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借水行船”的“鄉土學院”

——依蘭縣農村實用人才培養活動側記

見習記者 王宇萌

2014年09月16日15:0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依蘭縣團山子鄉副鄉長張利前段時間格外忙,除了日常工作要處理,全鄉17個村前來報名參加農業技術培訓的人員絡繹不絕。張利既要根據報名農民的所需安排課程,還要組織學員去哈爾濱參加培訓。

“村民的學習熱情非常高,因為真能學到有用的東西,甚至能改變人生方向。”負責組織農業技術培訓工作這兩年,讓張利感觸頗深。而團山子鄉農民這種高漲的學習熱情,只是依蘭縣農村實用人才培養活動的一個縮影。

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本土人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如何在缺乏優質教育資源的地區進行農村實用人才培養,著實是一個難題。2012年3月,幾經調查研究,依蘭縣委組織部決定利用現有條件,在“借水行船”上下功夫。

聽說依蘭這兩年“借水行船”的成效顯著,近日,記者走進這個三山聚首、四水交匯的熱土一探究竟。

在產業園區辦“學院”

兩年前,隨著產業項目轉移的不斷加速和產業園區經濟的迅猛發展,依蘭縣面臨著兩大難題:一方面,企業對熟練掌握操作技術的工人需求量很大,卻總是招不足名額﹔另一方面,因為沒有一技之長,許多富余勞動力找不到工作,整天在村裡閑逛。

在這個背景下,依蘭縣委組織部整合產業園區的培訓資源,集中力量,定期與企業溝通情況,及時掌握用工信息,通過免費崗前技術培訓,吸引農民參加。他們試圖讓每個鄉土人才掌握一兩項就業技能和致富本領,並使已從業人員的技能得到提升,從而實現“培養一人、就業一人”的目標。通過“訂單培訓、工學交替、頂崗實習、產學互動”等方式,一批批脫離土地的農民“華麗轉身”為新型產業工人。

依蘭縣宏克力鎮珠山村村民葛偉,原來只是一個以土地為營生的農民。去年3月,他參加了依蘭縣在產業園區舉辦的“企業鄉土學院”維修電工培訓班后,被中煤龍化公司聘為電工。如今,他已成為電工班班長,月薪2600元。

來自依蘭鎮朝陽村的叢慶,原來是華潤雪花啤酒(依蘭)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工人,當時月薪隻有1500元左右。去年,他參加“企業鄉土學院”酒類釀造技能培訓后成為一名技工。由於刻苦鑽研、技術精進,他現在月薪已經漲到3500多元。“技工和普工相比,差別還真挺大的。”叢慶笑著說。

據依蘭縣委組織部干部人才科科長高佔葵介紹,兩年來,通過“企業鄉土學院”舉辦技術培訓班六期,培訓技術工人328人次,全都成了用工單位爭搶的“香餑餑”。“我們廠有20多名員工參加了培訓,現在都是生產線上的主力。” 潤實紅菇娘公司經理梁忠義贊不絕口。

在高等院校辦“學院”

對於許多農民來說,大學是個令人神往的地方。與高考中勝出的大學生不同,農民到大學校園接受實用人才培訓,不僅是為了圓夢,更多的是為了解決生產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他們對求知解惑有著強烈的渴求。

道台橋鎮一心村村民解本偉家有八畝地。多年來,這些地的年收入也就兩萬元左右,僅能維持溫飽。他雖然致富心切,卻苦於不懂得農業新知識、掌握不到農業新技術。去年,聽到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班招生的消息后,他興奮地對家人說:“可以到大學參加免費技術培訓,真是天上掉餡餅了。別說不收錢,就是收錢我都得去!”

解本偉所說的“天上掉餡餅”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自2012年5月起,東北農業大學兩名干部相繼到依蘭縣挂職副縣長。依蘭縣委組織部經過與挂職領導溝通,決定以高校為依托,以農民需求為導向,選拔農村優秀人才到大學參加非學歷培訓,通過培養一批留得住、用得上、情況熟、干得好的新型農民,讓他們在發展壯大自己的同時,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從而蹚出一條縣裡出資、高校培訓、農民受益的鄉土實用人才培訓新路子。

