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基層干部應學會“察言觀色”

賴寒

2014年07月10日08:4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融入群眾,如魚得水。脫離群眾,如樹斷根。黨的發展離不開群眾這股“動力”,黨的健康離不開群眾這劑“良方”,黨的奮進離不開群眾這根“脊梁”。基層干部,作為黨的肌體的“神經末梢”,處在聯系服務群眾第一線,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代表著黨的形象和威望。當前,干群關系緊張、干群矛盾突出、干群感情冷漠,如何扭轉頹勢,挽回民心,重塑形象,是擺在基層干部面前的“三座大山”,要移平“大山”,實現干群“零距離”,增強干群“凝聚力”,還需基層干部拿出愚公移山的耐心,劉備三顧茅廬的誠心,大禹治水的恆心,從聽群眾“說話”學起,看群眾“臉色”做起。

學“察言觀色”是一種態度。隻有心中有群眾,你才會關心群眾冷暖、注意群眾情緒、體察群眾困苦,你才會認真觀其言、察其色、看其行。基層干部,不應做高居廟堂之上故作“洋氣”的干部,而要做田間地頭之間沾滿“土氣”的干部,把位置擺一擺,把身子彎一彎,把和氣添一添,在察言觀色中體會群眾對我們工作滿意與否、群眾生活好與否、幸福指數高與否。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作決策、干事情、定制度要以群眾意見為准,看群眾“臉色”行事,群眾在干部心中有多大分量,干部在群眾心中就有多少重量,隻有時時以民為先,事事以民為本,戰戰兢兢用權、老老實實做事、清清白白為人,才能得民心,順民意。

能“察言觀色”是一種方式。與群眾打交道,就要學會換位思考,要把自己當群眾,針尖對麥芒從來不是處理群眾問題的合適方式,學會用群眾方法解決群眾問題才是可行之道。群眾工作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難,是因為行百裡路半九十,在“最后一公裡”處懈怠了、放鬆了、減壓了﹔不難,是因為事半功倍,找准了技巧,學會了方法,摸透了心理。基層干部,要保持與群眾的血肉聯系,就需要懂群眾心理、懂群眾語言、懂交流技巧。心意相通自然堅冰消融,相談甚歡自然隔膜打破,交流無礙自然矛盾盡解。

善“察言觀色”是一種能力。“察言觀色”既是方法,也是能力。學會“察言觀色”只是做好群眾工作的第一步,要想與群眾達到無言不談、無話不說的境地,還需善於“察言觀色”。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眾的“臉色就是黨群、干群關系的“晴雨表”,基層干部,要站在更高的位置“察言觀色”,要從群眾的“言”、“色”中,查矛盾沖突、查問題根源,要注意群眾的“微語言”、“微表情”,從細節深處著手,問政、問計、問需於民,螞蟻雖小卻能撼動大象,表情雖微亦可影響深遠,不忽視群眾任何一個“微表情”,不放過群眾任何一句“掏心話”,打心眼裡尊重群眾,於閑談中了解民生,在行動上保持公義,方能深入細致掌握群眾最真實情況,積極有效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秦華、權娟)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