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全國百名“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選活動

【創業創優】魏丕鄴事跡

2015年03月18日10:3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魏丕鄴事跡簡介

2013年2月,受共青團貴州省委委派,到天柱縣遠口鎮遠口村開展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這一干就是兩年。群眾的期盼,組織的信任,讓肩上擔負的責任更重了。在開展駐村工作兩年來,秉承了共青團沖鋒在前,甘於奉獻,勇於擔當的優良傳統,說實話,辦實事,言必行,行必果。在工作中勤於思考,大膽開拓,勇於創新,以敢說立信,以敢干樹威。駐村兩年來,放棄節假日,以5+2,白加黑的干勁,常年駐扎在農村,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帶領群眾共同致富奔小康。以務實的工作作風,贏得了群眾的認可和支持,也得到全村老幼的尊重。2013年駐村工作結束,全村按了200多個手印把魏丕鄴留了下來。2014年駐村工作結束了,群眾更舍不得他走了,全村群眾又按了近千個手印要把魏丕鄴留下來。

2013年、2014年,在團省委連續兩年的大力幫扶下,我們遠口村群眾實實在在得到了實惠,特別是遠口村新市片和遠洞片的村民。

遠口村是白市電站庫區移民大村,2013年初,我們搬遷到新場地,掏光了所有積蓄建好了住房,可接下來的日子怎麼辦,建房欠了一屁股債,要錢沒錢,人多地少,吃飯都成問題,除了外出打工,沒有別的辦法。2013年,團省委把丕業派到遠口鎮駐村,那時是新市村。他這一待就是兩年,到了2014年,五個村合並成遠口村,全村人口番了近5倍,他的工作量更大了,每天看著他忙碌的身影走村串戶,連續幾個月不回家,家中老人去世都沒能趕回去,一心為村裡的發展著想。餓了就在老百姓家煮碗面條或是啃一個自已帶的饅頭,渴了就在老百姓的水缸舀瓢水喝。剛開始大家都還以為省裡派他來只是走走過場,混個年把就回去了,可時間一長,我們都被他的言行感動了。

村裡人都記得魏丕業在村裡說得最多的是“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這兩句話。村裡老少知道他最喜歡吃土豆和面條,魏丕業是山東人,愛吃面食也很會做面食,村裡很多人都品嘗到了他做的面疙瘩、春餅、手擀面。村裡也都知道他是個急性子,看上去斯斯文文,做起事來風風火火,有能力、思路寬、懂政策、辦事公道、說話在理、為人謙虛隨和,老百姓都服他,村裡老少都管他叫魏哥,有的一家人爸爸管他叫魏哥,兒子女兒也管他叫魏哥。記得今年7月份村裡評貧困戶,實施精准扶貧。魏丕業和鎮干部、村干部分成四個組分別到新市片四個村民組去參加民主評議,結果隻有他去的那個組順利評議完畢,其它組簡直吵翻了天。

在村裡,他是有絕對的號召力,他就像一根火柴,一席話就能點燃我們的希望和干勁。在他的帶領下,我們因地置宜搞起了種、養殖,他提出了有限土地高效利用的思路,想辦法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產值,發展精品農業和特色農業,各個產業不是孤立而是相互依存,相輔相成。如今遠口村依山種、養殖,傍水做漁家。合作社、小企業、小農場辦得紅紅火火﹔荷花池立體循環種、養殖,養殖業和種植業循環發展,鄉村旅游規劃得井井有條。他設計的遠口一日游:遠口吳氏總祠—移民創業特色街—春暉鄉土記憶館—新市廻龍庵—葡萄溝—荷花池—草莓園—山羊谷—農家樂,村裡老少也是津津樂道。這些好多都是在他的努力下為遠口村要來的項目。

魏丕業在遠口村駐村的這段時間,在抓產業幫民致富的同時,也在想法改善村裡的基礎設施和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提升村民素質。為村裡修了水泥路、籃球場,為群眾免費體檢,辦起了農家書屋和移民創業服務社,建成了村級紀念館,組織村裡的年輕人在農忙時為群眾義務修理農機具,邀請省、州、縣專家為我們村裡的創業者進行創業培訓和專業技能培訓,成功舉辦了首屆農民廣場舞邀請賽(這是村裡自已組織的,有12個村的表演隊參加)。如今在村裡,兩三天見不到他人,就有蠻多人問起。

村民們覺得和魏哥在一起的日子過得很快,轉眼功夫他今年的駐村工作就要結束了,但是村民們都舍不得他,為村裡規劃、建設的產業剛剛起步,腦子裡剛剛被他理出來的思路還沒個頭緒,村民的小康之路才開始啟程,他們離不了魏丕業,因此今年遠口村群眾又按下密密麻麻的紅手印把他留了下來。為了遠口村的發展,群眾的利益,魏丕業又主動向組織申請繼續第三年駐村,他要與遠口村群眾一起再干一年,魏丕業向群眾承諾,群眾不脫貧,駐村不收隊。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高巍、秦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