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領導干部要自覺堅持“三個自信”

陰福建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徐謙

2014年04月22日10:4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黨全國的重大政治任務。這需要我們把思想認識統一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上來,這是管總的東西,是總開關,是原則方向立場。這裡,我從自信的角度談三點看法,一是為什麼要自信,二是該不該自信,三是如何保持自信。

為什麼要自信

執政隊伍、干部隊伍為什麼要自信?答案很多,可以從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可以從維護社會主義國家性質、可以從堅持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權性質,也可以從實現中國夢的角度說,都是對的。但我覺得提出“三個自信”最主要的現實因素,有兩個方面,一是外部政治滲透的威脅,二是內部精神懈怠的危險。

外部的政治滲透。現在媒體很發達,每天我們都在看新聞,都能看到我們和西方某些國家在打交道,或是合作,或是摩擦。透過紛亂的現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那就是從以前我們還不強大到現在我們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和某些西方國家從來就沒有真正政治互信過。是什麼原因?我有兩個基本看法,一是某些西方國家,從來就不希望中國強大,也不希望中國真正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是從他們的國家利益出發來考慮的。二是怎麼樣使中國不強大起來,目標是一成不變的,就是西化進而分化中國。因此,這些年來,從“中國崩潰論”到形形色色的“中國威脅論”,軍事上各種各樣的包圍遏制,政治上不停以自由、民主、人權發難,科技上處處設防限制,經濟上不斷制造摩擦和進行阻撓限制,從來都沒有消停過。這些年我們走對了路,國家逐步強大了,對外投資開始多了起來,三一重工、華為等國內企業到國外投資,一些企業到西方國家購買資源,還是受到種種限制、阻撓,究其原因,不是經濟因素,而是政治因素。把這些現象聯系起來看,大家都能看得很清楚,戰略遏制在各種現象中貫穿著、主導著的就是深深的不信任。這些還只是有形的,真正的危險是無形的,是意識形態潛移默化的滲透,現在越來越厲害。這種滲透的目標主要是我們的執政隊伍,要顛覆的是我們的國體和政體。通過這些政治滲透,主要目的是讓我們對他們的價值觀、體制機制認同感增強,對自己的體制機制認同感下降,產生疑慮和不自信。這種滲透,是最為危險的。如何防范?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提高自己隊伍的自信度,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因此,中央提出來,希望通過大規模干部培訓,使執政隊伍增強“三個自信”,是非常有針對性的,其實最主要就是防止這種政治滲透。

內部的精神懈怠。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我們黨面臨的“四大危險”,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精神懈怠的危險。什麼是精神懈怠?精神懈怠最主要的就是信仰、信念、信心的動搖或缺失。信仰、信念、信心的動搖和缺失,現在危險程度比前些年要高得多。在國家不夠強大、物質和精神生活不夠豐富的時候,這一方面問題還不是很突出。現在物質和精神生活比較豐富了,信仰、信念、信心的動搖和缺失問題反而嚴重起來了。這些方面有很多例子。比如對“三個自信”的認同,大部分同志嘴巴上沒有疑義,心中打問號的其實並不少。嘴上講馬列、心中信鬼神的問題,不單在腐敗分子身上可以找到,在一些黨員領導干部身上也程度不同地存在。在大是大非原則性問題上,不敢表態、不敢堅持原則,同樣反映了信仰、信念、信心的動搖。還有不少同志對西方滲透的東西沒有警惕性,甚至還認為有道理,時不時拿出來和我們存在的問題作比較,等等。有句話說得好,“一個國家沒有科技,一打就敗﹔一個國家沒有信仰,不打自敗”。從隊伍內部來說,這個危險最大,前蘇聯就是前車之鑒。大家近期應該都看過關於蘇聯解體的錄像片,蘇聯解體原因非常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政治方面。蘇聯在解體前,全盤否定蘇共歷史,否定列寧、斯大林。把自己的歷史都否定了,這個黨的目標和方向在哪裡?信仰在哪裡?信念在哪裡?沒有了目標和信仰,執政黨就完全失去了方向和支撐。十八大之后,中央出台了“八項規定”, 堅決反對“四風”,抓得很准很及時。“四風”是作風問題,根子是精神懈怠,都能從信仰、信念、信心方面找到根源。因此,中央強調堅持“三個自信”,一個重要的現實原因,就是對我們隊伍存在的精神懈怠危險的高度重視。外部政治滲透隻有通過內部精神懈怠的量變到質變才能發生作用。所以中央一再強調,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堅持“三個自信”,正是基於外部和內部兩個方面原因考慮。

