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辦民俗戶,游客來了先盡著村民﹔險村搬遷,帶頭拆自家新房﹔發展新業,自己先試為村民探路 ——

草帽書記

於麗爽

2014年08月11日09:58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草帽書記

“草帽書記”彭興利和村民聊天了解民意。邢靜攝

周六,懷柔區喇叭溝門滿族鄉中榆樹店村人來車往。午飯點上,一撥游客停下來,准備找家民俗戶吃飯。臨街路邊有家小院,門口干淨敞亮,往院裡一望,菜地裡又是黃瓜又是西紅柿,很是誘人。游客們正要進去,門裡一位大叔迎出來。

“您先去別家看看,條件都比我這兒好!”笑容很誠懇。

別處都恨不得把客人往家裡拽,這家怎麼往外趕?游客們一頭霧水。等到了別家坐下一打聽,主人笑了:“您說那家,是我們書記家。趕您那人,是我們村支書!”

這位村支書名叫彭興利,今年52歲。

讓 客

喇叭溝門滿族鄉,是北京最北的鄉鎮,有北京的“北極村”之稱,鄉政府距離懷柔城區有90公裡。中榆樹店村還在鄉政府西邊4公裡,全村100來戶256口人,是鄉裡的中等村。過去產業一直以種養殖業為主。

近些年,去壩上草原和白樺谷的游客越來越多。中榆樹店村守在去往白樺谷的必經之路上,每到周末,看著穿村而過的游客,彭興利就琢磨:“這些客人,隻要留下三分之一,咱村就能掙錢!”

說干就干。2011年,中榆樹店村開始整治環境:清理柴火堆雜物堆,騰出地方種花種草﹔主街兩側統一粉刷,建成文化牆﹔道路兩側栽植白樺樹、饅頭柳、國槐、油鬆等,還修上了健身公園、文化廣場、環河木棧道。

2012年6月22日,喇叭溝門滿族風情節開幕,中榆樹店村借勢迎客。

彭興利家和其他33戶村民一起,成為首批民俗戶。

彭興利家就在主街上,門口收拾得干淨敞亮,院裡窗明幾淨,尤其院當間那塊菜地,應季蔬菜青翠欲滴,很多游客看見了就不想走。可隻要彭興利在家,一有客人來,他先往外推:“您先去別人家看看,條件都比我這兒好!”

一回兩回,次數多了,媳婦不樂意了:“咱家也是有執照的民俗戶,裝修沒少花錢,你老把人往別人家送,咱家這生意還做不做了!咱這投資不就打水漂了?”

“我是書記,不能跟大伙兒搶,有錢得先盡著大伙兒掙。”彭興利跟妻子解釋,“等將來村裡越做越好,人越來越多,咱家照樣有錢掙!”

憑借喇叭溝門優良的生態環境和滿鄉特色,中榆樹店村的民俗旅游果然生意紅火。當年,全村民俗旅游收入90萬元﹔2013年,130萬元,全村人均年收入一下提高到1.75萬元。

“第一年掙了一萬六,第二年純收入五萬八,今年10萬元也打不住!”民俗戶、今年62歲的彭明蘭笑得合不攏嘴,“過去種地,干這干那,也沒掙著這些錢。前半輩子的錢,都讓這兩年掙了。”

同是民俗戶,別人家收入翻番長,可彭興利家一年才收入兩三萬元。

“興利不容易。”彭明蘭說,彭興利兼著村裡旅游合作社理事長,一有咨詢電話先打到他那兒,每次他都把客人介紹到別人家。

如今的中榆樹店村越來越名聲在外,今年又有十五六個在外打工的年輕人返村,裝修房子捯飭小院,開民俗戶。

拆 房

走進中榆樹店村,但見新民居整齊劃一,家家灰牆紅瓦小門樓,喜慶氣派。2011年之前可不是這樣。

地處深山區,中榆樹店村的老宅大多是老石頭垛的,很多建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大梁檁子椽子有些都爛了,修都沒法兒修,漏雨很常見。一到汛期,村干部的心就提到了嗓子眼兒。尤其下雨,彭興利第一個往孤寡老人家跑,生怕房子塌了傷著人。光靠村民自己,很多家都蓋不起新房。

