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強化和拓展基層組織功能是各時段黨組織建設、創新、發展的重要目標和主要任務。新的歷史條件下,林西縣本地立足實際,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尋找提升服務、發展產業的最佳“引領點”,推行“1+3”即“村黨總支+合作社黨支部+產業鏈黨小組+能人黨員”的黨組織設置模式,強力助推農民專業合作社健康發展,有力轉變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加快農民增收致富步伐,有效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一、背景條件
(一)新“三農”形勢亟待尋求更加有效的引領。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度推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及農村發展面臨諸多不適應。一看當下農業,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難以應對千變萬化的大市場。自然經濟的生產經營方式與市場化的環境需求構成了一種矛盾,農民在市場面前總顯無助無力﹔農業生產效益低下,不計算勞工投入尚有收入,按當地勞力市場價格計算工時投入,幾乎無利可言。“自發擁有、分散服務”的農機服務模式導致農業機械化難以推廣,基於理念觀念、地塊分散等不利因素,膜下滴灌等一系列新技術、新模式面臨極大的推行難度。二看當前農民,新的市場技術條件下,傳統意義上的農民已經不能適應農業生產經營需要。農民老齡化日趨嚴重,已經成為制約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2012年統計數據顯示,全縣從事農業一線生產的農民50歲以上的佔81.3%,相對而言,這些農民從經營觀念、體能勞力、市場信息、技術應用等相關要素與年輕農民相比,存在較大劣勢,構筑現代農業體系現實要求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現狀存在較大差距。三看當下農村,長期以來的分散經營,農村人心散、公益乏的局面日漸突出,農民組織化程度低下,新農村建設缺乏凝心聚力的關鍵要素。
(二)農民經濟合作組織需要黨組織強有力的引領。改革創新是“三農”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大力推進新型合作化是破解“三農”問題的一條有效途徑。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其合作共贏的特點,成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生長點。作為農村的繼發業態,合作社發展同樣良莠不齊:絕大多數農民有合作意願但不能合作、不會合作,縱使登記注冊的合作社大部分經營生產無方無序,有的把合作社作為爭取貸款項目的工具,還有的合作社理事會把社員發展成農資銷售、農副產品購銷的客戶,從中謀取個人利益。有合作無章程、有章程不執行、想執行無能力等現象普遍存在,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更需要強有力的引領、規范和帶動。黨的基層組織有著其他組織無可比擬的組織和政治優勢,在合作社發展的關鍵時期,建立一種有效的引領模式,對於推動合作社科學發展將會產生強大動力。