該不該自信

從答案上來說,當然是肯定的,關鍵是說理過程要服人。空洞的說教是難以服人的,自信要建立在客觀冷靜的分析思考基礎上。

從歷史上看。從清末到現代的歷史看,中國的仁人志士為社會進步和發展,從來沒有停止過對主義、道路、制度的探索,戊戌變法、洋務運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到國民黨執政,不論革命還是反動,這些歷史事件全部都貫穿主義之爭和道路探索。這些探索沒有一個獲得成功。新中國成立后,探索也沒有停止。搞了很多政治運動,“三反五反”、“反右”、“四清”直到“文革”﹔也搞過許多經濟運動,合作化、人民公社、大躍進﹔還有全盤蘇化。現在回過頭來看,都可以看作是探索,沒有這些探索,就不知道對錯,就不會有現在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和制度。因此,我們應該歷史地看待這些問題。習近平總書記說改革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有很大的關聯,不能用前三十年去否定后三十年,也不能用后三十年去否定前三十年,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從歷史上看,通過體制外和體制內的探索和比較,才有我們現在選擇的這條道路,才有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的認識。我們應該對此充滿自信。

從現實上看。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成效巨大。從總體實力看,經濟總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二,現在西方有許多經濟學家在預測中國什麼時候能趕超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從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話語權看,與我們尚弱小時比,不可同日而語。從我們身邊發生的變化看,我是1983年參加工作的,當時電視機還是奢侈品,現在汽車都是家庭必需品了,堵到路都走不通。變化確實是巨大的,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客觀冷靜地看,誰都不可否認。除了這些,我們還有許多優勢的地方,比如辦大事抗大災,我們的體制就很有優勢。汶川地震我們是如何組織救災的,汶川地震后海地地震是什麼情況,汶川地震前美國2005年“卡特裡娜”颶風他們是怎麼應急的,有很多很現實的比較。盡管現在我們發展中還存在很多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但這些問題和前三十年比都是發展中的問題,不可否認這三十年的發展是世界奇跡。如果我們的方向道路體制不行,能有這30多年的奇跡嗎?所以中央才會有一句話,我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另外還有一句話,中國的體制和機制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引起西方的重視。西方原來對中國體制機制是不屑一顧的,現在研究中國體制機制的學者相當多,有一些得出比較客觀的判斷,和以前大不一樣。從這些實實在在的變化上看,我們應當充滿自信。

