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延安4月20日電 今天,“群眾工作典型案例”頒獎座談會在延安舉行,大同煤礦集團公司董事長助理、黨委組織部部長 周剛在會上發言,全文如下:
大家好!同煤集團就是當年的全國煤炭老大——大同礦務局,她與共和國同齡,今年65歲了。今天,我們提交的群眾工作典型案例獲得了一等獎,特別是得到了延安干部學院陳燕楠院長的親筆點評,這是主辦方和各位專家對我們工作的肯定和鼓舞,在此,我表示深情的謝意!下面,我以同煤為例証,和各位專家交流三點體會:
一、國有企業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內涵深刻的群眾路線史。
同煤集團65年來,累計生產煤炭25億噸,上繳稅費800多億元,創造了煤炭開採、行業管理的100多個全國第一。可以說,大同煤礦是新中國煤炭工業的搖籃,是共和國煤炭工業發展的縮影。65年來,同煤集團從最初的3000名礦工,發展為今天有著20萬產業工人、80萬員工家屬的大集團,養育了幾代礦工,繁榮了地方經濟,為全國做出了巨大貢獻。可以說,同煤的煤炭燒熱了中國北方1/4的熱炕頭,點亮了華北地區一半的電燈泡。作為同煤人,深感驕傲和自豪。我們從同煤走過的歷程中得到了深刻的感悟,那就是:國有企業發展壯大的歷史,本身就是一部最好的群眾工作史﹔國有企業不僅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更是團結工人階級、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主陣地。
二、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是國有企業永恆的主題。
密切聯系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最終才能辦好企業。65年來,大同煤礦始終堅持依靠員工辦企業,辦好企業為員工,力所能及地為員工群眾辦好事、辦實事。今天獲獎的案例《一站兩會一中心、構建惠民大工程》,其中,“一站”就是共產黨員服務站。目前,1200多個共產黨員服務站,5萬多名黨員活躍在百裡煤海,它體現了黨建抓自建的優勢﹔“兩會”就是煤海陽光幫扶理事會、煤海希望助學理事會,一個是管貧困過不了光景的家庭,一個是管念不起書的學生,它體現了黨建帶工建的成效﹔其中的“一中心”就是青年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幫的就是找不上工作的職工子弟,它體現了黨建帶團建的做法。黨建抓自建、黨建帶工建、黨建帶團建,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共同管理企業的遺留難題,群眾日常生活中的雜事瑣事,這就是我們這個案例所反映的事情。正如陳燕楠院長在點評中所講到的:這就是群眾工作,這就是群眾路線,讓執政的光芒照進基層的縫隙,照進群眾的心窩裡,怎能不迸發出新一代工人炙熱的工作激情?怎能不對我們的制度產生發自內心的擁護呢? 65年來,大同煤礦的發展凝結著一代代建設者的辛勞和汗水、智慧和創造、忠誠和跟隨。我們記憶最深刻的是90年代末期的困難時期,同煤“人人二百三,共同度難關”,當時的困難情景,有的家庭,甚至2家、3家合伙買一袋白面,但是,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下,廣大員工仍然不離不棄,甘心奉獻,干勁不減。今天,同煤集團已進入世界500強,煤炭產量位居全國第三,電力裝機容量達到1100萬千瓦,煤、電雙雙名列山西第一!今天的局面,是一代代同煤人不懈奮斗的結果,也以事實無可雄辯地說明:國有企業要把貫徹黨的群眾路線作為永恆的主題,始終堅持關愛員工、依靠員工,尊重員工的主人翁地位,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才能為企業改革發展注入不竭動力。真可謂:聯系群眾魚得水,脫離群眾樹斷根!
三、堅強有力的黨組織,是國有企業群眾工作的根本保証。
大同煤礦建企之初隻有1個黨委、14個黨支部、225名黨員,今天發展為125個基層黨委、2800多個黨支部、55000名黨員,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數量分別佔全國黨組織和黨員數量的1/1500。多年來,企業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主動融入群眾、聯系群眾、動員群眾。可以說,同煤的企業辦到哪裡,黨旗就插到哪裡﹔哪裡有困難,黨組織的作用就發揮到哪裡。企業重大決策和事關員工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黨委都要牽頭征集員工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當好職工的“娘家人”,做好群眾的“主心骨”。多少年來,堅強的黨組織帶領各級黨員干部和廣大員工忠實履行著國有企業的經濟、政治和社會責任。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廣大黨員干部堅守理想信念,牢記宗旨意識,將所有整改內容全部向員工群眾公開,整改效果讓員工群眾評判。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使企業各項工作獲得了最廣泛的群眾支持。同煤用實踐証明:國有企業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才能始終保持正確的發展方向,凝聚和激勵廣大員工共同奮斗,把各項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以上所談的三點體會,也是我們所有參會領導的共同認識,更是我們所有參會單位的共同實踐!雖然我們做了一些工作,但與黨和人民的期望相比還有許多不足。特別是今天來到革命聖地延安,更從心裡感到:我們所做的、所走的,只是二萬五千裡長征的第一步。群眾工作,永無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