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建

(前沿觀察·“地基”中的“鋼筋”如何鍛造③)

如何讓鄉鎮干部踏實工作、履職盡責:嚴字當頭 科學考核

記者 趙 兵

2014年04月22日08:4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郡縣治,天下安。鄉鎮一級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神經末梢”,也是服務群眾的前沿“陣地”,鄉鎮干部施政的能力與水平如何,決定著基層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社會發展。這其中,對鄉鎮干部的管理,直接影響著基層群眾的滿意度。對照基層現實,嚴格管理監督、促進履職盡責,仍需再給力。 

  ——編 者

         

  剎住“走讀風”:嚴督嚴管鄉鎮干部

  鄉鎮干部本應與群眾最親近,然而現實中,卻往往存在著一個脫離群眾的突出現象——鄉鎮干部“走讀”問題。在中央黨校政法教研部講師張勇看來,導致“走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一些鄉鎮干部是異地任職,或者安家在城裡、工作在鄉鎮,農村和城鎮的公共服務水平還不一致,干部不願意留下來,交通條件也允許他們兩頭跑﹔另一方面,一些鄉鎮干部缺乏服務意識,在基層扎不下根,不但晚上走人,老百姓白天也不大找得到他們。”

  鄉鎮干部“走讀”導致干部不了解基層實際問題,削弱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和服務能力,干部不扎根基層也自然難以保持和群眾的感情,工作能力也得不到提升,還有可能助長不正之風。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范永茂認為:“要想使干部安心在基層工作,既要對他們加強思想教育,以群眾利益為根本出發點,也要以人為本,幫助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採取更人性化的管理手段。同時還應嚴格執行工作、考勤、病事假等相關制度,加強監管,也要有相應的激勵措施。”

  當下,各地正在深入開展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廣大干部都以中央八項規定為鏡鑒,祛除“四風”之弊,厲行“三嚴三實”。然而,有的鄉鎮干部卻抱怨身處基層本來就不多的“油水”被一掃而光,感嘆“為官不易”。據中紀委通報,截至2014年3月31日,全國處理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的42666人,鄉科級干部佔40405人,其中違規配備使用公務用車、大操大辦婚喪喜慶、公款大吃大喝問題突出。這一數據反映出,鄉鎮干部在思想意識和紀律作風上存在薄弱環節,需要加強監督管理,促其履職盡責。凡事生於微而成於著,因而需要謹其微而治之。對於鄉鎮干部思想政治、道德品質、廉政勤政、生活作風等方面出現的苗頭性問題,要早發現、早提醒、早教育、早糾正。

  對於鄉鎮干部存在的不良作風要大力扭轉,對於違法違紀、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更要嚴格問責。現實中,由於深處基層的工作環境,相比於其他層級的干部而言,鄉鎮干部更容易在土地流轉、計劃生育、房屋拆遷和補償等方面與群眾發生沖突。近年來,一些社會矛盾的爆發都是因為矛盾沒有在基層得到有效化解,而這其中不少是因為鄉鎮干部工作方式“蠻橫”,無視群眾的合理訴求所致。

  中央最新政策導向已對此提出針對性意見,要求堅決制止鄉鎮干部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對履行職責不到位、辦事不公、群眾意見較大的鄉鎮干部進行誡勉談話,情節嚴重的要給予組織處理﹔對不勝任、不稱職干部進行組織調整,對失職干部嚴肅問責。

  “這就充分體現了中央對鄉鎮干部在管理上嚴字當頭的導向。”范永茂表示,不能因為基層工作的辛苦辛勞,而放鬆對鄉鎮干部的嚴格管理,這是兩回事,特別是加大對失職干部的問責力度,在當前十分必要。

  破除“一刀切”:考核機制得跟上趟

  近年來,“唯GDP論英雄”在不少地方頗有市場,作為“神經末梢”,鄉鎮干部可謂深受其害。由此導致的“大干快上”等短期行為,造成了農村征地拆遷等問題突出,甚至發展成上訪及群體性事件。張勇表示:“各地發展差異性大,同一個縣各鄉鎮的狀況也不同,‘一刀切’的GDP考核評價機制,對一些鄉鎮和干部不公平,對鄉鎮依據具體情況分類制定干部考評機制,這有利於調動干部的積極性,還有助於解決大家想方設法到條件好的鄉鎮去的‘扎堆’現象。”