(三)農村基層黨組織需要農民經濟合作組織這個引領舞台。從政策環境上來看,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農業現代化的號召,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也把建設集約化、組織化、專業化、社會化的新農村作為建設現代農業的總目標,特別提出了轉變生產經營方式,提升農民組織化程度的具體思路,這為農村基層組織如何引領、如何作為提出了一個鮮明的課題。探索一個符合中央要求、適合當地實際、能夠更直接、更有效地服務群眾、保障和發展群眾利益的黨組織引領模式,是新形勢下基層組織建設的主要任務。探索推進“1+3”黨組織設置模式可謂正逢其時。從解決基層組織困惑上來看,有一部分農村基層組織領導核心作用發揮不好,往往隻注重管理,服務意識淡薄,或有引領致富願望,但缺乏致富思路、帶富本領。隨著經濟多元、產業多樣、需求多重的新變化,農村基層黨組織、黨員干部作用發揮的對象和途徑日趨復雜化,特別是隨著惠農政策的有效落實、農民收入的不斷增加,群眾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發生深刻變化,基層黨組織在開展工作上面臨著一些新的困難和挑戰,經常出現一些說話沒人聽、費力不討好的現象。如何更好地順應群眾增收致富的新期待,更加有效地開展為民服務,需要農村基層黨組織准確定位,調動整合各種有利因素,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上有作為、能作為。
二、實踐做法
“1+3”黨組織設置模式,其核心就是在“引領建設合作社、推進經營方式轉變”的基礎上,把“支部建在合作社”、“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通過規范扶持、發揮作用兩條途經,把黨組織的政治及組織優勢,轉變為農民的合作優勢和發展優勢,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一)三級聯動推組建。縣級層面,2010年以來,先后組織拉練6次,召開現場會2次,組織鎮村干部培訓1300余人次,依托遠程教育等手段,廣泛宣傳合作社建設的意義目的方法,在農村干部群眾中牢固樹立“合作生金”意識。把領辦、參與、指導、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作為對鎮村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標,納入綜合考評體系,列入各包村單位幫扶內容。鄉鎮及部門層面,各鄉鎮分別指派一名黨委副書記抓合作社建設,各鄉鎮、有關部門黨組織以農村主導產業為重點,依托小區和專業村分類推進。金融機構把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農業信貸的重點,農口、工商、財稅等部門也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為合作社健康發展創設良好條件。從2012年至今,各鄉鎮和相關部門累計針對合作社投放項目300余個,涉及資金2000余萬元。村級層面,村兩委班子把合作建設作為服務群眾、凝聚群眾的重要抓手,從政策信息、人財協調、土地流轉等方面對合作社建設進行具體的扶助支持,把領辦、創辦合作社作為村“兩委”的主要任務,從實處入手,積極引導規范,組建了一批合作社。經過幾年來的積極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社從無到有,並從第一家合作社建立的2008年的8個,發展到目前的511個。
(二)四個主體帶建設。黨組織引領下的合作社應當如何創建?林西縣在實踐中主要採取如下四種模式:
模式一,兩委班子領辦。大營子鄉東升村2009年新一屆“兩委”班子上任伊始,便把創辦合作社作為行權履職的重要任務,村兩委成員認真分析研究產業優勢、民情狀況,組建東旺種植專業合作社,當年全村50%的農民加入合作社。與東旺種植組建模式相同,全縣138個村兩委班子累計直接創辦合作社198個,佔合作社總數的38.8%。
模式二,鼓勵能人黨員創辦。統部鎮吉林壩村黨員李曉強外出務工多年,事業小成,積蓄了百余萬元資金,同時培育了一定的蔬菜購銷市場。2010年春節期間回鄉過年,與村支部成員聚餐,與其有一定社會關系的村支書引導他回鄉創業,帶民致富,創辦鼎盛蔬菜種植合作社,帶引全縣6個鄉鎮21個村的100余家農戶發展蔬菜產業,取得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以能人黨員創辦合作社已成為全縣最有活力和影響力的合作社創辦方式,這種黨組織引領、發揮黨員能人大戶作用、實現共贏共富的合作社已成功創辦69個,佔13.5%,盡管從數字上看所佔比例不高,但其創辦效果、運行質量、發展前景卻不容小覷。