學員參加一次培訓,800多元的學費、住宿費全部由“學院”支付。同時,依蘭縣委組織部還從專項培訓資金中撥出一部分獎勵學員,提高學員的學習熱情。

三道崗鎮寶山村黨支部副書記田偉成剛剛參加完今年3月在東北農業大學舉辦的培訓班,對培訓的內容記憶猶新。他告訴記者,培訓內容包括畜禽養殖,玉米、蔬菜種植,經營與管理等。其中,僅蔬菜種植就包括辣椒、西紅柿、黃瓜、豇豆、西蘭花五種﹔培訓形式則包括專家講座、現場指導、農業示范園觀摩等等。

如此豐富的培訓內容,是根據村民填寫的900多份調查問卷設置的。“我們以前也組織過很多培訓,但如何搞好培訓卻是個難題。”高佔葵說,從去年開始,借助問卷調查推出“菜單式”培訓,“把‘菜單’送到每個村屯和全縣九個鄉鎮的大學生村官手中,讓他們把農民的需求反饋上來,我們再通過統計問卷結果調整培訓內容”。

依蘭縣委組織部和東北農業大學開展的“菜單式”培訓效果如何呢?

“兩年來,已經組織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班45期,累計培訓鄉土人才22 500余人次,培養農民技術人員2200多人次。”依蘭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鐘兆斌給出了答案。他說:“通過農村實用人才在主導產業開發及農產品經營中發揮的作用,全縣已經創辦了江灣有機谷子種植合作社等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30家,帶動5000個農戶入社,全縣‘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農業產業格局已經初步形成。”

在田間地頭辦“學院”

在團山子鄉百興村,一片由300多棟水稻育秧大棚構成的園區格外引人注目。這片育秧大棚的主人是該村村民郭君。

郭君初中畢業后就去外地打工,有了一定的原始積累后回到家鄉跑運輸,近幾年又種起了水稻。回想起自己的奮斗經歷,郭君一直感謝依蘭縣委組織部、哈爾濱技師學院聯合舉辦的“新農村、新青年”送職教下鄉暨青年致富帶頭人培訓班。他說:“當時培訓班就設在村上,上課方便。所以,我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參加了。”第一天課程結束后,當時還在跑運輸的郭君就被激起了新的創業沖動,開始琢磨著如何在土地上實現自己的致富理想。

“培訓班的課程並不是想象中的‘老師照本宣科,學生一臉茫然’,而是更直接、更能結合實際的現場手把手、面對面教學。有時,老師還會請來當地的村干部講做法、談體會,我們不僅聽得懂,也愛聽。”郭君說,每次上課他都會問這樣那樣的問題,回家后認真整理筆記。

這樣的培訓班結束后,“郭君”們到底學到了什麼?

“這麼說吧,沒上培訓班之前,我覺得種水稻沒啥難的,不就是種嗎,根本沒什麼科學種植的概念。經過培訓我才知道,如何利用大棚培育秧苗,才能既縮短稻苗生長期,又提高成活率。這樣,育秧成本就能降下來,還能出售秧苗,可以說‘錢’途無量。”郭君一臉興奮地說。

據高佔葵介紹,依蘭縣和東北農業大學建立合作關系后,借著這股“東風”,他們又和省、哈爾濱市的一些農業技術專家牽上了線。依蘭縣委組織部自2012年3月開展送職教下鄉培訓活動以來,在全縣設置了9個教學工作站、36個授課點、78個學制班,邀請省內知名專家學者到設在村上的課堂授課,共開設種植業、養殖業、農村經濟管理和農業機械化等四門課程。兩年來,為5000多名農民進行了免費培訓。

除了請來的老師,課堂上還經常活躍著“土專家”的身影,劉玉財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山東大潤發牧業依蘭分公司經理,也是一位養牛高手,每年的肉牛出欄量都在5000頭以上。劉玉財告訴記者:“縣委組織部邀請我給農戶們講課。我想,咱富裕了,也不能忘了鄉親們。但讓我沒想到的是,上課還給我帶來了意外的收獲。”劉玉財高興地說,“給大家講完課,鄉親們非常信任我。肉牛出欄后都寄存在我這裡統一銷售。這下,養殖戶的牛不愁賣了,我也能和商家談個好價錢,真是互惠互利。”

“隨著形勢的變化,農村實用人才培養活動還會遇到新問題,還會出現很多需要不斷改進的地方。但隻要群眾滿意、百姓受益,無論有多少困難也要堅持下去。畢竟,有人才的地方才會有希望,有人才的地方才會有明天。”依蘭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鐘兆斌滿懷信心地說。 

(黑龍江《黨的生活》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王金雪、秦華)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