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推進“新三化”是加強農村黨建工作的必由之路

趙軍

2014年09月16日15:1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隨著村“兩委”換屆臨近,為進一步了解農村的新情況,把握農村工作的重心,最近我到一些鄉村進行了蹲點調研。通過調查發現,隨著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陸續轉移到城鎮務工就業,留守兒童、空巢老人、閑置房屋、空心村屯等一系列問題讓人對未來農村的發展擔憂。在這樣的新形勢下,如何做好農村基層工作,如何建立服務型黨組織,如何讓黨員干部在農村發展中發揮出應有作用,都成為當下農村黨的基層政權建設必須破解的難題。為此,我們從克山全縣14個鄉鎮中各抽取一個非城(鄉鎮)郊村進行了更大范圍的調研,調研對象涉及8282家農戶、32 763名村民和792名黨員。在此基礎上,又對北聯鎮新興村的新農村建設情況進行了深入剖析,借以尋求農村發展對策。

“三個現象”制約了農村發展和黨建工作

當前,農村普遍存在的“三個現象”,對農村發展和黨建工作構成了瓶頸因素。

一是“兩多兩少”現象制約著農村黨組織領導發展的實際效能。所謂“兩多”,即外出務工就業人員多、留守人員“老小病弱”多。在調查的14個村中,外出人員佔總人口的72.8%,“老小病弱”的留守人口佔在家人口的39.9%。所謂“兩少”,即學齡兒童少、青壯年勞動力少,分別佔比47.56%、15%。目前,在村的青壯年勞動力主要是村干部、村醫生、村小學教師、種養殖戶。青壯年勞動力外流,造成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人力資源匱乏,導致發展動力嚴重不足。

二是“兩閑兩散”現象制約著公益事業發展和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所謂“兩閑”,即房屋閑置、崗位閑置。被調查的14個村中,房屋的閑置率平均為65%,最高的村達到86.1%。由於外出人員過多,造成工作崗位閑置,一些村甚至出現了“用工荒”,“務工補工”崗位沒人願干,電工、自來水管護等公益崗位無人可用。河北鄉新建村共有九個自來水井房,因為選不齊看管人員,最后連腦血栓后遺症患者都用上了。所謂“兩散”,即村民居住散、黨員分布散。有的村外出務工黨員佔到黨員總數的60.1%,而且外出務工黨員又分布在不同的城市和鄉村。這種現象的出現,嚴重制約了當地的新農村建設,也給服務型黨組織的建設增加了很大難度。

三是“兩歸兩缺”現象制約著村屯發展整體規劃和黨員干部隊伍建設。所謂“兩歸”,即外出人員回村方式有“候鳥式遷徙”和“無序回巢”的特點。前者一般集中在春節期間回村,約佔外出人口的7%∼32%之間﹔后者的統計難度比較大,一般推測約為14%。這就意味著,每年約有1/7∼1/3的外出人員或季節性或不定時地流動回村,其流動性與波動性給村屯規劃、建設和發展增加了許多不確定因素。所謂“兩缺”,即入黨積極分子缺乏、后備干部缺乏。由於有近2/3的農村人口常年在外,優秀分子大都包含其中,使得黨員干部隊伍建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導致一些村“發展黨員缺苗子,選拔干部范圍窄”,隻能“矬子堆裡拔大個兒”。

“三個現象”出現的基本原因

通過對調研情況的分析,我認為有這樣幾個原因比較典型:

一是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為農村剩余勞動力進入城市創業、就業提供了空間和可能﹔而在外打工的收入通常高出在家務農的五倍,自家的承包地轉租之后還有一部分收入,人們更樂於選擇外出務工。

二是隨著大型農業機械得到普遍運用,土地規模經營不斷加速,從而解放了勞動力,為農民外出務工提供了基礎和條件。

三是由於大多數農民還沒有真正掌握一技之長,外出務工的就業渠道單一,導致外出務工人員不斷更換務工地,失業之后又頻繁返鄉。

四是目前村干部工資偏低、工作難度很大,從而導致后備干部補充難、現職干部流失嚴重。

推進“新三化”是實現農村黨建工作提檔升級的關鍵

面對外出轉移勞動力過多給農村建設帶來的諸多不利影響,如何切實加強農村黨建工作,從而更好地為農村的發展服務,需要我們進一步轉變工作思路。從克山的探索實踐看,推進農村“新三化”建設(建設城鎮化,生產規模化,管理社區化),是破解當前農村發展和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難題的有效途徑。