2009年,險村搬遷的政策東風吹進了喇叭溝門。列入計劃的村,政府一人補貼1.8萬元,拆舊建新。彭興利也想抓住這次機會,可到鄉裡一問,中榆樹店村暫時不在計劃之內。錯過這次不知還得等多久,彭興利不想等,一趟一趟往鄉裡跑。知道他的倔勁兒,鄉裡帶他找區裡。

“拆遷可是個大事兒,工作難干著呢,你干得了嗎?”區主管領導不放心。

“他干得了,這麼多年了,鄉裡什麼事兒放他們村,沒有干不好的!”鄉領導拍胸脯。

當年10月,中榆樹店村整建制建新村的項目批下來了。沒想到,竟然有不少村民反對。

“我拆他不拆,最后新房蓋不起來怎麼辦?”

“我們家房子才蓋了幾年,按人頭補貼,太吃虧!”

“孤寡戶一家一口人,補的錢根本蓋不起房!”

好賴話都沖著彭興利來了。要解除大家的顧慮,先得制定出一碗水端平的拆遷政策。黨員會、代表會、戶主會,頭一個月,彭興利天天組織開會,大家說問題,提建議,彭興利帶著兩委班子一條一條研究解決。

家裡一口人的,一戶補貼3.2萬元﹔非農戶國家不補,村裡一間房補一萬元﹔兩年內蓋的新房,一次補貼5萬元﹔塑鋼門窗的、全磚房的,視情況補貼……最終,村集體出資500萬元,保証每一戶村民都能蓋新房。

拆遷政策一確定,全村89套院子,隻用了兩個月全部簽訂拆遷協議。

可到了真要拆的時候,全村人又開始觀望,不肯先拆。

彭興利帶頭,先把自己家的房子拆了。

彭興利家的房子可是當時全村最好的,一套紅磚砌起來的四合院,正房四間,南房五間,東西廂房各兩間,用的水泥鋼筋都是最好的,門窗都是塑鋼的,而且,才剛住了兩年。為蓋這處新房,彭興利養牛攢下的20萬元都花了。

書記家的房子都拆了,村民也不再觀望了。短短一個多月,全村基本拆平。2010年2月18日,正月初五,中榆樹店村新村建設正式啟動。2010年11月15日,中榆樹店全村喜遷新居,創造了當年拆遷、當年建設、當年入住的奇跡。全村不分貧富,都住上了安全敞亮的新房,從此遠離泥石流。

彭興利家現如今的房子,卻成了村裡最普通的。

探 路

作為農村干部,最大的壓力就是發展產業,帶領群眾致富。

2000年前后,懷柔區出台政策鼓勵區域養牛。鄉山區辦主任跟彭興利關系不錯,送給他一本小書《中國養牛大縣蒙城》,書裡說,蒙城縣發展秸稈養牛走上了致富路。彭興利眼前一亮:咱村一直種棒子,秸稈有的是!

這之前,中榆樹店村的產業是玉米制種。玉米抽穗的季節,天不亮就得起來掐穗,不然太陽出來花粉散了,種子就不純了。辛苦不說,而且看天吃飯,收成沒保障。彭興利早就惦記著找別的出路。

可一聽說要發展肉牛養殖,很多村民還是犯怵:咱沒養過牛,萬一賠了怎麼辦!

彭興利決定自己先試試。2000年,他懷揣包地掙的5萬塊錢,到河北豐寧拉回來19頭牛犢。“村裡人都看著我呢,這回要是把牛養成了,咱村就能蹚出一條致富的道兒。”他給心裡忐忑的媳婦兒打氣。

那年運氣真不錯,牛犢半年就出欄了,一算,淨賺7萬元。當年,就有12戶村民也開始養牛。

可牛犢育肥一次性投入太高,一般家庭承受不起。彭興利在村裡建起兩個養殖小區,發展集體養殖,母牛、牛犢一起養。高峰時,存欄400多頭,能安置20多個村民就業。人送彭興利一個雅號:牛書記。

