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記者手記:向極限人生致敬!

2014年04月01日13:15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記者手記:向極限人生致敬!

見到朱彥夫,這位失去四肢與左眼的傷殘軍人,記者心中涌起一股為不屈生命喝彩、向極限人生致敬的沖動,而了解朱彥夫奮斗不止的感人事跡后,記者更是深深地感動於其嚴於律己、一心為民的共產黨員本色。

抗美援朝戰場上,朱彥夫因傷昏迷,大大小小手術47次,四肢被截掉,屬於一級傷殘,但他拒絕躺在功勞簿上享清福,1958年開始擔任山東淄博市沂源縣西裡鎮張家泉村黨支部書記,1982年因身體原因卸任,擔任村支書25年。

即使四肢健全,現實中村支書也不是一份輕鬆的差事,何況是一級傷殘的朱彥夫,但朱彥夫硬是靠“咱是黨員,咱不帶頭誰帶頭的”信念與“干就干好”的實干,贏得群眾交口稱贊。

“張家泉村第一個辦夜校,第一個架電,第一個整大寨田,第一個打井取水……張家泉村是遠近聞名的先進村!老朱了不起!”說起老支書朱彥夫帶領家鄉父老脫貧致富的舊事,村民仍會豎起大拇指,語氣中滿是自豪。

朱彥夫1956年從榮軍院回鄉后,仍經常需要外出看病,有關部門曾安排專車方便其就醫。對此,朱彥夫表示感謝,但堅持“作為黨員不能搞特殊化”,一直不願接受。

據朱彥夫的兒子朱向峰介紹,有一次騎自行車帶父親去20裡外的醫院看病,當時還是沙土路,父親在一個下坡處從車上跌下,摔得血肉模糊。兒女都埋怨朱彥夫為什麼不要個車?朱彥夫總說:“光要車,縣裡還能正常工作嗎?”

採訪愈深入,朱彥夫嚴於律己、心系群眾的形象愈清晰。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行之際,朱彥夫“任何時候不搞特殊、不忘群眾”的優良作風永不過時,值得學習,尤其是與廣大群眾面對面的基層干部,更要以朱彥夫所言所行為鏡,找差距、查不足,見賢思齊,努力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更好地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職責。

“家裡有個特等殘廢,不能再有特殊公民。”朱彥夫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朱彥夫的6個子女像其他人一樣到田裡干活,間苗、拾棉花、摘黃煙葉。但刨花生時,朱彥夫卻堅決不允許子女去。“他怕俺們吃了生產隊的花生,造成損失。”女兒朱向欣說

朱彥夫1949年入黨,“為人民服務”是他的口號,也是他的行動。他始終把群眾放在第一位,一心為民,不謀私利。當了25年村支書,朱彥夫不僅沒從村裡報銷一分錢,還時常拿出自己的撫恤金接濟群眾,村裡困難戶大多接受過他的幫助。早年間,朱彥夫常常被各種單位邀請去做事跡報告,他不要紀念品,而是趁機為村裡爭取化肥、農機等生產資料,幫助村庄發展。

更讓人欽佩的是,盡管朱彥夫沒有受過多少教育,他對群眾的感情、對群眾路線的理解卻很獨到,他曾說:“自己既然是負責人,那就等於我和群眾角度不同,這就需要同情群眾、理解群眾,群眾的疾苦也是自己的疾苦,群眾的困難也是我的困難。群眾出了問題,不解決、不同情、不理會,這實際上也是自己的一種恥辱、自己的丑陋、自己的過失。”

這番話,振聾發聵!針對當前一些黨員干部身上存在的“四風”痼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要緊關口,可以說,朱彥夫是一本與群眾保持血肉聯系的鮮活教材,他嚴於律己的道德情操、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促人深省,使人奮進。(新華網濟南4月1日電 記者吳書光、何雨欣)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