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全國百名“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選活動

【崇義友善】蘇佳燦事跡

2015年03月17日16:1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蘇佳燦証件照

蘇佳燦,醫學博士,長海醫院創傷骨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副教授。這位當年的福建省高考理科狀元秉持著“崇義友善”之心報考二軍大,立志獻身國防醫學事業,拯救蒼生,呵護健康,用高超醫技和仁心仁術詮釋人民軍醫的大愛無疆。他克服強烈高原反應,跑遍4000裡青藏線,實施青藏高原首例“股骨微創內固定術”等一系列高難度手術。他投身汶川抗震救災,連續奮戰挽救生命。他成功救治104歲高齡的股骨骨折病人,術后4小時就能下床行走,延續一個家庭五代同堂的心願。他熱愛學生,把每一堂課當精品,勇奪全軍和上海第一個全國高等醫學院校教學比武競賽桂冠。他勇攀高峰、精益求精,潛心於戰創傷骨缺損研究,先后獲得10多項專利。他的仁愛、鑽研展現著“崇義友善”之光。

蘇佳燦工作照

蘇佳燦主要事跡

蘇佳燦,男,1976年8月生,中共黨員,漢族,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副教授,長海醫院創傷骨科主任。這位福建省高考理科狀元報考二軍大,立志獻身國防醫學事業,拯救蒼生,呵護健康,用高超醫技和仁心仁術詮釋人民軍醫的大愛無疆。他克服強烈高原反應,跑遍4000裡青藏線,實施青藏高原首例“股骨微創內固定術”等一系列高難度手術。他投身汶川抗震救災,連續奮戰挽救生命。他成功救治104歲高齡的股骨骨折病人,術后4小時就能下床行走,延續一個家庭五代同堂的心願。他熱愛學生,把每一堂課當精品,勇奪全軍和上海第一個全國高等醫學院校教學比武競賽桂冠。

他胸懷摯愛、醫術精湛,是一名服務軍民的好軍醫。2013年8月,他參加解放軍總后勤部專家服務團,跑遍4000裡青藏線進行醫療服務,常頂著腹瀉嘔吐、頭痛欲裂的高原反應,邊吸氧邊為患者做手術,邊給病人診斷邊給自己挂營養液補充體力。面對生命垂危傷員,在極其艱難條件下實施高原首例“股骨微創內固定術”。在長達3個小時手術中,忍著強烈的胸悶和頭痛煎熬,吸著氧完成手術,汗水浸透裡外衣服。他先后診治各種病症740余例,走一路培訓一路,將微創等實用技術傾囊相授,給高原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主動請纓,隨隊奔赴災區。20余天,他走遍醫療隊周圍的每個村庄,每天隻睡三四個小時,“救人”是他當時唯一的信念,手術、手術、再手術是他當時的實際寫照,他要與死神賽跑,他說:那時不敢睡、不想睡、不能睡,精神一直亢奮著,一切為了救人。搶救任務結束后剛回到上海,他還沒來得及停歇,就又擔任了抗震英雄劉東的主治醫師。抗震鋼鐵戰士劉東為了救戰友,自己被倒塌的屋子掩埋,救出來時已是重度擠壓傷,命懸一線。蘇佳燦為了挽救這位抗震英雄的生命,24小時吃住在值班室,100多個日夜、51次全院會診、30多次手術,終於成功搶救了英雄的生命。由於蘇佳燦在抗震救災中的突出表現,他被評為總后抗震救災先進個人和十大愛軍精武標兵。

他醫者仁心、敬畏生命,是一個科技創新攻關的攀登者。一名江蘇鹽城病人被鋼筋貫穿致命部位,輾轉十幾家醫院,在絕望中找到他,他一遍遍推擬手術方案,精准取出該患者體內鋼筋。家住虹口區104歲的陳奶奶,在家中滑倒致股骨骨折,沒有一家醫院敢手術治療。他義無反顧,經皮穿刺、微創開口,放置髓內釘……僅用20分鐘便成功完成手術,僅過4小時老人便能下床行走。老人兒女激動地握著蘇佳燦手說:“你創造了人間奇跡,保住了我們全家五代同堂的心願!”

他勤耕不輟、業績斐然,是一位培育英才的好導師。“做個好老師,可以帶出一大批好醫生!”他熱愛教學、熱愛講台,大膽採用多樣化教學手段,是學員心中“最喜愛的老師”,先后培養出近百名技術過硬、作風優良的合格軍醫,被評為總后十大院校教學標兵並榮立二等功。

他矢志不渝、潛心治學,是一位勇攀高峰的科學家。他潛心於戰創傷骨缺損研究,花費大量心血,先后獲得10多項專利。他以第一申請人獲得國家自然基金2項、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4項共計700余萬元﹔以第一或主要完成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發表SCI論文25篇,總影響因子達82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喬業瓊、秦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