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吳齊強
2014年03月25日08:2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春運期間,鄒德鳳(左)與志願者團隊在南昌火車站開展義診。張學東攝 |
人群中,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護士鄒德鳳看上去不太顯眼。然而熟悉她的人都說,她身上有一種磁力。志願者渣打銀行南昌分行中小企業理財部客戶經理伍兵華總說:“和鄒老師一起,我發現自己真的變了,變得不再浮躁,不再抱怨……”
從“累不死的小丫頭”到“鐵路天使”,再到“超級義工”,鄒德鳳用42年的堅守,追逐著自己的人生夢想。
3月22日,伍兵華隨鄒德鳳來到鐵路社區汪溥家裡,指導92歲的老人進行康復鍛煉,囑咐他按時用藥。
從2009年開始,伍兵華記不得來過鐵路社區多少次,他感慨地說:“常人很難想象到,她在這裡有多麼受歡迎,這片鐵路社區4萬多居民幾乎人人都認得她,走到路上,很多人都熱情地跟她打招呼,她就像是這裡的超級明星。”
1974年,南昌鐵路局沿線十多個站段發生了一場規模較大的瘧疾疫情。鄒德鳳主動請纓,投身到抗瘧工作中,每天早上6點多鐘就背著沉重的藥箱乘火車奔赴各站段,為患病職工發放藥品和開展治療,十幾個站段依次走過,每天晚上八九點鐘才能回到家。整整一年半時間,鄒德鳳行程兩萬公裡,膠鞋穿爛了六雙,人瘦了十多斤。“累不死的小丫頭”,這個綽號很快在鐵路系統裡流傳開來。
1992年開始,鄒德鳳利用休息時間主動登門,每周定時上門為社區裡癱瘓臥床的老人、孤寡老人擦身翻身、做按摩操、指導用藥、健康宣教。百歲老人涂細銀身患絕症,兒子和媳婦也都年過七旬,鄒德鳳得知后,每天到老人家中照料。臨終時,老人見到聞訊趕來的鄒德鳳,隻說了一句話:“女兒,你來了!”隨后安詳地閉上了眼睛。
走門串戶做義工,迎來的有期盼的眼神,也有異樣的目光。酸甜苦辣、孤獨無奈,百味俱嘗,鄒德鳳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
據統計,12年間,鄒德鳳累計做義工超1.9萬小時,遠遠超出了紅十字志願者最高獎項“終生志願者”3000小時的標准,成為江西省數一數二的“超級義工”。
2008年從黑龍江中藥大學畢業后來到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工作的孫貴才,現在是鄒德鳳公益發展中心的法人代表。他坦言,自己正是被鄒德鳳身上那種“人道、博愛、奉獻”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
“沒見到鄒老師之前,我根本想不到,現在的社會中還會有她這樣的超級好人。我更想不到,她有這麼大的感召力,每到雙休日,我們醫院大部分的醫生護士,都會跟著她走進社區做義診。”
目前,鄒德鳳的志願服務團已經擁有愛心志願者4000多人,其中注冊志願者1600多人。
星火燎原,愛心相傳。志願服務團年紀最小的7歲,年齡最大的70歲,團隊中有醫學博士、公務員,還有許多在校學生。服務團在醫院、社區、學校、車站、福利院等公共場所,為百姓提供志願服務,累計服務對象60多萬人次。
聽了鄒德鳳的講述,就會懂得一脈相承的力量。“我16歲時成為一名護士,南丁格爾是我的人生導師﹔36歲時,成為了一名志願者,章金媛是我的老師﹔而作為一名黨員,龔全珍是我學習的榜樣。”2013年,鄒德鳳獲得第四十四屆南丁格爾獎章,她說:“這不僅是對我個人的肯定,更是對所有無私奉獻的護理工作者、紅十字工作者和志願者們的鼓勵和肯定。”
《 人民日報 》( 2014年03月25日 06 版)
相關專題 |
· 人物事跡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