模式三,招商引資創辦。文冠果以其耐寒耐旱、經濟價值高的特點,成為蒙中地區發展經濟林的良選。新林鎮黨委充分發掘文冠果的經濟及生態價值,引進外地客商在全鎮的11個村發展文冠果產業,客商負責種苗、技術,鎮村兩級黨組織負責流轉荒坡荒地,收益后入股村民、客商、村集體按股分紅。無獨有偶,林西鎮新興村依托項目,吸引客商投資1300余萬元,搞設施農業建設,建成保鮮庫、果蔬加工廠,組建都市田園蔬菜種植合作社。這種以高投入、高產出為主要特點的合作社實行客商投資經營、農民和村集體參股監督的創辦形式,將極大地提升土地的使用效益,成為合作社高效發展的重要途徑。目前這種類型合作社已成功創辦35個,佔6.9%。
模式四,農民自發或自覺創辦。在村黨支部、村委會的宣傳發動下,新林鎮五星村二、三兩組50余戶村民成立了旺民、興達兩個合作社,選舉自己的理事會和監事會,成立了黨支部,並給每一名黨員設崗定責,合作社的各項事業經營得很紅火。目前,這類合作社已成功創辦196個,佔38.4%。
當然,還有一部分農民,他們自發創辦、自行登記、自我組織、自我管理一大批合作社,往往不與基層黨組織取得聯系,普遍存在對合作社的“拔高認識”,認為創辦了合作社,資金項目就會聚攏而來。還有的合作社把社員當做客戶,利用免稅政策,從事農資銷售、倉儲服務等業務。還有一些經營大戶找親戚朋友“頂名湊數”注冊合作社,名為“合作”實則大戶經營,這部分合作社通常不夠規范,實體合作不明顯,數量卻很龐大。
(三)三個基本制度體系促規范
黨組織引領帶動下的合作社究竟是怎樣運行?基於合作社組建的主體、動機、方式方法的多樣性和多元化,通盤考慮合作社在運行發展當中可能面臨的諸多新情況、新問題,黨組織從合作社運行模式的特點入手,分型健全和完善基本運行制度,建立起各種類型合作社的發展運行規范。
第一種制度體系:資源入股、統一經營模式下的權責關系和運行制度。在這類合作社建立“現代農業企業+合作經營”的制度機制。統部鎮雙贏農機專業合作社分別以農機、土地入股,合作社實行統一經營、統一耕作、統一管理、統一銷售,以企業化的思路經營合作社。為保障農民利益,村、社兩級黨組織建立土地、農機兩種生產資料(資源)入股的入社方式和分配機制,確定了農機具折價入股,駕機勞作賺取工資的農機入股制度﹔完善了“400元保底+每畝純利潤按三七分成”的土地入股利益分配模式,入社農民既可以到合作社打工,亦可進行勞務輸出,收入渠道得到全面延展。這種“保底分紅心不慌、自家田裡勞作也掙工資”的合作機制和模式深受農戶歡迎,但這種模式需要人才、技術、市場的強有力支撐,目前推行起來仍有一定難度,全縣僅有52家合作社採取這種模式,佔合作社總數的10.2%。
第二種制度體系:分散經營、代耕代管模式下的權責關系和運行制度。新城子鎮英桃漠河村英達農機專業合作社將全村6000余畝制種玉米全部納入服務范圍,從春耕到秋收,除抽穗環節,其余全部由合作社農機進行保姆式耕管服務,統一地塊、統一作物、統一經管,作物收獲后,入社農民將自己責任田的種子運回家中晾晒、脫粒,通過合作社將其銷售給客商,合作社扣除服務費用后,將剩余每畝近3000元收入全部返回入社農戶。基於農民經濟合作組織的積極探索,縣委制定了代耕代管類合作社的土地整理規范、農機服務規范、服務指導價格區間建議、以透明結算為主要內容的財務管理制度,規范了這類合作社的運行管理,目前,全縣累計有133家合作社採取這種運作模式,佔合作社總數的26.03%。
第三種制度體系:分散經營,合作服務模式下的權責關系和運行制度。新城子鎮七合堂村內蒙野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為入社村民提供種苗、技術、收儲、集中銷售等方面的綜合服務,注冊“九佛山”商標,制定並執行統一的質量規格要求,全社共同面對千變萬化的大市場。針對這種模式,縣委嚴格按照合作社章程,制定服務標准及規范,嚴格執行風險共擔、盈余分配的制度機制,把強化服務作為合作社的主要職能和根本任務,目前,全縣共有377個合作社採用這種方式運營,佔合作社總數的73.78%。
(四)三個版塊促作用發揮
把深化服務、創先爭優作為合作社基層黨組織的首要任務,分版塊設置合作社黨小組,對黨小組黨員進行設崗定責,在不同的崗位及領域深化服務,發揮作用。
