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慎微篤行 方能為民

周小榮

2014年07月28日10:4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基層干部的工作,就是要學會走群眾路線、做群眾工作,那麼基層干部如何在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這個問題上做到慎微篤行、親民為民呢?筆者提出以下三點草根看法。

應視官職如“代號”,祛除“官氣”。老百姓眼中的鄉鎮街道黨政機關吃“公糧” 人員、村(社區)基層組織人員,無論官職級別高低的干部都是基層干部。基層干部在執行、宣傳、落實黨和國家政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一舉一動代表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威信。但長期以來,某些基層干部“官本位”嚴重,“官權力”膨脹,喜歡過“官癮”,嗜好擺“官氣”,決策搞“家長制”發號施令,做事蠻橫獨斷“一言堂”,很難深入群眾和群眾打成一片,既挫傷群眾智慧和積極性,又貽害黨和國家的事業。毛澤東曾說:“官氣是一種低級趣味,擺架子、擺資格、不平等待人、看不起人,這是最低級的趣味。”“官氣”歷來為群眾所鄙視、所唾棄,基層干部應視官職如“代號”,以平常心態正確對待自己的官職級別高低,把自己當成群眾中的普通一員,剝棄“官架子”遠離“官氣”,要面對不同職位、不同崗位,敢擔當、有作為,真心實意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赤膽忠誠地完成黨和國家的事業。

應視群眾為“父母”,植根於民。某些基層干部官僚主義嚴重,把自己當作“上帝”,互相效仿做官老爺,稱“老大”、“老板”、“大哥”,這些官味十足、高高在上、盛氣凌人,一直以來都是干部隊伍中的一大毒瘤,嚴重影響黨群關系、干群關系,深害人民群眾利益,阻礙黨和國家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黨的執政地位、國家的一切權力都是來自於人民,干部手中的權力說到底都是人民群眾賦予的。基層干部要清醒認識到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群眾、血脈在人民群眾、力量在人民群眾,官職不是地位和榮耀,而是一種責任和義務,無論自己官職如何、人在何處、處在何時,群眾有事情求辦理、有問題求解決,要清醒記住權力不是撈好處的“資本”,要植根於群眾,把群眾當“父母”,把自己當作服務群眾的“服務器”(不但要高速運轉,還要高效轉好),徹底解決“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過去這個“老、大、難” 問題,讓群眾高興而來,滿意而去。

應視自己為“公仆”,服務於民。基層干部是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的最直接的執行者和實踐者,一言一行具有代表性特征和廣泛的影響性。基層干部無論官職高低,在地位上沒有貴賤之分,永遠都是人民群眾的公仆,都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官職越高、權力越大的干部,越要謹慎用權,越要敬畏群眾,不能以權壓人、欺人、謀私,要做到修身律己,權為民所用,權為民所謀。基層干部要有“當官不易,當官有為”的責任感,要勇擔當、多挑重擔、多做奉獻,無論官職高低,無論權力大小,都要淡泊名利,摒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時刻保持黨的優良傳統作風,密切黨與群眾的聯系,永遠把自己視為群眾的公仆,沉下心、俯下身、彎下腰去服務人民大眾,謀事創業,為民謀福,實現最廣泛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不矜細行,終累大德。”總之,基層干部要有“當官很難”的迫切壓力,要有“當官有勁”的精神面貌,要挑“當官能為”的時代重任,以“為民、務實、清廉”為標杆,時時刻刻以普通勞動者的身份出現,當好人民的勤務員,當好群眾的公仆人,做一名既“修身嚴格、用權嚴格、律己嚴格”又“謀事務實、創業務實、做人務實”的好基礎干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喬業瓊、秦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