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個人事跡簡介
周文,1981年1月生,雲南陸良人,大專學歷。1999年畢業於陸良縣第六中學。2000年8月—2001年7月—就業於陸良縣福來山庄餐飲部,2001年9月—2004年6月—就業於宏鑫汽車修理廠餐飲部,2004年8月—2006年2月,於陸良縣環城路自創經營清湯鵝餐廳 ﹔2006年9月致力於綠源康鵝業科技開發陸良縣綠源康鵝研究發展基地的初步建設及后續建設﹔2009年10月至今任陸良縣綠源康生態養殖產業專業合作社理事 ﹔2010年7月參加陸良縣第十三期SIYB創業培訓﹔2011年2月創建昱康農牧科技食品開發有限公司。
主要獲獎情況:
2012年被農業部、共青團中央評為“第八屆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
2011年被共青團省委評為“雲南省第一屆企業創業青年創業青年培訓第一名”﹔
2011年被共青團曲靖市委評為“優秀創業青年”稱號﹔
2013年被曲靖市政府評為第三屆“誠實守信道德模范”稱號﹔
2010年被共青團陸良縣委評為“優秀創業青年示范戶”。
周文個人事跡材料
2004年通過中央七頻道農業節目,認識到養鵝可以有錢賺,就到省內外各個地方去考察、拜訪,認識了許多通過養鵝富起來的人。2006年底,他開始嘗試對肉鵝的飲食加工和養殖,當時由於養殖經驗的不足和對市場銷售把握不好,經過近半年的試養,收益並不好,但他沒有失去信心,他想自己是一個沒有養殖經驗的人,在半年內養殖了4千多羽算下來還打個平手,這樣的好事誰都要嘗試一下。於是他請來了省內外一些養鵝的專家和畜牧部門的老師到實地考察,幫助解決養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專家和老師們一致認為:養殖失敗的主要原因是環境和草料不足所造成的。他知道失敗的原因后,緊接著重新在自家10畝的果樹地作為養殖場地,承包了1畝土地種草,收購儲藏了大量玉米秸杆青儲,這一次養了2000多隻鵝,獲得了1萬多元收益。試養肉鵝的成功,讓全家嘗到了種草養鵝,開發生態肉鵝業的甜頭,全家人對種草養鵝充滿信心和希望。
2008年,在上級各有關部門的關懷和支持下,多方籌措資金,擴建鵝舍,購置鵝苗,建造了小鵝脫溫室、食槽、水槽、游泳水池,擴大種草面積。本村農戶看到養鵝有經濟效益后,相繼對養鵝發生了興趣,紛紛上門來要鵝苗,逐漸形成了一個養鵝基地。
經過了近幾年的養殖形成了一定規模,並獲得了經濟的效益,他致富不忘群眾,積極為群眾服務,為群眾傳授經驗,2009年在各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引導下,成立了“陸良縣綠源康生態養殖產業專業合作社”, 地址在芳華鎮戚家山村委會蔡官營村小組,形成了以“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養殖模式。合作社自成立起積極發揮“服務社員、帶動農民、助農增收”的作用,使入社養殖戶通過合作社獲得了資金、技術幫助,擴大了養殖規模,增加了收入,增強了市場競爭力和抗御風險能力。目前養鵝合作社輻射帶動各村及周邊縣市養鵝戶179戶,合作社社員存欄商品鵝14萬余隻,年銷售優質鵝苗20萬隻。社員年均純收入16萬余元,創利300余萬元。
2010年6月,中國中央電視台《農廣天地》攝制組到周文基地攝制鵝絨裘皮加工技術科教片,為國內鵝業養殖同仁、鵝副產品深加工做出了極大貢獻。
2011年3月,被共青團陸良縣委評為“青年創業示范戶”﹔2011年9月,被共青團曲靖市委、曲靖市青年聯合會評為“曲靖市優秀創業青年”﹔被曲靖市政府評為“第三屆誠實守信、道德模范稱號”﹔2013年1月,被共青團中央、農業部授予“第八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的榮譽稱號”、2013年10月中共曲靖市委授予曲靖市五四紅旗團(總支)支部、2014年農業廳授予“省級示范社”
目前,周文帶領9個合作分社與鵝家庄園農牧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擴大養殖規模,挖掘鵝產品的深加工,餐飲連鎖加盟建自己的加工生產線,生產出自己的產品,創自己的品牌,養鵝最終實現規范化、標准化、品牌化。
相關專題 |
· 百名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