第一版塊,基礎資源版塊。主要是以土地、牲畜、農機等基礎設施、設備入股的農民黨員,組成黨小組,在三個方面進行服務、發揮作用。一是帶領帶動村民入社入股,幫助合作社有序合理流轉土地,適當適度擴大合作社規模,從2011年至今,合作社基礎資源領域黨員“現身說法”,入戶動員,穩步擴大合作規模,幾年來累計動員發展8900余戶農民加入合作社,協助流轉土地31000余畝。二是優化農村勞動力配置。土地入股盤活了“宅”在土地上的農民,大井鎮中興村按照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牧則牧的思路確立更趨專業化的分工,村黨總支組織3個合作社支部基礎資源黨小組引導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他們讓有技術的社員到附近工礦企業打工,長於農機操作的社員在本地的一個乃至多個農業類合作社打工,對於無技能但很精心的社員到肉羊養殖合作社打工,對於年事較高的社員則有序流動到小笨雞養殖合作社打工,經過一年多來的積極運作,全村18-72周歲的村民,除去外出求學和體弱多病不能勞動的少部分村民外,人人就業,人人分紅。三是維護普通入社農民的利益。基礎資源黨小組通常在合作社監事會任職,在黨內與其他產業黨小組緊密配合、互通信息,對合作社運行發展、市場交易等行為進行立體式監督,最大限度維護入社農民利益。2011年以來,全縣47個建有黨組織的合作社共重新核定利潤分紅、成本構成90余社次,為普通入社農民爭取多分紅利資金90余萬元,向普通入社農民合理解釋疑問、消除誤解12000余人次,為合作社穩定和諧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二版塊,生產經營版塊。通常是合作社發起者、合作社骨干、農機農技的行家裡手,這部分黨員組成一個或多個黨小,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深化服務、發揮作用。一是生產管理。大營子鄉東旺種植專業合作社把生產經營領域的22名黨員分成4個黨小組,分別負責農機及耕作、灌溉及水利設施設備維護、農業技術及作物“體檢”和設施農業維護管理四個方面的工作,“以前‘單干’的時候沒感覺自己與普通群眾有啥不一樣,現在我感覺到黨員的作用越來越大了,渾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勁兒”合作社黨員宋玉發說起話來心中充滿驕傲——有了位置感、榮譽感和歸屬感的這部分黨員通常不在乎待遇,在合作化的大背景下有了一次價值觀的再認識和重塑造。二是事務管理。依據合作社法和合作社章程,對內強化引領協調,對外處理好各種關系,從合作社財務管理、民主決策、規范運行、社員活動等方面強化管理,為合作社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三是延展管理。積極承擔合作社社會服務、社會管理職能,把“正能量”充分融入社員業余生活,組織社員開展健康有益的文體娛樂活動、說事議理活動,全縣運行較為規范的90余個合作社累計建立秧歌隊23個,藝術團隊10個,黨員社員活動室85個,說事中心11個,社員在輕鬆無拘的環境中統一思想,化解矛盾,建立共同的願景和價值觀。
第三版塊,市場營銷版塊。由合作社吸納農副產品經銷商、農村各領域經紀人加入合作社,成立相應的黨小組,把合作社與大市場連接起來。林西鎮都市田園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吸引蔬菜經銷商入社,由蔬菜經銷商建設保鮮庫和銷售鏈條,合作社大田蔬菜、暖棚蔬菜通過保鮮庫、加工廠、營銷鏈等載體,實現產品的保值增值。全縣47家建立支部的合作社中全部建立由合作社黨員為主體市場營銷機構,建立了相應的黨小組,29家尚未建立支部的合作社也都建立以黨員為主體的市場營銷機構,挂靠村支部或其他合作社支部建立黨小組。兩年來,已累計吸納282名農村經紀人、農產品經銷商、農產品加工小微企業業主加入合作社,兩年來在這個群體新發展黨員42名,黨員總數已達179人,佔63.5%。有的能人黨員同時加入6-7個合作社,在帶引合作社闖市場等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三、成效與反響
