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笛
見微而知著。數年巨變,老百姓從身邊一個個具體細節獲得感受;黨的形象,群眾從身邊一個個基層干部身上看到風採。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很快,群眾利益訴求不斷增加,基層工作要求越來越高。筆者認為,基層干部運用“做四個人”工作法,大力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堅持高標准嚴要求,在思考辨析中把握規律,兢兢業業、奮力拼搏,創造性的開展工作,才能解決群眾最根本利益,常思民生所需,殫精竭慮身體力行每一個動詞。
做一個大寫的人。有政治靈魂的人,才是大寫的人﹔有精神支柱的人,才是無私奉獻的人。群眾路線是我黨執政層面的軟實力或政治價值觀,當我們致力踐行這一政治價值觀時,就會產生巨大的意識形態吸引力、凝聚力和崇高的道德威信。小平同志說:“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這就是政治價值觀的集中體現,朴實而厚重。折射出“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為民精神與“春蠶到死絲方盡”的奉獻精神。做一個大寫的人,是哲學和精神上的升華,人民至上是黨的核心價值與核心理念。焦裕祿精神體現出群眾利益無大小、上下左右千鈞重,心中時刻裝著群眾的“春夏秋冬”。
做一個思想解放、勇於創新的人。堅決克服畏首畏尾、鬆懈拖沓、小進則滿、本位主義、坐而論道五大思想障礙。以壯士斷腕的勇氣、背水一戰的決心、臥薪嘗膽的堅忍,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匯聚創新資源,形成創新氣場,與社會脈動一起跳躍解放思想要突出一個“敢”字,工作創新才能體現一個“拼”字。沒有做不到,隻有想不到,高思謀才能大手筆,要給時間賦予生命創造力。要在思想解放中求發展,發展中更進一步解放思想,這是一個文明過程,而非歷史過程。干一寸,勝於說一尺,基層公務員要用“無功就是過、平庸就是錯”的觀念反省自己的工作。
做一個群眾利益至上的實行者。群眾利益有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之分,又有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之別,在當前社會轉型矛盾疊加,觀念多元多變的情況下,“人人受益,無人受損”的普惠型改革難以實現。要最大限度的維護和實現群眾利益,是黨員干部必須做好的功課。
基層黨員干部要行為大於形式,結果大於口號,問題在基層發現,方法在基層創新、矛盾在基層排除,決策在基層制定、困難在基層解決,作風在基層錘煉。追求在發展中求發展,打鐵還需自身硬,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對其他工作也不當旁觀者。學習、學習、再學習。實踐、實踐、再實踐。把自己冶煉成一名復合型人才,提高為人民服務本領。正視基層與發達地區觀念差距和客觀差距反映在信息、技術和其他現代化方法屬性的看法。
接受由點到面的嚴峻考驗,積聚少數民族地區獨特的生態、人文、地理資源所蘊涵的無數有形、無形資本作為杠杆,找准價值規律這個支點,撬起資本市場這塊巨石。讓市場發展激活社會創造力,創新宣傳推介本土資源的方式、方法,深入挖掘能夠吸引資本流入的亮點和敏感部位,引發經濟資源朝著有利於生產力發展方向合理流動。注重經濟發展的內生增長,提高配置效應,抓好互補性投資。做好這些工作,才是群眾利益至上的實行者,履行了黨的宗旨和人民公仆的使命與責任。
做一個廉潔勤政,忠實踐行群眾路線的人。黨的群眾路線凝結著古老的民族邏輯,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是在實踐中運用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確立了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並尊重每個公民在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縱觀自然界,人類社會、思維領域在每一個歷史斷面上,都能找到人民群眾創造的無數文明成果。 黨員干部從人民群眾那裡汲取最豐沛的資源、最鮮活的靈感、最蓬勃的力量,最具潛力的創造力。基層公務員要做好“五勤”:眼勤常察民情,耳勤常聽民聲,嘴勤常問民意,手勤常幫民困,腳勤常入民戶。
廉潔是黨員干部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底線要求,“四風”嚴重危害群眾利益,侵蝕著共和國的肌膚。鄉鎮黨員干部躬身鄉村正氣升,腳踩田野戾氣除,泥土味最能傳遞正能量。
毛澤東同志曾為自己的廉潔自律定下三原則:“戀親但不為親徇私﹔念舊但不為舊謀私﹔濟親但不以公濟私。”這是對一名黨員干部堅守職業道德底線的基本要求,至今仍為公仆恪守之理念。
基層干部訪貧問苦結窮親,用心牢記群眾訴求,基層干部帶頭踐行“四個人”工作法,塑“做事不僥幸、做人不自欺”主流意思,百姓心碑為“布依干部貼心布依人”﹔深入農戶,躬身田間地頭,一身正氣兩腳泥土丈量群眾路線,群眾口碑說“草根干部泥土正能量”。
相關專題 |
· “我看基層干部”征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