想家,工作中也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種植的時候,沒有調整好行距,機器不能進到地裡中耕,無形中增加了人力成本。怎樣抓農時,怎樣預防霜凍,如何進行滴灌,這些都得從頭學起。劉超以前沒有管理過員工,怎樣管理員工對他也是個新課題。

“飼料桑是中國的,是雜交出來的。因為很擔心過不了冬。而且我們也沒有採取措施,埋土、纏草繩我們都沒有,去年連冬灌水也沒有澆,它就過冬了。應該是種植成功了。”

經過一個冬天,150團場300畝飼料桑平均株高達到了1米5左右,成活率達到了98%,飼料桑的種植獲得了成功。飼料桑,也叫雅津蛋白桑,由中國專家通過人工選擇與雜交培育出來的。也叫沙地飼料桑。它能夠在沙地上生長,在降水量很小的情況下也能夠自然的成活。它能夠防沙固沙而且蛋白含量很高。飼料桑一年可以割多茬,加工后喂家禽和牲畜都是上好的飼料。對飼料桑情有獨鐘的劉超說起來如數家珍:

“它其實渾身都是寶。上面的芽它可以做桑葉茶,第三片到第八片採摘后,晒干粉碎可以做桑粉,桑粉就可以人吃。比如說蒸饃饃,熬粥,或者直接沖水喝。它一個就是蛋白含量高,還可以清腸明目有這個作用。而且能夠降血脂,降血壓,能夠控制血糖。牲畜它吃的話,也能夠就是少得病,而且糞便也不會像原來味道那麼大。”

近兩年的科研和實踐,劉超已經把自己當成了一個農民,他沒有節假日,沒有雙休日。每一天他都是在忙碌中度過。劉超先后自己炒制了桑葉茶,磨制了桑葉粉,把桑條加工成培育桑樹菌類的原料。今年,劉超還在房前的三畝地裡種植了從英國引進的黑番茄,十一前夕,已經收獲黑番茄十幾噸,收入十萬元。

在劉超的黑番茄地裡,我們見到了林業站職工王和清。說起劉超他有點興奮。

“他有啥架子,我們兩個像哥們一樣。是個踏實、肯干、能干的人,思想特別活。我一直都在幫他。栽西紅柿,搭架子,砍架子,這個架子百分之六、七十都是他砍的。”

劉超也告訴我們:

“他是我到這來認識的第一個朋友。去年的滴灌還有種植上的許多事,我都請教他。他是本地人,經驗很豐富。我問什麼他都會馬上告訴我,他自己不清楚的,就幫我問。打什麼藥,這邊都有什麼藥,他都告訴我,幫我很多忙。”

劉超來到150團場,不僅帶來了新鮮的事物和新技術,他的行為對當地青年的觸動也很大。150團場廣播電視站的記者單繼東是最早接觸劉超的媒體人,他告訴我們:

“我們都是年輕人,我覺得他身上確實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也問自己,把我放到這樣一個環境中,我能待多久?,可能我第一天是新鮮,第二天是好玩,第三天是枯燥就想離開那裡了。現在很多人都有想法,真正敢付之行動的,或者把想法變成現實的人非常少。”

劉超在150團場的事業才剛剛啟步,他還有很多打算,還有很多的設想,盡管困難重重,他還是要堅持走下去。

“一個理想的狀態是,我這邊的桑樹都長成了,我這后面有好幾個大棚,有的大棚是桑枝木耳,有的大棚是桑靈芝,我把這桑靈芝弄成一個觀光園。桑黃菌它抑制癌症的效果世界公認是第一位的,一克(孢子粉)一百美金。以后的增長點可能就在桑黃上。做成藥廠,開發以桑黃為主要原料的藥,到了這一步,差不多就成功了吧。”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高巍、秦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