從比較上看。就是看看現在世界各種體制的表現,也該提振我們的自信。先說說“阿拉伯之春”。這個詞是西方國家起的,特指中東北非一些國家民眾走上街頭或反對勢力在外國幫助下推翻獨裁統治的現象。從突尼斯開始,也門、埃及、伊拉克、利比亞到現在的敘利亞等國,可能還會蔓延。這些國家都是獨裁國家,經濟結構單一,統治層貪腐,失業率很高,矛盾積累很多,隻要一被激化並被煽動,就會產生上述情況,說明獨裁統治肯定不行。令人疑惑的是,這些統治者被推翻后,國家並沒有好到哪裡去,“阿拉伯之春”並沒有帶來民主的春天,更沒有帶來人民的春天。我們作為旁觀者還是應該邊看邊思考。再說說泰國和埃及。他們都是發展中國家,都實行西方的民主政治,實行西方所謂的憲政制度,他們的民主也好不到哪裡去。為什麼這些國家實行這種民主形式,也沒能通過體制內解決問題,而是以破壞社會秩序來反映政治訴求,通過走上街頭推翻政府?這至少說明西方的民主制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靈的﹔不符合國情、民情,照樣水土不服,不符合發展階段,同樣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說明民主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良藥,民主必須有度,沒有民主是獨裁,過度無序的民主也是有害的。最后說說美歐等到處輸出西方體制的國家。客觀地說,美歐國家政治體制比較成熟穩定,肯定有可以學習借鑒之處,但這些年出現了許多問題。2008年的金融危機就是從美國雷曼公司倒台開始的,它表明美國金融產品脫離實體經濟無序發展,暴露出美國對金融監管的體制性問題。金融危機后把風險轉嫁給全世界,危害了全球經濟。金融危機后西方多個國家發生政府債務危機,暴露出西方國家寅吃卯糧支撐福利體系的制度性問題,以及造成這種問題的更深的體制性弊端。接著債務危機而來的是政府危機。要解決債務危機就要限制和削減福利,老百姓不答應,反對黨就出來了,政府債務危機帶來了政權危機,一些政府相繼倒台,由此產生政府更替,包括意大利、西班牙等。在美國還發生佔領華爾街運動,99%的普通民眾反對坐擁巨額財富的1%的人,實質上反映的是對貧富懸殊的嚴重不滿,造成貧富懸殊的制度性問題他們也沒解決好。還有美國的財政懸崖問題、議會的兩黨之爭。在克林頓時期,由於議會不撥款,政府關門十幾天,前不久的美國政府關門事件持續時間則又更長,黨爭高於國家利益,難以思議。這些例子,說明從歷史、現實和比較上看,我們現在這條路符合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客觀實際,符合國情、民情、社情。我們有理由堅持自信,並在自信的基礎上與時俱進發展好自己。以前全盤蘇化,是失敗的﹔如果現在照搬照抄西方,后果將會更壞。所以我們對自己的制度、道路、理論確實應該更加自信,不能隻看別人的好,不看自己的好。

如何保持自信

如何保持自信,其實答案已經可以找到了。這個答案就是,走自己的路,辦好自己的事,增強國家實力,增進人民福祉,努力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所以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改革開放是有原則有立場有方向的,講的就是這個意思。他還說,有些東西不管多少年都不能改。我理解,這裡面指的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其中包括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是從事人大工作的,這裡我主要從人大工作角度談點看法。人大工作如何做到“三個自信”,我覺得主要是要把握好三個方面。

准確把握人大的政治定位。什麼是人大的政治定位?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國家權力機關。這是我們國家的體制特點和政治優勢,是民主集中制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表現形式,和西方的議會制度是不一樣的。隻要目標、方向、政策是正確的,這種體制比西方體制更好,更有效率,更有作為。因此,做好人大工作,必須堅持和依靠黨的領導,必須有利於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完善和發展。

准確把握人大的法律定位。人大是代表人民依法按程序集體行使立法權、監督權、決定權、任免權的,這是人大的法律定位。在這方面我們有許多工作要做,有許多工作要完善。省人大常委會是第一批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單位,在分析對照檢查時,主要分析人大在行使立法權、監督權、決定權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比如立法方面,人大主導立法比較少,更多的是被動立法﹔監督方面,存在“形到實不到,點到為止”,監督實效不夠等問題。這些需要在今后工作中進一步改進,以更好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

准確把握人大的工作定位。人大與一府兩院職責分工不同,但目標方向一致,都是在黨的領導下依法開展工作,共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民主法治建設。人大依法履行職責,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實施監督。工作中要選好“點”,就是始終圍繞中央重大決策和省委工作重點,盯緊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點,抓住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注點,切實增強履職的主動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把握好“度”,就是要始終從積極、善意、建設性的角度出發開展工作,既不越權代替,又不缺位失職,妥善處理好監督與支持的關系,使行政權、司法權、監督權更好地形成合力,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福祉改善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沒有自信,就不會有太大的前途。對家庭不自信,家庭就不可能和諧﹔對生活不自信,生活就不容易改善﹔對工作不自信,工作就不會有作為﹔對國家不自信,那就沒有前途和希望了。因此,我們都應該充滿自信。

(《海峽通訊》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健、秦華)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