2002年,村集體貸款60萬元擴大養殖規模。聽說山東菏澤的魯西黃牛好,一下子進了200頭。

沒想到這次搞砸了。菏澤地區潮濕,喇叭溝門干冷,魯西黃牛來了不適應,養了一年零兩個月,一天五六斤料喂著,不但一點兒膘沒上,還死了30多頭。

彭興利急了。原本自己家養了70多頭牛,他一下賣掉50多頭,騰出精力來,專盯養殖小區。一有空,坐上公交車,河北大廠、壩上、三河,養殖場、牛市,到處打聽到處看。一趟、兩趟、三趟……終於,大廠一家養殖場同意收購魯西黃牛,同時送來牛犢,由他們育肥。幾茬兒牛犢出欄,養殖小區總算緩了過來。

中榆樹店村的肉牛養殖到2003年達到高峰,因為養牛,當年全村人均收入8000元,排在全鄉15個行政村的前列。

2006年以后,因為利潤下降風險又大,中榆樹店村退出了肉牛養殖。隨后幾年,彭興利又帶著村民嘗試種植京白梨、太平果、樹莓等發展特色果品產業,直到2012年民俗旅游成為村裡的主導產業。

本 色

彭興利當中榆樹店村的村支書24年了。

母親雙目失明、父親有殘疾,作為家中長子,彭興利14歲就輟學進生產隊干活,挑起家中大梁。他的童年記憶裡最深刻的就是飢餓和貧窮。挨餓時,鄉親們接長補短的送吃的用的,他銘記在心,希望有朝一日能回報這份恩情。

18歲當副隊長,21歲任村主任,28歲書記主任一肩挑。“大伙兒選我,就是盼著我能找條致富的路,讓全村人都不再受窮。”彭興利說。這麼多年,他做什麼都基於這樣一個信念:要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

新農村建設以來,道路硬化、上下水改造、修登山步道,村裡的工程項目不少,隻要是村民能干的活兒,彭興利都跟施工隊說好,必須留給村裡人干。

“哪個施工隊不愛用自己的人?可到我們村不行,書記說了,想干我們村的活兒,就得用我們村的人。”村民彭明福說。以前外出打工,離家遠,開支還大。這幾年好了,在村裡就有活兒干。男的干工程一天100多塊錢,女的在家搞民俗,都有錢賺。“這兩年,家家戶戶門房噌噌都起來了,連賣東西的都愛來我們村,不愁賣!”

村干部就像泔水桶,酸甜苦辣都得往裡裝。這些年,吃苦受累、被誤解、被埋怨,彭興利也有心生退意的時候。“村裡這點事兒,想干好忒難了。”一次,聽說興利這小子想撂挑子,村裡的老人一起找到他:“都指著你吃飯呢,不干也得干!”這份信任,激勵著彭興利走到今天。

而他,也始終保持著農民本色。

“快瞅瞅,興利又開著‘大奔’來了!”每逢鄉裡開會,彭興利和他的“專車”都是一道風景。

這輛鄉親們嘴裡的“大奔”,其實是輛四輪農用車,還是2000年時,彭興利花4500元買的二手車。10多年來,它成了村裡的公務用車,彭興利外出開會、辦事,經常開著它。遇到村民家農忙、急用,彭興利隻要在村裡,隨叫隨到。可油費、維修費,他從來沒用村裡報銷過一分錢。

如今,農村人富了,穿著打扮也越來越講究,西裝領帶、皮鞋錚亮的不在少數。可彭興利永遠是一頂草帽,一身染了草漬的舊衣服,一雙不怕踩泥蹚水的鞋子,忙碌在田間地頭、大街小巷。

“書記,你都上報紙、上電視了,也穿得好點兒!尤其你那草帽,趁早摘了它!”村民看不過眼,時不時說他。

“咱就是個農民,下地干活兒,穿成這樣方便。”彭興利笑了,“我打扮得再好也不如咱村干淨漂亮來得重要。”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楊麗娜)
相關專題
· 地方要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