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挨老百姓的罵是一面鏡子

周軍

2014年07月11日09:1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為政得失,老百姓看得最清楚﹔是非之間,老百姓分得最明白。為政者但有正視不足的勇氣和包容天下大事難事的胸襟,把挨老百姓罵當成一面擺不足、集民智、匯民聲的鏡子,方能真正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挨老百姓罵,才能把准“病因”。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為政者看自己往往隻看長處、看成績、看優點,而難於看到不足、看到問題、看到差距。唯有把自己毫無保留的擺在老百姓面前,讓老百姓當“裁判”、當“考官”、當“評委”,才能深刻感悟、反省自我,才能把准“病因”去“治治病”。為此,在工作實踐中,要堅持以老百姓的期盼為“鏡子”,善於多渠道、深層次開門納諫,借群眾的智慧和意見,審視自身存在的缺點和不足,正好自己的“衣冠”,實現自我淨化,樹立良好形象。

挨老百姓罵,才能找准“病根”。之所以在工作中、作風上會出現這樣那樣問題,根本在於沒有從思想觀念上端正對老百姓的態度,依然或多或少存在著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官本位”意識。為政者要一改以往高高在上、自命不凡的舊觀點、老思想,在工作中依靠老百姓、在感情上貼近老百姓、在思想上拉近與老百姓的距離,做到心系老百姓、敬畏老百姓。把挨老百姓罵當成一面鏡子,對照老百姓的“罵語”,拿起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有力武器,以敢於揭短亮丑的勇氣和態度,觸及思想深處、找准問題實質,深入查擺“四風”陋習。

挨老百姓罵,才能強健“體魄”。金獎銀獎不如百姓的夸獎,金杯銀杯不如群眾的口碑。貫徹執行各項路線、方針、政策,一個重要的目的就在於老百姓安居樂業、社會民主和諧。為政者要主動下基層、進農家,多到田間地頭訪民情、解民憂、暖民心,以群眾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作為檢驗工作的根本標准,真正解決好基層群眾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實際問題,解決好基層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切實為廣大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達到取信於民、固本強基的效果。

挨老百姓罵,就如一面鏡子。照出的是老百姓的所思所想、工作中的萬千不足,以此檢驗的是一名黨員領導干部的黨性意識與政治責任。真誠地照照鏡子,就能看到努力的方向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隻有經常深入基層、聯系群眾,聽聽群眾的心聲,時而挨挨老百姓的罵,才能觸動思想觸動靈魂,也才能自覺的讓老百姓的“罵聲”融入黨性修養的深處,以敬畏之心自覺踐行“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使黨心民心貼的更近、為政之基筑的更牢。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秦華、權娟)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