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為誰辛苦為誰甜

桑德春

2014年08月07日15:1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有人說鄉鎮工作是“上面千條線,下面一針穿”﹔有人說鄉鎮工作是“眾人口難調,出力不討好”﹔有人說鄉鎮工作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也有人說鄉鎮工作是“周六保証不休息,周日不保証休息”……然而就在一些人對鄉鎮工作充滿抵觸、厭惡甚至恐懼的時候,還有一群人卻不喊苦、不叫累,不評頭、不論足,幾十年如一日扎根一線,用無言的行動、無私的奉獻、無悔的青春為鄉鎮干部寫下最美麗的注腳。

工作很苦很累,惟有責任相伴。鄉鎮干部處於改革發展的主戰場、維護穩定的第一線、服務群眾的最前沿。上級的方針政策靠他們落實到每家每戶,百姓的呼聲訴求靠他們傳遞到領導案頭。工資不高,待遇一般,“五加二”是常事,“白加黑”是常態,碰到應急任務或突發事件,放下碗筷沖出家門更是家常便飯。然而他們依然毫無怨言地奔走在街頭巷尾,穿梭在田間地頭。支撐他們的是什麼?說到底是心中對身后那一方熱土的眷戀與不舍、責任與擔當。

看攤守業不行,百姓渴望發展。當前,各地都在你追我趕比著發展,百姓更是日思夜想盼著致富。發展集體經濟,不進則退,慢進亦退。鄉鎮干部每天走在想方設法找路子、爭資金、要政策。從領辦農民合作社,到發展園區經濟,從推動土地流轉,到實行遷村並點,許多鄉鎮干部不僅撇家舍業,沒白沒黑靠在工地上,有時為了打開局面,還得犧牲個人利益,帶頭拆掉自家房屋﹔背負創業失敗風險,墊資支持新上項目,用實際行動感化百姓,推動發展。

干好工作不易,贏得民心更難。步入改革的深水區、攻堅期和陣痛帶,利益訴求日趨多元、多樣、多變。正所謂“眾口難調”,鄉鎮干部經常面對的群眾的質疑、指責甚至謾罵。為了做好群眾工作,他們有時不得不咽下心中委屈,陪著笑臉一遍遍跟群眾解釋,可以說用心交心,以情動情。慢慢地,“汪汪叫”變成了“搖尾巴”,“閉門羹”變成了“開門迎”,“唱反調”變成了“帶頭干”,最后任務按時完成。然而這其中的辛酸與苦累,或許隻有他們自己心裡清楚。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採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散布在鄉野田間的鄉鎮干部們就像這群蜜蜂,為了老百姓的笑顏、新農村的發展、中國夢的實現,無怨無悔地奔波著、忙碌著、奉獻著,用雙手撐起了群眾頭頂的一片天!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權娟、秦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