  事實上,從去年起,對干部考核的評價機制已經開始調整。2013年12月,中央組織部印發《關於改進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完善干部政績考核評價指標,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層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職責要求,設置各有側重、各有特色的考核指標。

  干部考核應公正全面,防止片面化,也要防止簡單化。目前,不少地方仍存在“一票否決”的泛化傾向。山東的一位鄉鎮黨委書記說:“上面明文規定的‘一票否決’事項就幾項,可實際工作中否決事項涉及黨風黨紀、食品安全、信訪工作、生產安全多方面,甚至招商引資等也‘一票否決’,逼得許多鄉鎮干部跑部門、拉關系,說假話、做假賬。”

  這種“一票否決”的泛化傾向導致鄉鎮工作重心和資源過度集中於“一票否決”事項,容易產生形式主義、報喜不報憂、弄虛作假等現象,亦會挫傷干部積極性。“那麼多項‘一票否決’,讓鄉鎮干部神經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有的甚至為此都抑郁了,這樣怎能開展好鄉鎮工作?怎能服務好群眾?”湖南的一位鄉鎮黨委書記不無憂慮地說。因此,需嚴格控制對鄉鎮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一票否決”事項。近年來,已有地方開始清理“一票否決”事項,但專家表示,也要防止一邊清理一邊新設“一票否決”的不良傾向。

  考核結果如何運用,是否真正與獎懲、職務調整等挂鉤,對鄉鎮干部影響很大。廣西柳州市2011年出台的考核評價辦法,便將干部德考的“軟約束”變成了“硬杠杠”。今年1月中共中央印發新修訂的《干部任用條例》,也要求全面考察干部的德、能、勤、績、廉,突出考察政治品質和道德品行,加強作風考察,並明確規定群眾公認度不高的不得列為考察對象。

  力戒“不安心”:穩定鄉鎮干部隊伍

  古有“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失敗教訓,如今一些地方卻存在“干部不解民情,群眾難覓干部”的鄉鎮治理尷尬。如何讓鄉鎮干部安心奉獻在基層成為亟待破解的課題。

  由於鄉鎮工作的特殊性,一些干部感覺鄉鎮工作壓力大、任務重,執行政策時容易“得罪人”,且福利待遇較差,致使有的鄉鎮干部不安心工作,總想找機會、找關系進城﹔還有些鄉鎮干部覺得到鄉鎮就是為了撈取“政治資本”,工作消極,“熬”完一定年月,便忙於跑關系搞調動,甚至有些鄉鎮出現了干部“一年瞧、二年干、三年忙上調”的怪現象。

  范永茂認為,鄉鎮干部的工作優勢就在於對地方熟悉、對當地群眾熟悉,更了解群眾的需求,如果他們頻繁調動會造成人力資源的損失,難以把政策貫徹好,難以提供優質服務。穩定干部隊伍,也是為了幫助干部提升自身素質。長期扎根基層,干部們會更好地熟悉民情,在實踐中鍛煉提升工作能力,更快地成長起來。

  對此,根據最新的政策要求,鄉鎮黨政正職一般應任滿一屆,鄉鎮領導班子成員任期內一般不得調動或調整,新錄用鄉鎮公務員在鄉鎮機關最低服務年限為5年。

  “中央提出這些措施,一個鮮明指向就是留住人才。一般而言,鄉鎮的工作生活環境還趕不上城裡,想留住人才特別是年輕人才比較難。一些干部吃不了基層這個苦,工作個一年兩年就想著怎麼調走。新規定就是要讓他們能夠在基層真正發揮作用,避免蜻蜓點水,或是借鄉鎮做跳板的現象。”張勇說。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搞“曲線調人”——上級機關經常借調鄉鎮干部,使一些鄉鎮“缺兵少將”。“干部頻繁被借調走,基層的事情卻找不到人處理。還有些鄉鎮干部想方設法主動要求往上借調,准備留在縣裡不回來了。這些都不利於基層的治理。”張勇說。

  按照中央要求,上級機關一般不得借調鄉鎮干部,因工作特殊需要短期借調的,應征得借調單位同級黨委組織部門同意並明確借調時間。

  “以前基層常喊留不住人才、隊伍不穩定,相信隨著新政策的施行將會對穩定鄉鎮干部隊伍帶來明顯改善。”范永茂表示。


  《 人民日報 》( 2014年04月22日 17 版)

(責編:喬業瓊、秦華)
相關專題
· 黨建周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