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七明,男,1967年5月出生,1997年6月入黨,2008年4月起任諸暨市草塔鎮上下文村黨支部書記。“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犧牲個人為群眾,舍得小家為大家!”這是放下生意回村當干部,身患癌症仍不忘任職承諾的楊七明,面對人生抉擇時給出的答案。
“要麼不干,要干就要干好”
上下文村是草塔鎮西南部一個偏僻的山村,共457戶、1265人。前幾年,一直在外從事建筑工程承包的楊七明看著周邊村子變得一個比一個漂亮,心中為村裡的落后面貌而著急。他知道,村民企盼的、村裡最缺的是一個能帶領大伙干實事的領頭人。2008年初,42歲的他毅然放下自己經營的生意,回村參加選舉,擔任了村黨支部書記。
上任后的第三天,楊七明在村兩委班子第一次會議上向全體村民和村干部承諾:我是抱著想為老百姓做點事的心思來競選的,現在當上了支書,要麼不干,要干就要干好!他和大家一起商量討論,認為村容村貌必須改變,道路必須硬化,建設要從村民呼聲最強烈的河塘整治入手。
但建設需要上百萬元的資金,村裡卻沒有一分錢,連叫村民干個活都很難。楊七明想到了自己長期在外經營結下的人脈資源,於是他整天到處奔波,苦口婆心找熟人、跑項目、籌資金。他的真誠打動了一些在外經商的老鄉,大家紛紛慷慨解囊,沒多久就為村裡募集到了100多萬元的建設資金。解決了資金問題,楊七明立即甩開膀子帶領村民干開了。經過一個多月的整治,水變清了,路變硬了,塘邊還建了小公園,昔日臭氣熏天的水塘成了村裡的一處景觀。
短時間看到了大變化,村干部信心增強了,村民積極性提高了,一些村民做起了義工,一些村民自願捐出工程涉及的自留地。緊接著,楊七明充分利用上級大力扶助新農村建設的契機,跑部門跑項目跑資金,修建12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硬化10000平方米的道路,建設護村河和村民院牆,進行村主干道電氣化改造,實施數字電視入戶,實事項目一個接著一個,村裡還成立了衛生隊、綠化隊負責村裡的環境衛生。到年底,村庄發生了近乎翻天覆地的變化,呈現出一派村美、人和的景象。上下文村被評為“諸暨市環境整治先進村”。在當年舉行的村干部“雙述雙評”群眾滿意度測評中,楊七明得到滿票,其他村兩委干部也都得到了高票。2009年,上下文村又以全市最高分通過驗收,成為全市新農村建設的一個樣板,並被評為紹興市衛生村。
“當干部要有愛心,不能有私心”
“當干部要有愛心,不能有私心!”這是楊七明就職演講時說過的一句話,也是他為人處事的寫照。
楊七明對待村裡的群眾就像對待自己的親人,關心著他們的冷暖。沒當支書時,他來村裡碰到孤寡老人和生活困難的村民,總會送上一些錢物,任職后,更是成了他們家裡的常客。今年73歲的村民楊立田和老伴長期患病,楊七明平時常串門看望、資助,去年楊立田做手術,他又將2000元錢送到病床前。兩年來,楊七明為村民的事不知跑了多少腿,還資助了數萬元幫助生活困難群眾。
楊七明在村民中威信高,不僅是因為能辦事、善待人,而且公正無私出了名。他立下了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凡是村裡的大小工程,村兩委干部一律不准承包。上任之初,有個家庭比較困難的村干部想通過招投標承包村裡的工程,楊七明得知后找他做思想工作,最終讓他放棄了承包念頭。2008年至今,上下文村共投入了700多萬元建設新農村,沒有一項是村兩委干部承包或參與的。楊七明在工作中十分堅持原則,總是親自監督施工質量,工程稍有鬆懈就嚴厲指出。他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外出跑項目辦事都是用私車,從沒向村裡報銷過一分錢。建設集體公益事業,他總是帶頭捐款,兩年來累計為實事工程捐出了10多萬元,並為村裡墊付建設資金50多萬元。由於楊七明做得硬、行得正,帶了好頭,村裡的風氣正了,干群關系更加和諧了。
“我一定要先把資金討過來,才能安心去做化療”
楊七明全身心地扑在村裡,住在市區的他幾乎每天都要往30多公裡外的村子跑兩三趟,有時遇到急事半夜還往村裡趕,起早摸黑,傾注了所有心血。2008年下半年,楊七明身體出現了異樣,開始出現“便血”。過年前的20天,楊七明終於抽空去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醫院檢查,得到了一個晴天霹靂般的消息:直腸癌!需要立即做化療!一向堅強的他在醫院裡強忍著,但離開醫院后再也憋不住了,幾次停下車痛哭:“我還這麼年輕,本應該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村裡的事也剛開了個頭,還有很多事等著去做,可現在這個樣子怎麼去完成對村民的承諾?”
當時正值村裡新農村建設的關鍵時期,178萬元的建設項目正在實施,而項目資金還沒有到位。“如果立即在上海做化療,村裡的工程怎麼辦?村民的工資怎麼辦?誰來處理這些事?”楊七明心裡很矛盾、很痛苦,這種痛苦遠遠超過了身體的病痛。最后,楊七明不顧嚴重的病情,不顧家人的苦苦哀求和醫生的竭力勸阻,毅然作出自己的選擇:“沒有資金,村裡就沒法過這個年。我一定要先把資金全部討過來,才能安心去做化療。”
接下來的日子裡,他每天拖著病痛的身子,抓緊每一分鐘奔波在市裡市外跑資金。臘月二十晚,在把所有的項目資金爭取到位后,他向村主任和文書交代了工作,在兩位村干部的哭泣聲和村民們不知情的喜慶氛圍中悄悄離開去上海做化療。
年后,楊七明努力爭取來的項目終於成功了,上下文村被確定為市新農村建設創建示范村。為了讓村民盡快過上高質量的生活,他和村兩委干部商量決定同時啟動各項工程,包括投資上百萬元的水庫飲水工程。他除了每個月2次到上海去做化療,其他時間幾乎從未休息,經常帶著化療瓶、身上插著一根管子忙碌在村裡……
楊七明的事感動著村民和附近村的群眾,激勵著周邊村的干部,也感動了越來越多知曉他的人。去年底,楊七明被評為“感動諸暨——2009年度新聞人物”。
現在,楊七明的身體經過手術和化療逐漸有了起色,他用更多的精力為村裡的事奔波操勞著。有人問他:“老七,你放下自己這麼好的生意,跑到村裡累死累活地拼命,到底為了什麼呀?”楊七明回答:“現在上面這麼重視新農村建設,村裡發展是個好機會啊,不能耽誤。要讓大家過上更好的生活,這總得有人來帶頭才行。”
相關專題 |
· 踐行“三嚴三實”要求的好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