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我看基層干部

譚健斌

2014年08月01日15:5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大學剛畢業,我有幸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開始接觸到基層干部,在與基層干部一起工作的過程中了解了基層干部的艱辛和無私奉獻。作為基層中的基層,村級基層干部在平凡的崗位上為基層事業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在我身邊的基層干部,雖然沒有像焦裕祿、孔繁森、楊善洲那樣有著轟轟烈烈的事跡,他們做的事情很平凡,但卻又是偉大的,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社會主義事業添磚加瓦。

2009年7月份,我來到台城街道北坑村委會任主任助理一職,當時正值雨季,位於村委會的廣東省新聞高級技工學校與我村三個村民發生糾紛,其具體原因是該校外圍擋土石牆於2008年6月份被暴雨沖塌,倒塌石牆對我村的三個村民造成了經濟損失,由於當時學校與損失戶關於補償問題未能協商解決好,導致重建工程拖遲一年多時間。直到2009年5月經村委會干部多次和學校、損失戶三方協商,把補償方案解決,三方當時無爭議,但在施工過程中,由於學校方面不積極配合村委會做工作,導致施工停止。時間來到8月份,學校石牆再不施工維護,如果遇到大暴雨,很可能會再次發生塌方,對我村三條自然村的村民出行安全產生了嚴重威脅。對此村委會“兩委”干部都非常著急,各干部分頭行動,不辭勞苦,向學校方面多次進行交涉,陳明厲害關系,並向街道安監局等上級部門報告有關情況,在全體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該糾紛終於得到圓滿解決,倒塌的圍牆也於8月底整改完畢。這件事情得到了廣大村民的贊許。

2011年1月,我來到台城街道南塘社區居委會工作。在這裡,社區戶籍人口多了,與群眾接觸的機會也就多了,每每遇到前來尋求幫助的居民,社區干部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盡力幫助居民,使居民深切感受到“社區是我家”的氛圍。謝南發是社區的一名獨居低保戶,平時他的主要經濟來源是靠拾破爛和社區的慰問金維持生計,禍不單行,一場火災將謝南發的住所燒成灰燼,當時正是冬季,又逢下雨天,老人無處落腳,要流浪街頭,社區干部了解到他的情況后,迅速找到本人,為其盡可能提供幫助。在得知老人再無地方居住后,社區書記當機立斷,在社區附近的一家招待所為其臨時租住一間住房,並動員社區干部幫其將一些還可以用的日用品搬過去。同時,社區副主任迅速聯系街道社事辦,將其情況向上級部門反映,希望民政部門能夠給予一定的幫助,又聯系房管所,看是否有合適的住房提供其居住。然當時房管所正好房源緊張,暫時無法空出住房,為避免謝南發流落街頭,社區干部決定為其繼續在招待所租住房子並負責每月房租,老人的居所得到安定。

2011年10月,社區接到居民反映:台城河濱中路25號有兩條並排的排煙管從二樓沿伸到八樓,台風一到,搖搖欲墜,對過往行人造成安全隱患。社區干部在聽取情況后迅速下戶了解情況,發現群眾反映屬實,兩條排煙管確實存在安全隱患。社區干部通過來訪群眾取得兩條排煙管所屬業主聯系方式,並通過電話聯系業主了解到,河濱中路25號地下以前為大排檔,后來關閉,留下兩條排煙管並未拆除,現業主已出國,委托友人代管,因大排檔已關閉,被委托人曾叫師傅去現場了解拆除排煙管所需費用,后因拆除費用過高暫未將兩條排煙管拆除。社區干部在了解事情的相關情況后,與被委托人提出兩條排煙管如今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給過往的居民帶來了安全威脅,如果一旦掉落會帶來嚴重的后果,要求被委托人一定要迅速拆除排煙管,排除隱患。在社區干部的多次溝通下,被委托人終於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並同意將排煙管拆除,將這一險情排除。

這一件件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情,在基層干部日常工作中是經常會遇到的。這一件件事情的背后,是基層干部們努力的辛勤付出,他們的職位不高,但工作責任卻不小,“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是基層工作的最好寫照,安全生產、綜治信訪維穩、計劃生育各種考核壓得基層干部喘不過氣來,他們又是與群眾直接聯系的群體,處於各種矛盾和沖突的中心地帶,他們在完成上級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的同時還要做好群眾的服務管理工作。可以說,基層干部是社會維持穩定的中堅力量,是引領廣大群眾致富奔小康的帶頭人,是一支可以充分依賴的隊伍。正是基層干部默默無聞的奉獻,才夯實了共和國這座大廈的基礎,也正是有基層干部甘當人梯,才有了上層建筑的穩如盤石。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高巍、權娟)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