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堅持“四個作為”,當好“四種角色”

楊曉東

2014年07月18日10:3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基層干部如何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履好職盡好責,要堅持“四個作為”,當好“四種角色”。

堅持主動作為,當好本職工作的“明白人”。基層干部要在本職崗位上主動作為,充滿激情地工作,前提是把強化學習、熟悉業務作為履職盡責的“第一道工序”,要十分熟悉分管的工作,了解崗位要求,業務要領、辦事程序以及上級對該項工作的決策部署和政策法規,特別是專業性較強的工作,更要主要學習和積累。基層每年政策的變化很快,如果不積極主動充電學習,不吃透政策,既會鬧笑話,更要耽誤工作,因此工作上不能當“南郭先生”,濫竽充數。

堅持大膽作為,當好事業發展的“排頭兵”。大膽作為就是要敢亮劍,要想干事,最后才能干成事。要學習借鑒愚公堅忍不拔的進取精神,不能當“賬房先生”,對自己沒好處的事情就推脫,涉及絲毫名利上的事情就斤斤計較、兩兩計較。我認為,大膽作為就要弘揚好兩種精神: 一是弘揚創新精神。在具體工作開展過程中,敢於“吃螃蟹”,總結提煉新的工作思路、舉措和方法。要在繼承發揚中實現新突破,敢於挑戰突破,克服“等”、“靠”、“怕”的觀念和心理。敢於突破常規,尋找新方法,採取新舉措,破解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二是弘揚擔當精神。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能主動請命,勇挑重擔,始終堅信敢於擔當是一種政治品格,不被失誤、失敗所嚇倒,受到批評不能氣餒,遭到挫折不要灰心,在主動承擔責任的同時善於汲取教訓,把失敗和挫折當作人生閱歷的財富和成長進步的階梯,在失敗中總結教訓,在挫折中提升能力。

堅持積極作為,當好群眾需要的“勤務員”。在工作中積極作為,當好群眾的“勤務員”,不能當“智叟先生”,成旁觀者、隻說不干,還指手劃腳。當前,隨著基層各項惠民政策的增多,各基層站所職能不斷延伸,制約基層事發展的瓶頸也越來越多。特別是面臨著惠民政策落實問題﹔產業結構調整問題﹔干部作風轉變問題﹔解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低收入家庭等特殊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社會保障水平偏低,農村保障面過窄的問題﹔城鄉低保、五保審核審批發放需進一步規范等問題﹔更需要結合實際,開展具體舉措服務好群眾,重點做好“科級干部深入農戶訪民情”活動,重點走訪城鄉低保戶、低收入家庭、失能老人、重度殘疾人、困境兒童等特殊困難群眾,掌握他們的所思、所憂、所需﹔開展好“全體黨員干部深入農戶送服務”活動,為入戶對象辦實事、解難事,通過積極開展這些活動使干部更有針對性地服務群眾,才能當好群眾的“勤務員”。

堅持搶先作為,當好攻堅克難的“沖鋒員”。搶先作為,就要有“舍我其誰”的精氣神,不能當“好好先生”,不敢抓,做“和事佬”,要能干事,還要不出事,具體處理好三方面關系:一是“1”與“0”的關系。“廉”是領導干部廉潔從政的基本要求,“廉”與德、能、勤、績好比是“1”與“0”的關系,不管“1”后面有多少數字,一旦“1”倒下,都將歸結為“0”,年輕干部就要守住“底線”、不越“紅線”、不觸“高壓線”,以清廉的作風、正派的形象贏得群眾的擁護和信賴。二是“公”與“私”的關系。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放低身段,不能把自己當成“官老爺”,權力是人民給的,隻能用來為群眾辦實事謀福祉,要敬畏權力,時刻保持頭腦清醒,自重自律,以如履薄冰的心態行使權力,設身處地地為群眾著想,用手中的權力解決群眾遇到的各種問題。三是“大”與“小”的關系。在大是大非面前能把握自己,在日常小事和生活細節上守住底線。做到艱苦奮斗,筑牢廉潔自律防線,嚴格執行廉政准則,過好政治關、權力關、金錢關、交友關、生活關、家庭關,始終保持清廉本色,堂堂正正做人,干干淨淨做事,以良好形象贏得群眾信任。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喬業瓊、秦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