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昕
曾幾何時,“泥腿子”還是基層干部的形象代言人,稱呼之中暗含著譏諷和輕視﹔而現如今,“泥腿子”干部卻成了群眾公認的最美基層干部。因為,在人民群眾眼裡,“泥腿子”干部比“車輪子”干部更接地,情感距離近﹔“泥腿子”干部比“書袋子”干部更直白,說話聽得懂﹔“泥腿子”干部比“好面子”干部更務實,百姓信得過……“泥腿子”,已成為群眾贊美基層干部的最佳口碑,成為群眾辨識和判別最美基層干部的特殊標記。
“泥腿子”出自底層,鄉土情重。基層干部大都“土生土長”,深知“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的道理。他們不會這山望著那山高,在哪裡工作就會在哪裡扎根,樂其山、愛其水、敬其民,以在本土工作為勉,常存“愧對江東父老”之憂,常懷“羊羔跪乳”之恩,堅定報效家鄉之志,勤修為民服務之心。基層干部的“草根”情結與生俱來,吃農家飯、飲鄉井水、喝村釀酒,不會水土不服﹔坐小板凳、聽刺耳話、受冷臉色,不會感覺掉面子﹔走泥巴路、進茅草屋、到村入戶,不會嫌貧愛富,不拿自己當“官”,能和群眾交友。基層干部對農村有特別情愫,不羨慕城裡的月光,但留戀田園風光,寄情鄉土之中,樂於親近群眾,家家戶戶都跑遍,男女老幼一口清,一路一橋記在心,一枝一葉總關情,鄉情村景如數家珍,社情民意了如指掌,天天在一線,接觸零距離。
“泥腿子”腳踏實地,耕耘不輟。在人民群眾的字典裡,“泥腿子”是吃苦耐勞的代名詞。“人勤地生寶,人懶地生草”。群眾敬重的正是基層干部不畏辛勞,“五加二”、“白加黑”,不分寒和暑﹔風裡來、雨裡去,哪裡危險哪裡堵﹔群眾的難事煩事和急事,事事關心,百姓的哭聲呼聲與心聲,聲聲入耳﹔時刻把群眾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個人酸甜苦辣從不放嘴上,同甘苦、共患難。在人民群眾的心目中,“泥腿子”是埋頭實干的同義詞。“下地一身汗,出水兩腿泥”。群眾由衷敬佩基層干部真抓實干,到實地、知實情,自己不懂先實踐﹔辦實事、說實話,不吹喇叭不浮夸﹔出實招、求實效,不圖出名和挂號﹔動真格、敢碰硬,吐個唾沫就是釘,用行動當表率,拿實干做示范。在人民群眾的定義中,“泥腿子”還有守土負責的潛台詞。“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群眾尤其敬仰基層干部守土盡責,在一個地方就對一個地方的人民和長遠負責,群眾受窮心不安,發展落后心有愧,招商引資跑斷腿,爭取項目磨破嘴,千方百計謀發展之策,想方設法辦利民之事,為官一地,努力造福一方。
“泥腿子”出泥不染,本色清香。群眾之所以欣賞“泥腿子”,是因為基層干部像泥土一樣純朴。泥土品質,自然雕飾。不穿皮鞋、不打領帶,穿著普通不重品牌﹔對上不媚、對下不威,公道正派心直口快﹔不講排場、不走過場,處事低調為人實在﹔懂方言,說鄉音,見到群眾能交心,有正氣,無驕氣,一視同仁都服氣。基層干部像土地一樣厚重。坤厚載物,德合無疆。職位雖低但境界不低,身處基層,胸懷大局,牽挂一方平安,心系萬家燈火﹔平台雖小但作為不小,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管天管地管空氣,生老病死管到底,事無巨細,親歷親為﹔條件雖差但擔當不差,止上訪,抓拆遷,急難險重沖在前﹔婆婆嘴、豆腐心,調解沒有難念的經﹔仰臉笑解群眾怨,俯身還作“老黃牛”。基層干部像泥土一樣芬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始終牢記自己來自群眾,植根於泥土之中,以群眾為師,保持艱苦作風,以先輩為鏡,弘揚泥土精神。不求榮華富貴,隻求人生無悔,不要金杯銀杯,隻要百姓口碑,不圖金錢地位,隻為百姓欣慰,潔身自愛永葆平民本色,品端行正散發泥土清香。
“泥腿子”,黨的群眾路線的忠實踐行者,革命優良傳統的繼承者,新時期好干部的宣言者。“泥腿子”,人民群眾打心裡佩服的“當家人”,人民群眾眼中永不褪色的風景線。
相關專題 |
· “我看基層干部”征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