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最近,筆者一位在鄉鎮工作的同學被選派去挂職鍛煉,一到新單位,就碰上了不少尷尬:單位領導先是讓他熟悉崗位要求,就這樣“晾”了個把月,之后的工作也都是跟跟班,站在邊上看一看。挂職快結束時讓他承擔的一攤事,也因業務不熟悉、上手慢,效果打折扣。在同一批挂職人員中,遇到這種尷尬狀況的干部還不少。
眼下,在部分鄉鎮干部挂職鍛煉工作中,還存在著不少重選派輕管理、重接收輕使用等現象。有的單位只是完成了人員選派的規定動作,沒有把后續跟蹤、走訪考評跟上去。有的單位把接收干部挂職鍛煉當負擔,有顧慮、怕麻煩,既不配師傅,又不壓擔子,挂職干部有勁使不出,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也打了水漂。
參與挂職鍛煉,是培養鄉鎮年輕干部的重要方式。作為組織方,除了做好挂職崗位對接,前期還應與接收方一起做好培養預案,幫助干部及時適應崗位要求。作為接收方,應給挂職干部多一些關心,多一些栽培。可給挂職干部配一名工作導師,在他們開展工作、破解難題時扶一把﹔也可給挂職干部壓壓擔子,為他們投身工作引引路,讓他們在挂職崗位上走得更穩。(浙江建德 程建全)
下期預告
【“地基”中的“鋼筋”如何鍛造】系列報道下期將圍繞如何加強對鄉鎮干部的管理監督,促進其履職盡責展開討論,歡迎踴躍投稿。
電子信箱:rmrbdylx@126.com
《 人民日報 》( 2014年04月15日 17 版)
相關專題 |
· 黨建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