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盛(中)
王昌盛同志參與股改上市的一年半期間,像一個高速運轉的“發動機”,經常工作到深夜,沒有休過一個完整的周末。
2005年,沒有去過香山的妻子多次提議一起去爬一次香山,但因時間原因一直沒有成行。王昌盛向妻子承諾多次,但多次因各種臨時緊急工作取消,一直拖到上市完全結束后,2007年才帶著妻子圓了這個心願。
工行股份制改革期間,王昌盛協調各方解決研究華融債、特種國債、央行票據等准備計提、信貸資產五級分類撥備計提和固定資產評估升值等問題,保証了工行淨資產合理估值﹔協調多個中介機構和行內部門,對招股書中的每一句話和每一個數字做了驗証和細致推敲,在進行近200余稿修改的基礎上,最終形成了7個對外版本的H股中英文招股書。股改上市后,王昌盛獲得“股改上市一等獎”。
勇挑重擔 團隊建設的“知心人”
南非治安形勢日益嚴峻,加上海外工作普遍存在的孤獨寂寞、思念家人等因素,部分年輕員工出現情緒不穩定,甚至抑郁的傾向。王昌盛堅持定期與駐約翰內斯堡的幾個年輕同事聊天談心,了解年輕員工面臨的各種困難,傾聽心聲,及時加以疏導,保証團隊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其實,王昌盛同志妻兒都在國內,妻子需要丈夫,期待共同挑起生活的重擔﹔兒子需要父親,盼望陪同盡情玩耍。電話中,聽到妻子描述兒子看到別的孩子和爸爸一起玩耍時羨慕的眼神,以及“我也有爸爸”稚嫩的自言自語,他的心中充滿了無限愧疚。
勤勤懇懇 標行投資管理的“守護人”
工行對標准銀行的投資管理,有海外投資整合面臨的文化差異、語言差異的普遍困難,同時還面臨少數股權前提下有效實施對標准銀行經營戰略與公司治理影響的特殊困難,需要與全體董事密切溝通,打成一片,需要堅持原則下的靈活迂回,更需要重大決策上的據理力爭。
2012年8月,王昌盛家屬赴南非探親,返程前的一周正值標行董事會材料整理分析的密集緊張期,相關的業績分析材料第二天就要發回總行決策參考,需要連夜撰寫完畢。等王昌盛撰寫完畢並對數據審核無誤發出后,已經凌晨三點了,返回臥室,妻子還沒睡,王昌盛一臉歉疚地說“標行的財務數據對我們行有重大影響,一定得分析清楚了,領導決策才有充分的依據,咱們不能關鍵時候掉鏈子”。
王昌盛在首席代表的帶領下,有效引導標行實施了“回歸非洲”戰略﹔推動標行管理層承諾採用股票回購的方式,解決了股權激勵對工行股份的稀釋問題﹔帶領團隊,先后完成了數十篇標行戰略會議材料分析、標行董事會材料分析等多個大型報告,為管理決策提供了有力依據。
不畏艱險 非洲業務拓展的“急先鋒”
非洲國家普遍存在社會動蕩不穩定、疾病橫行、交通極其不便利等等困難。王昌盛同志不畏艱險,克服種種困難,先后赴尼日爾、喀麥隆、貝寧、多哥、科特迪瓦、津巴布韋、馬拉維、坦桑尼亞、埃塞俄比亞、萊索托、尼日利亞、阿爾及利亞等十多個黑非洲國家拓展業務。
2012年11月出差馬拉維期間,王昌盛同志由於日程安排緊張,在返程的前一天出現了感冒和輕微發燒症狀。王昌盛帶病堅持了與企業的會談,推動多家企業把工行作為首選銀行。返回南非后的當天,由於馬拉維環境惡劣及疲勞過度,王昌盛高燒39.5度。
王昌盛通過不懈營銷,掌握了大量詳實、豐富的第一手資料,為有效開拓非洲市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先后成功營銷多個重點項目,與多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儲備了七大重點行業近百家重點客戶。
王昌盛同志還堅持理論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理論水平和專業素質。2004年,王昌盛同志順利通過全國注冊會計師考試,獲取“注冊會計師”全科合格証書﹔ 2006年開始攻讀博士學位,在國內主要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於2010年順利獲得了北京交通大學管理學博士學位,並被評為“高級經濟師”。
相關專題 |
· 百名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