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中國最少的‘城市’——花市……”
花市,原名花石,因當地出產一種帶花的石頭而得名,是河北省興隆縣的一個村。
全村230戶720口人,全部住在半山腰上。過去“村子窮得叮當響,老百姓連燙粥都喝不上”,而今,村裡新建了村部、幼兒園、衛生所、村民休閑廣場,通了水泥路、班車、10兆光纖,安裝了路燈、有線電視,還有33戶開起了農家院,生意紅紅火火,村民們過上了殷實的日子。
談起村裡的巨變,村民們說:“多虧我們有個好支部。”
1992年,39歲的韓翠蘭被推選為村支書。
巾幗不讓須眉。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盤活集體資產:公開招標承包了702畝集體荒山﹔與遼寧葫蘆島客商合作開發鉬礦﹔引進遼寧久益投資置業有限公司,啟動黃金勘探項目。
幾年間,村集體經濟實力大增,村基礎設施、村民人居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裡山是綠的、天是藍的、風是涼的。家家戶戶天天都能吃上山泉水。”天津市河西區74歲的退休干部王漢元,在花市村的農家院已住了兩個月,依然不舍得走。“什麼是幸福?住在花市村就是幸福!”王漢元說。
依托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當地氣候優勢,2010年,村民戴術率先在村裡建起了農家院,現已發展到33家。年接待游客6萬余人,小戶收入在5-6萬元,大戶收入達30多萬元。
開農家院,離不開村裡的支持。7月18日,由於農家院多、用電量大,村裡的變壓器燒了。這下可急壞了各家各戶,“沒電了,這麼多的客人可怎麼辦?冰箱裡那麼多東西不都壞了。”村主任劉振合、會計郭福全放下手裡的活計,聯系完鎮裡、找縣裡,當天下午6點就將新的變壓器安裝調適完畢。
為了使農家院健康發展,村裡專門組織各戶到天津薊縣茅家峪、梨木台參觀學習﹔成立了農家院旅游理事會﹔在公路和村口設立了旅游路標﹔對新建的農家院幫辦一切手續。
沒有能力建農家院的怎麼增收?
2012年,村裡花了3萬多元,以150元一個芽,從香河、淶水引進麻核桃接穗,無償發給群眾。現村民賣麻核桃收入最多的戶可達15萬多元。
2014年,村裡又從薊縣引進遼河5號優種核桃苗,按每人1棵,無償發給各戶。實現了當年挂果、當年見效。
花市村富了,日子好過了,不但上外面打工的少了,還要到外面去雇工。村民戴術說,“這得益於我們村有個好班子,支書、主任、會計團結、能干事、為老百姓干了好多實事、好事。”
在花市村,冬天下雪,村干部會和村民一起拿起掃帚去村公路掃雪,這在村裡已成習慣。
“當村干部不要事大、架子大、了不起,隻有把自己當做老百姓中的普通一員,和老百姓貼得越近,越能懂得老百姓的心。”韓翠蘭今年已61歲,她說,下屆還要再拼一把,把通往卦蘭峪鎮的斷頭路修上,建上農產品市場、停車場,“致富,絕不讓一戶村民掉隊。”
(河北省興隆縣黨建雲平台供稿——作承、小宇、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