一、合理撤並村屯,加快農村“城鎮化”建設步伐,將農村人口向中心村集聚。由於外出人口過多,許多農村的供水供電、就醫入學都成了難題。幾戶村民用一眼機電井的成本過高,而用一台供幾百戶村民使用的變壓器電損大、電費高,類似情況非常普遍。調研中發現,有的村連一個食雜店都沒有,因為在家的村民少,消費能力低,開店不掙錢,導致村民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都必須上鄉去縣購買,十分不便。特別是一些留守老人、兒童及身體病弱人員,需要照顧和服務,迫切需要對現有資源整合利用。例如,我縣河北鄉新建村有10個自然屯,佔地3955畝,其中第九村民組隻有9戶村民、22口人居住,住宅面積為320畝。如果對該村民組進行撤並,可以復耕或規劃建設用地320畝。進一步說,如果把全村10個自然屯撤並9個,建成一個中心村(社區),佔地2000畝就可以了,淨省1955畝宅基地﹔如果加以復耕,按400元/畝承包費計算,年收入近80萬元﹔如果保留原有用地,也可以招商辦企業。另一方面,集中建村后,基礎設施建設既可省錢,又能上檔次。通過撤並村屯,可以節約大量土地,增加村集體收入,並且可以減少村級組織的運轉經費,為提高村干部工資待遇創造條件。例如,我縣北聯鎮新興村在“撤並村屯”上先行了一步,現已撤並三個自然屯,復墾耕地585畝﹔新建標准住宅126處、別墅式住宅131棟﹔通過“三個一點兒”,即村集體補一點兒、原來房屋宅基地賣一點兒(村集體收購)、農戶掏一點兒的辦法,新建多層住宅樓四棟,解決了192戶村民的集中居住問題,現已入住110戶,初步實現了農村城鎮化。

二、有序流轉土地,加快生產“規模化”建設步伐,將農村人口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有序流轉、規模經營”是推進城鎮化的最佳選擇,也是農村發展的必由之路。從調查結果看,凡外出務工人員較多的村屯,都是土地流轉快、規模經營好的地方。在這些村屯,村民的土地大都流轉給了種田大戶或者加入了合作社,有的村全部土地被一兩個種田大戶包種。在有大型農機合作社的村,合作社不僅吸收本村村民以土地入股,由於作業能力強,往往還吸收了外村乃至外鄉及鄰縣的土地。北聯鎮新興村共有耕地21 300畝,全部由村集體領辦的合作社統一耕種,同時還耕種了政治村、聯發村等鄰村耕地36 500畝。除臨時雇工外,該合作社耕種5萬多畝地僅用了39人(含村干部6人)。在生產上推進規模化,最直接的好處有三點:一是減少耕地浪費。以北聯鎮新興村為例,該村集體領辦的合作社今年規模經營土地為57 800畝,由於規模經營減少了塹溝、邊界等耕地浪費,又增加耕地1300畝,為村集體年增收52萬元。二是加快現代農業進程。規模經營使連片種植、科學管理、生態農業等理念變為現實。從我縣情況看,馬鈴薯規模種植面積達45萬畝,馬鈴薯種薯企業達到七個,為創建馬鈴薯“種薯之鄉”奠定了基礎。三是解放勞動力。從抽樣調查的14個村看,各村以前都是靠勞動力種地,現在由於實現了機械化,所以出現了85%的勞動力到外地務工就業的局面。為此,應通過鼓勵能人創辦專業合作社、集體創辦農機合作社、種田大戶流轉土地等方式,加快推進農業生產的規模化,盡快走上現代農業的發展之路。

三、切實轉變作風,加快管理“社區化”建設步伐,實現農村社會治理的現代化。過去,村“兩委”的主要職能是組織群眾的生產生活,現已轉變為重點搞好服務,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未來農村的管理和服務,重心應放在為留守村民服務上。隨著農村人口的銳減,合並村屯、打造“城鎮化社區”、推進農村治理的社會化已漸成必然趨勢。在抽樣調查的14個村中,目前除了村級活動場所和村小學外,很少見到正規的衛生所,就更不用提超市、幼兒園和托老所等場所了。而調查又顯示,“老小病弱”佔在村人口的39.9%。如何對這個群體進行照顧?除了社會化的管理,恐怕很難找到更好的服務途徑。因此,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就應該從健全管理和服務體系上尋找突破口,強化服務功能、手段和措施。一是強化服務體系建設,健全縣鄉村三級服務網絡,把便民、代辦、服務等落到實處﹔二是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把鄉鎮和中心村屯納入建設體系,實施管理,統籌種植、養殖、服務等相關產業,為農村發展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和布局,打造鄉鎮和中心村兩個級別的“社區”﹔三是發展農村公益事業,以中心村屯為集聚地,加強新農村建設,發展公益事業,推動農村社區化管理,把社區衛生所、活動室、閱覽室、托管、物業、幼兒園、托老所等納入農村治理社會化范疇,讓農村留守人員享受到城市社區的“待遇”,切實把農村建設成“功能完善、環境宜居、社會和諧”的新型家園。

(作者系中共克山縣委副書記、縣長)

(黑龍江《黨的生活》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王金雪、秦華)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