“1+3”黨組織設置模式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中組部《組工信息》刊發林西典型做法,《人民日報》先后以《合作社裡好風光》《組織強起來,村民富起來》為題,大篇幅報導了林西縣推行“1+3”模式、大力發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情況。與此同時,《科技日報》、《內蒙古日報》、《赤峰日報》、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央視網等媒體對“1+3”黨組織設置模式進行了不同角度的報導,其中,《合作社裡好風光》網上點擊數超過10萬,跟帖數千。
各級黨委及其組織部門對推行“1+3”黨組織設置模式進行了充分肯定。自治區黨委《領導參閱》、黨委組織部《組工決策參考》,市委《決策參考》、市委組織部《組工信息》等內部資料分別就“1+3”農村基層黨組織設置模式進行了刊載。同時, “1+3”農村基層黨組織設置模式作為經驗,分別在自治區、市兩級組織工作座談會、研討會上進行了發言,得到了與會領導和同志的關注與好評。經過幾年來的實踐,我們明顯感受到“1+3”黨組織設置模式的積極意義及明顯成效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有效強化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作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農村基層黨組織始終是農村的“實力股”﹔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作為轉變農業生產經營方式、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載體,正在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活力股”。“1+3”農村基層黨組織設置模式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實力股”和“活力股”有效對接融合,實現最大共贏。在“1+3”黨組織設置模式的直接參與下,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得到了有效增強。一是黨在農村尤其是社會組織的組織和工作得以全面覆蓋,做到了哪裡有群眾,哪裡就有黨員、哪裡就有黨組織。同時,通過在合作社產業鏈上開展先鋒崗、示范崗、責任區等“設崗定責”和“公開承諾”活動,使黨組織和黨員在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等方面發揮了更為有效的作用,促進了黨的建設與經濟社會共贏發展。二是農村基層組織通過引領合作社發展,進一步擺正位置求作為,引領工作有了新的著力點。截止2013年10月,全縣138個村級黨組織累計創辦、引辦合作社370余個,規范運行合作社58個,培育和推介經濟能人630余人次﹔同時基層組織通過合作社載體,吸引和組織農民群眾4萬余人,佔直接從事農牧業生產農民總數的56%。他們緊緊圍繞在基層黨組織周圍,謀發展、謀富裕、謀歡樂、謀幸福,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在這個實踐中實現了立威立信,有為有位。三是合作社黨員的黨員意識、黨性觀念顯著增強。黨員在合作社中的作用已不局限於帶頭,更有明顯的帶動和引領作用,黨員在新的義務和責任中找到了自身的定位,47個合作社支部、263個產業鏈黨小組的573名黨員,另有未建立合作社支部的1833名農民黨員均在“1+3”黨組織設置模式中找到了自己的“責任區段”,明顯地感知到自身與普通群眾的區別,更全面更直觀地領悟到“先鋒”的內涵意義,不僅充實了自己,更為合作社其他社員作出表率。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前夕,縣委專門就黨員理想信念方面進行問卷調查。選擇“感覺自己是黨員,在農村經濟社會建設上發揮了很大的積極作用”的農村無職黨員,87%來自於合作社黨員,2013年農村入黨積極分子76%來自於合作社社員。
