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雅安市名山區:小山村裡的“大”書記徐萬忠

2014年06月12日07:3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有這樣一個村干部,他30年不改軍人本色,甚至與社會有些“脫節”﹔他總是說的很少、做的很多﹔他把事業、專長都用在為民服務上﹔他在村民眼裡是自家兄弟而不是干部,他就是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區城東鄉徐溝村的黨支部書記徐萬忠。

毅力大:退伍不褪色,生活不“講究”

1985年,徐萬忠退伍回家,成了一個普通農民,但在部隊裡養成的吃苦耐勞、勤儉節約,一直被保留到今天,即便當上了村干部,生活條件好了很多,也絲毫不改本色,對吃穿從不講究,有時比普通農民更“農民”。

徐萬忠是一個典型的“庄稼漢子”,家裡種了4.5畝茶和3.5畝獼猴桃,一年四季幾乎沒有見他閑過一天。到了採茶的季節,天還沒亮就出門,傍晚看不見路才回家。天氣熱的時候,衣服總是濕了又干,干了又濕。不僅是地裡活,洗衣、做飯、喂雞、喂豬……家務活他也搶著干。

每年的端午節,徐萬忠的家裡會煮上一大鍋家人包的粽子,其中一些會爆開,糯米就散落到鍋底繼續煮熟,在平常人家裡,會直接倒掉或者喂豬,而徐萬忠則會在家人吃粽子的時候,把這些“綠色的糯米粥”一粒不剩地吃掉。即便在平時,一丁點兒剩菜剩飯他也不舍得倒掉,最后還是進了自己肚子。妻子開玩笑說,“豬跟他一屋,都佔不了任何便宜。”

吃的不講究,穿的也如此。徐萬忠有一件T恤,歲月已經將肩部、背部磨出了無數小洞,他仍然不舍得換下來,甚至去鄉上開會都穿著。他說:“我本來就是個農民,這樣穿著更涼快。”妻子和女兒為他買的新衣服,他總是壓在箱底。有一次,妻子偷偷把T恤拿去燒掉了,他又翻出了更舊的衣服穿上。

雄心大:敢“吃螃蟹”,敢讓舊貌換新顏

近幾年,一到夏天周末,就會有成百上千的城裡人涌入徐溝村避暑、度假,因為這裡綠樹成蔭、溪水清澈、交通便利,早已是名山人的后花園。可時針撥回到10年前,這裡還是另一番景象,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產業不興,年輕人一個個往外跑。

2004年,是徐萬忠擔任村支書的第6個年頭,他下定決心,要帶領村民修建村裡的第一條水泥路。為了動員村民集資,他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為了填補資金漏洞,他拉下臉到鄉上,到縣裡部門挨個爭取支持﹔為了省錢,他抱了半個月的水泥,兩支手臂被腐蝕得千瘡百孔﹔為了留下一條質量過硬的路,他冒著烈日守在工地上監督每一個環節的施工。10年過去了,這條通往徐溝村的2.3公裡水泥路就像徐萬忠人一樣“本色不改”,連裂縫都沒有。

2012年下半年,徐萬忠又開始帶領村民修建通組道路,只是這一次是在連毛路都沒有的半山上開山劈石,難度更大、集資也更多。他再一次登門做群眾工作,組織鋪設涵管、調整土地、轉移獼猴桃樹。最終通過1個多月的努力,這條長1.3公裡、人均集資1000多元的毛路終於盤繞在了徐溝村的綠林深處。現在,徐萬忠又在為硬化這條路四處奔走,爭取項目和資金。

名山是全省有名的種茶大縣,徐溝村也不例外。1998年,當村民還固執於產量低、採摘周期短的川茶時,徐萬忠已率先在自家地裡種上了“131”和“福鼎小白”良種茶,2年后,村民見到這種品質好、產量高的茶效益不錯,都把自家的品種淘汰了。2012年,當村民還在滿足於紅心獼猴桃的不錯效益時,徐萬忠已看到了它產量不高、果樹壽命短的缺陷,再一次率先種上了新品種——新西蘭黃金果,如今這種品種已經在村裡推廣開了。在徐萬忠看來,“群眾最實在,尤其在產業發展上,任你說得天花爛墜,沒有見到實效是不會跟著你干的。”

本事大:服務“多面手”,功夫在台下

在鄉干部的眼裡,徐溝村的各項工作落實都很順利,沒給鄉上添過什麼麻煩,也幾乎沒有矛盾上交和群眾上訪。鄰村的干部也會羨慕徐萬忠的“清閑”,可誰知道他這份“清閑”沒有大本事是換不來的,沒有“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努力是換不來的。

從2005年至2013年,徐萬忠一人就兼任了徐溝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民兵連長和村民小組組長4個職務,他的本事還不止於此,他還是村裡的殺豬匠、木匠、石匠、游廚……在村民家幫忙的時間比他處理支部工作的時間要多得多。

每年從12月開始,徐萬忠會挨家挨戶幫助村民宰殺年豬,每天少則4頭,多則6頭,一天下來,拿刀的手幾乎都抬不起來。談到這項已經找不到接班人的工作,他說:“隻要我還拿得動刀,就會一直干下去”。除此之外,哪家修整房屋或是做點家具,擁有家傳木匠手藝的他也常去幫忙﹔哪家有個紅白喜事,除了幫著張羅,他還是掌勺的大廚﹔哪家買的包谷、飼料運到了溝裡,他二話不說背著就上山去了……

在徐萬忠看來,磨嘴皮子從來不是他的強項,鄰裡互助、能幫就幫才是他做群眾工作的方式。有活干的時候和大伙兒並肩站在第一線,用汗水和行動贏得村民們的信賴。就這樣,在這個不大的小山村裡,誤會再深,也抵不過對徐萬忠的信賴﹔矛盾再大,也抵不過欠徐萬忠的人情——這也許就是他 “清閑”的秘密所在。

有的時候,時間對一個人的雕刻只是容貌上的,不論歲月多久、世風如何,總有一些脊梁還在。即便頭發已經花白、背已開始彎曲,徐萬忠仍然沒有停下腳步,忠誠的、固執的,用他獨有的方式為民奔忙……

(四川基層黨建雲平台供稿——鄒妮 石晶紅 羅勇)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高巍、權娟)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