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忠岳
俗話說得好:聚沙可以成塔,萬丈高樓從地起。一支優秀的公務員隊伍也一樣,由下至上都必須是合格並且優質的“磚瓦”。每一層,每一磚,在制度的水泥砂漿粘性下都要堅實團結,才能經得起風吹雨打和歷史長河的考驗。隻有打好了基礎,才能修建更光輝的建筑。
習總書記在查擺“四風”問題時提出:各級干部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即“三嚴三實”,這正是對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自身檢測的標准。
嚴以修身,就是要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覺遠離低級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
嚴以用權,就是要堅持用權為民,按規則、按制度行使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
嚴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獨慎微、勤於自省,遵守黨紀國法,做到為政清廉。
謀事要實,就是要從實際出發謀劃事業和工作,使點子、政策、方案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客觀規律、符合科學精神,不好高騖遠,不脫離實際。
創業要實,就是要腳踏實地、真抓實干,敢於擔當責任,勇於直面矛盾,善於解決問題,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
做人要實,就是要對黨、對組織、對人民、對同志忠誠老實,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襟懷坦白,公道正派。要發揚釘釘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韌勁,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斷取得作風建設新成效。
習總書記提出的“三嚴三實”,是對各級政府作風建設的進一步升華,簡明扼要,切中要害。當下,隨著以反對“四風”為重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深入,各級領導班子和干部的作風明顯好轉。而作為一個扎根於群眾的基層干部,其精神面貌、工作作風就如同黨的一面旗幟、一個窗口,春江水暖鴨先知,群眾所直接感知的黨性、黨風是來自於基層干部的一言一行,基層干部嚴格執行“三嚴三實”無疑是提升黨群關系的重要舉措。
基層干部雖然官職低、權力小、收入少、福利低,但是他們是距離群眾最近的一個、最接地氣的一群人,他們能真切地感受到群眾的困難和痛苦。他的工作直面群眾,直接作用於群眾,站在第一線為群眾分憂。但如今大部分領導干部的工作都是關在辦公室裡批閱文件,聽取報告,寫贊歌式的文章等,機械式的重復工作如泛濫的形式主義。足不出戶,
如何了解群眾的困難,甚至自己工作地區的實際情況都不了解,如何施政。基層干部的時間和精力應該用於走訪群眾,傾聽民聲,收集意見,結合自己的崗位和地區實際,出謀劃策,到第一線上幫助群眾解決問題,惠民便民。
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學習開始,我們重溫了好幾部先進黨員干部的教育片。所有的先進事跡都是基層干部舍我忘我工作的光輝實例,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為何主角都是基層干部?為何都是死后才被標榜?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在群眾眼裡,哪個干部能幫忙解決困難,他就是一個好領導好干部,值得他們擁護和愛戴。相比當下,新聞天天都有報道某某高官下馬,某某高官被揭露丑聞等等……難道高官就容易腐敗,基層干部就清貧為民?為何就有如此大的反差呢?我認為,思想作風是問題的關鍵。平心而論,每個公務員都升職加薪的上進之心。但這上進之心背后的動機是什麼呢?是純粹的為群眾辦更多更好實事的願望?還是想更大范圍、更強力度地為“人民幣”服務?正所謂“一樣米養百樣人”,私心人皆有之,但能在個人利益與群眾利益較量中,放棄個人私利的僅是加入公務員團隊的入門資格,習總書記曾講過“想發達就不要做官”,一心為民、以民為本是黨組織的宗旨,是公務員言行的精神所在,是廣大領導干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中心點、根本點。但多少干部能真正圍繞這個中心努力奮斗?各級干部應以群眾路線教育為契點,
以“三嚴三實”的標准要求自己,時刻堅守防線,才能保持黨性,筑牢舍己為民的思想根基。
如何能煉就一個又一個 “焦裕祿”般的優秀干部?必須從基層抓起,層層向上﹔錄用、升遷、提撥干部要以“三嚴三實”為標准,使干部在思想、態度上、言行上實現360度全方位符合黨性要求。能做到“三嚴三實”,你就具備了好干部的思想基礎。在此基礎上,你就能在為民、惠民、便民實事中有所表現。一門心思都放在關切群眾上,必然會作出利民的貢獻。我覺得多高的官員干部都應該從基層做起,真正了解群眾需要,才能在微觀和宏觀上作出正確的為民舉措。作為一名資深的基層公務員,我認為在踐行群眾路線的大環境下,我們更應乘風破浪,認清自我,形成組織氛圍,組建學習型組織,互相學習,互相提高,固本強基,凝聚人心。以“三嚴三實”為標准,查擺“四風”問題,肅清思想,態度,作風問題﹔以最佳的狀態,充滿正能量地繼續投身於為人民服務的神聖工作中去。
相關專題 |
· “我看基層干部”征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