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畔政
農村黨支部、村委會是黨在農村的最基層的基層組織,支部書記、村主任是最基層的干部,但是,這個最基層的組織和干部,卻是我們黨的偉大事業大廈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足以說明基層組織、基礎干部的重要性,夯實這個基礎,無疑全靠黨的基層干部,什麼樣的村干部才是夯實大廈基礎的好干部呢?竊以為,“辛勞我一個,幸福全村人”的干部就是。
長期以來,一大批農村基層干部帶領群眾發展一方經濟、維護一方社會穩定,一路走來,篳路藍縷,操碎了心,跑細了腿,為黨的基層事業建設大廈增磚添瓦,付出了勞動、貢獻了力量。但也應當看到,一部分村干部在其位、不謀其政,擔任多年基層干部,“江山依舊”,做“守成”型干部,村裡多年沒有發展、沒有變化,被時代所淘汰。一部分干部張口閉口說自己的村民“不講道理”“上訪胡鬧事”“刁民”,影響了全局的發展雲雲﹔就是不從自身找原因,自以為是,老子天下第一。一部分村干部當“官”不是為了踐行群眾路線,造福百姓,事事處處以我為中心,見利益就搶,見吃虧就逃,見困難就讓,“當官”只是為了滿足自己欲望,至於群眾發展不發展,“事不關己,高高挂起”。一部分村干部思想不解放,抱殘守缺,頑固不化,他們對新生事物不接受,對青年人才冒尖就掐,露頭就掰,黨員不給發展,生怕發展新人自己丟了“位子”。凡此種種,都是一個基層黨的干部沒有以黨的宗旨意識為目標,沒有以黨員干部標准嚴格要求自己的突出表現。都是群眾不擁護、群眾不高興、群眾不滿意的淵藪。黨歷來主張,要相信群眾、聯系群眾、依靠群眾。群眾是真正的銅牆鐵壁。絕大多數群眾是好的和比較好的,隻有極少數人是別有用心、破壞社會和諧穩定、社會發展的。即使這樣,也是我們團結和爭取的對象。
農村群眾對黨員干部的期望就是率領群眾發家致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做到這一點的確不易。這就需要村干部必須將群眾的需要、群眾的期盼、群眾的要求放在第一位,心無旁鹜的將一顆心放在群眾這邊,與廣大群眾同呼吸、共命運。這方面,全國勞模——河南省新鄉縣七裡營鎮劉庄村黨委書記史來賀做到了,時代楷模——挑戰“極限人生”的山東沂源縣張家泉村支部書記朱彥夫做到了,全國勞模——山東平邑縣九間棚村黨支部書記劉嘉坤做到了,農民企業家——河北省永年縣東街村黨支部書記、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宋福如做到了……這些農村基層干部,無不是“辛苦我一個,幸福全村人”的先進典型,無不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楷模,像這樣的農村基層干部,怎麼會得不到群眾的支持和愛戴?農村面貌怎麼會不發生巨大的變化?黨的基層政權怎麼會得不到鞏固發展?
辛勞我一個,幸福全村人。農村基層領導干部任重而道遠。唯如此,也才能真正體現出黨的領導干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先進性。
相關專題 |
· “我看基層干部”征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