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基層干部的“三綱五常”

盧駿驊

2014年07月23日10:0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三綱五常”是指中國古代社會最具權威的倫理道德體系。如今,基層干部應恪守新的“三綱五常”即:“慎為‘德’綱、博為‘學’綱、篤為‘行’綱﹔常懷律己之心、常諫心得之言、常思富民之策、常思進取之志、常興創新之舉”,以“為民務實清廉”的實際成效取信於民。

慎為“德”綱。俗話說:“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我說:“人總是要有點德性的。”“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德高”才“望重”。基層干部要善於借鑒古人“誠、靜、謹、恆”修身之法陶冶身心,對照黨章涵養德性和黨性,嚴於律己,克己奉公,在物質誘惑和權力考驗面前始終不忘執政為民的理念和廉潔奉公的要求,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始終做到慎獨、慎微、慎欲,以德治身,以德服人,一心一意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艱苦奮斗。

勤為“學”綱。“才者,德之資也。”基層干部光德行好,固然不夠,還必須德才兼備。因此,基層干部要把學習當作一種責任、一種追求、一種修養、一種品格,著眼於黨的事業和自身全面發展的需要,勤於用科學的知識充實自己、拓展自己,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通過兼收並蓄,博採眾長,獲取新知識、新理論、新觀念,開闊視野和眼界。在遇到具體問題時,跳出固有的框架想問題和發現問題,用和諧的多樣化的知識指導和推動基層工作。

篤為‘行’綱。“儒有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慎德和勤學,最終還要落實在行動上。基層干部要努力把高尚品德和淵博學識扎扎實實地滲透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在實踐中錘煉思想,提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和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能力﹔深入群眾,深入實際,虛心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從群眾的智慧中汲取營養,在實踐鍛煉中開啟心智﹔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把普遍規律與自己所從事工作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常懷律己之心。“厚德始於律己,載物正行天下”,基層干部是身在一線,距離群眾最近的干部。所以,要樹立強烈的自律意識,規范約束自己的行為,做到嘴莫饞、手莫庠、心莫花。俗話說“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有的同志面對困難險阻時尚能敢打敢拼,一旦面對功名利祿就心猿意馬,歸根結底,是“律己”之心沒有常懷。古人雲“欲不除,如娥扑火,焚身乃止﹔貪無了,若猩嗜酒,鞭血方休”,基層干部也是凡人,不能要求“無欲”,但一定要做到“寡欲”。在工作中時常提醒自己,我們做的這些事情都是我們應該做的,拿了黨和人民的“奉祿”,不貪圖安逸享受,潔身自好,不斷強化思想道德修養。

常諫心得之言。陶鑄同志曾說過:“一個人立身於世,不講操守是很可悲的,尤其是我們作為一個黨員,對於黨的忠誠,就像舊社會一個女人嫁了人一樣,一定要‘從一而終’,決不可‘移情別戀’”。基層干部要敢於講真話,講實話,做到多講不亂講,勤說不胡說。“苟以國家生死矣,豈因禍福避趨之”,要敢於諫言、善於諫言、真心諫言,做到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善於通過現象發現事物本質,從大局和整體出發,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

常想富民之策。“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夸獎”。“國富民安”,才是我們黨的事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基層干部要謹記權為民所用,我們來自於群眾,還要到群眾中去。鄭培民同志曾說“老百姓比天還大”,基層干部在任何時候都要恪守為民之責,時刻心系百姓,情系群眾,甘做人民公仆,甘把人民當父母,興一方經濟,富一方百姓,建一方文明,保一方平安。

常思進取之志。“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基層干部時刻要有對黨對人民對事業的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要有與時俱進的思想觀念和奮發有為的精神斗志,常思貪欲之害、常棄非分之想、常修從政之德,認真加強黨性修養,始終保持高尚的情操和高尚的追求。說到底就是一個實踐的問題,要把責任落實到工作當中,立足本職、埋頭苦干、積極進取、求真務實,在新形勢下團結和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努力創造一流的工作業績,扎扎實實地把各項工作推向前進。

常興創新之舉。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創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基層干部要建立科學有效的工作機制,健全完善各項制度充分發揮利益導向,激勵機制的作用,積極挖掘創造性思維,敢於打破常規,用敏銳的眼光洞察事物的發展方向,打破那種“祖傳式”、“常規式”的工作方法,不斷挖掘和掌握新的工作手段,創造性、開放性、時效性地開展工作,使工作不斷適應環境變化的需要。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喬業瓊、秦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