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光東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美好的藍圖、優質的絲線,如果離開了基層干部這根“小針”,都將淪為一紙空談。基層干部“針眼”雖小,卻能容下無數惠民政策﹔“針尖”雖小,卻能穿透無數民憂民困。老百姓之所以信任基層干部,就是因為他們用一針一針的堅守,繡出了民生“大圖”。
“小針”裡有“大理論”。基層干部是黨的先進思想理念、方針政策的“播種機”,是民聲民情的“收音機”。如何將上級的高深理論翻譯成群眾語言,如何將群眾的真實呼聲轉換成決策之源,考驗著基層干部的理論素養與“地氣指數”。要想當好“翻譯家”,基層干部就必須具備兩套“語言系統”,一方面,要緊跟黨的理論前進步伐,及時掌握上級的最新精神﹔另一方面,要用喜聞樂見的大白話宣傳、發動和組織群眾,刻錄民意的“原聲帶”。
“小針”裡有“大實事”。基層干部是務虛與務實的“融合劑”。張家村的土路坑坑窪窪,下雨一身泥﹔李家庄多年沒有村集體收入,窮得叮當響﹔“釘子戶”老王家對拆遷補償有怨言﹔小楊家為了“傳宗接代”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王氏家族與李氏家族因為村裡換屆斗得不可開交,等等,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卻都事關群眾切身利益,都是關系基層穩定發展的“大實事”。面對這些,基層干部必須實打實,虛頭巴腦,疲於應付,群眾是決不答應的。工作中有哪些得失,需要“回頭看”,需要總結經驗,務虛是升華工作的必需步驟。
“小針”裡有“大境界”。基層干部是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的“堅強者”。基層干部的生活很艱苦,他們處在城郊邊緣、小鎮村寨甚至深山老林,交通還不夠發達,購物、看病、子女教育還不夠便利,待遇保障還不夠高。基層干部的精神世界很艱辛,他們肩上扛著一沓沓厚厚的“軍令狀”,上級考核要名次,地區發展要速度,群眾滿意要民生,急難險重任務面前,“白加黑”、“5加2”是工作常態,辛辛苦苦一輩子,到頭來提個副科就心滿意足,有的甚至退休時還是個科員。
“小針”裡有“大原則”。基層干部是現實利益與黨性原則碰撞的“堅守者”。基層巴掌大,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即使彼此不認識,也會拐彎抹角扯上關系。基層干部手中雖然沒有大權大利,但卻往往手握最終“裁判權”。姨家的孩子入學擇校要指標,姑家的表哥違反交通規則想擺平,舅家的表妹想入黨優先推薦,老同學到窗口辦理審批手續想走捷徑。一頭是私情,一頭是黨性。倘若不為七大姑八大姨開后門,就會背個不通人情的“罪名”,到頭來甚至眾叛親離﹔倘若為了私情失了原則,就會給黨抹黑,群眾就會有意見,開展工作就會阻力重重。
相關專題 |
· “我看基層干部”征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