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成事跡簡介
阮成父母相繼患病欠下15萬元債務。父親因病早逝,母親體弱多病。阮成小時從來沒有找母親要過禮物、壓歲錢。平時穿的衣服也是親戚朋友送來的舊衣服。由於每個月生活費有限,上學時到食堂買飯菜總是揀最便宜的買,然后躲開同學在一邊去吃。阮成現在當上了正式的電焊工,工地上包兩餐飯,自己幾乎沒有其他的開銷,攢的錢給母親還債。阮成和姐姐阮萌被稱為“誠信姐弟”,他們的先進事跡在《長江日報》、人民網、中國文明網等多家媒體宣傳報道。
父親早逝 母親拉扯兒女 誠信姐弟擔起15萬債務
“兒子阮成過年回家將省吃儉用留下的7000元錢交給我,說是用來還債的。”剛過完年,在黃陂區前川街順河村阮家大灣的一農戶家中,身患乳腺癌的母親楊玉芳正和阮成商量,如何將家中欠下的15萬元債務慢慢還清,而女兒阮萌在前兩天已趕回孝感的公司上班掙錢去了。
“現在借外人的1.5萬元已經還了1萬2,剩下的債這幾年也要想辦法慢慢還清。”今年過年期間,阮成母親楊玉芳和他們一起做好了還款計劃,50歲的楊玉芳歉疚地告訴記者:親戚朋友們在最困難的時候幫了我們,他們的家境也不好,這些錢一定要還。
阮成父母相繼患病欠下15萬元債務
1997年,父親阮觀祥、母親楊玉芳帶著幾年在外打工的積蓄回鄉蓋房,不料房子才剛剛起了個毛坯,33歲的阮觀祥就患了直腸癌。1999年去世時,因看病欠下了近8萬元的債務。
為了把阮成姐弟撫養成人,母親楊玉芳獨自挑起了生活的重擔。她先是在工地上當小工,每天拎著幾十斤重的灰桶給泥瓦匠打下手,一個月的收入還不到600元﹔后來有朋友看她實在辛苦,就請她去中巴上當售票員﹔后來中巴車停運,楊玉芳又回到村裡附近的水泥制品廠當搬運工……
阮成回憶:以前媽媽每天凌晨3時多就離開家出去打工,晚上8時以后才會回家,平時很難和媽媽見上一面,為了供我們上學的生活費,媽媽每餐就吃白飯加一點豆瓣醬。
在媽媽的努力和親戚們的幫助下,阮萌、阮成慢慢長大成人,阮萌考上了湖北中醫學院,如今在孝感的一家制藥企業工作﹔阮成高三畢業后就到市內打工,現在一個工地當電焊工。
正當一家三口以為從此會過上幸福的日子,2011年9月,母親楊玉芳卻被查出患上乳腺癌。正在漢口打工的阮成聽到消息,揣著僅有的100多元錢趕回家中照顧母親。而住院、手術、化療,在新農合報銷了部分醫療費用后,一家人又欠下了7萬元債務。
面對前后15萬元的債務,失去勞動能力的母親楊玉芳發愁不已。阮萌、阮成卻寬慰媽媽:沒關系,我們都長大了,這欠下的錢我們一起來還。
再苦再難也要還錢
楊成祥5000元,楊青2000元,……給父親和自己治病所借的錢,阮成的母親楊玉芳一筆一筆地記在腦裡。阮成父母分別都有5個兄弟姐妹,全靠了這些兄弟姐妹和遠房親戚朋友的慷慨相助,家裡才能撐到今天。“自家兄弟姐妹的錢可以緩一緩,但借外人的錢一定要先還清!”盡管要撫育一雙兒女,但楊玉芳硬是先還了1.2萬元的外債。
母親楊玉芳的思想深刻影響著阮成,姐弟倆要遠比同齡的孩子早熟懂事。父親走的時候,阮成才10歲,姐姐也才11歲。為了能供他們上學,母親一直在外面打工,從來沒有給他們送過一餐飯,過年過生日阮成姐弟倆也從來沒有找母親要過禮物、壓歲錢。平時穿的衣服也是親戚朋友送來的舊衣服。由於每個月生活費有限,阮成姐弟倆上學時到食堂買飯菜總是揀最便宜的買,然后躲開同學在一邊去吃。
姐姐阮萌上大學時,幾乎全靠自己勤工儉學讀完學業,最后她還從有限的伙食費中攢下了700元學費,另外去讀會計專業。阮萌現在孝感的一家制藥企業工作,她總是跟媽媽講:我要再多讀點書,多攢點錢,好讓家裡過得更好一些。
阮成不善言辭,他說,原來當學徒,工資隻能管自己的生活,現在當上了正式的電焊工,錢比以前要多些,工地上包兩餐飯,自己幾乎沒有其他的開銷,可以多攢點錢給媽媽還債。
阮成和姐姐阮萌被稱為“誠信姐弟”,他們的先進事跡在《長江日報》、人民網、中國文明網等多家媒體宣傳報道。
相關專題 |
· 百名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