(二)提高了農民和農業的組織化、規模化、專業化程度,農民增收致富步伐進一步加快。“1+3”黨組織設置模式的積極推進,大批高效、規范的合作社紛紛組建運行,打破了一家一戶的生產模式、一條一塊的土地格局,優化了農業資源配置,農業部門統計數字顯示,2012年依托合作社流轉土地300余萬畝,通過取消承包地界梗、合理規劃農用地等有效舉措,合作社流轉耕地面積增加9%﹔土地規模經營極大刺激了農業機械化進程,截止2012年末,全縣合作社土地機械化利用率達到85%,勞動力年人均管控土地面積由模式推行前的10畝增加至2012年的45畝,大田作物單畝年土地耗費工時由模式推行前的15個減少到2012年末的5個。規模經營下的有機肥定制、農業良種和農業科技的廣泛應用極大提高了單位畝產,規范了產品規格,提升了產品品質,2009年以來,全縣累計形成農產品品牌58個,是模式推廣前的29倍﹔產業鏈條得以有效延伸,農產品就地加工增值率達到31%,是模式推行前的10.3倍。規模經營、機械化耕作、科技手段運用、市場流通搞活大幅提高了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從2011年以來,入社農民人均純收入連年遞增,2013年比2009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高出近700元。以土地入股農民畝均獲分紅資金最高可達1856元,合作社打工農民年最高佣金5.3萬元,入社農戶年戶均獲利(分紅股金+佣金)最高曾達18萬元。
(三)為農民市民化、農村社區化提供了基礎條件和產業支撐。農民身份向“農業股東+產業工人”方向轉型,入社農民的收入也向“股金+佣金+保障性資金”方面拓展,農民與土地既存在所屬關系,同時又不過分依賴土地﹔農民生產生活完全可以實現合理分離,也就是說農民與牲畜、農機具不必整日相處在一個空間,合作社的集中經營或代耕代管使農民可以放心地入城鎮、進樓房,農民老齡化、勞動力斷檔等問題也在模式推行、合作化進程加快的實踐中得以逐步解決。同時,“1+3”黨組織設置模式進一步凝聚了民心,和諧了社會關系,信訪部門統計的2013年度較大信訪案件中,全縣10個“1+3”模式示范村、37個“1+3”模式示范社所在村無一較大信訪案件。
四、下一步工作方向
緊緊圍繞規范、增效,拓展工作領域,豐富工作內涵,不斷完善“1+3”農村基層黨組織設置模式。
(一)在建設上下功夫、得實效。嚴格合作社准入條件,參考縣級示范合作社考核辦法及評選標准,從社員人數、出資額度、產業基礎、組織機構、產權關系等方面制定相應的准入資格細則,引導注冊一批有實體、有合作、有效益、有潛力的符合建設發展原則和產業發展實際的合作社,從源頭上保証合作社發展質量。對已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但有名無實以及發展不夠規范,經營引領能力不足,“有實體不合作”或“有合作少效益”的合作社,加大規范整合力度,促使其盡快實現轉型升級。
(二)在規范上下功夫、得實效。一是建立穩固的聯結機制。鼓勵和提倡合作社通過設立風險基金、保護價收購等方式與農戶建立更緊密的利益聯結關系,體現公益性和普惠性,增強農戶合作意識,消除對土地“一租了之”或隻能利益共享,不能風險共擔的不合理現象,讓社員融入合作社發展中,正確行使權利和承擔相應義務。二是形成合理的經營模式。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綜合分析當前“保底+分紅”、“集中經營管理(代耕代管)+結算分紅”、“各自經營+部分產業鏈合作”、“技術統一指導+終端市場資源共享”等模式的利弊,鼓勵建立有活力、有效益、低風險的合作社運行機制。三是按合作社章程規范管理。指導合作社結合自身實際,健全完善相關制度,嚴格按章辦事,促進規范發展。明確財務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員,建立完善合理的利益分配辦法,並按制度設帳、記帳、分配盈余,避免因財務混亂引發矛盾糾紛。四是促進專業化經營。更加注重合作社的專業化建設,減少合作社的服務項目,擴大合作社的服務半徑,建設或改進一批隻提供一項或幾項專業服務的合作社,如播種栽植、施肥管控、田間管理、收獲倉儲、產品加工、市場銷售等服務,由不同的專業化合作社分別提供,以專業促規范,以專業提效益。積極穩步探索在專業化基礎上的綜合經營、聯合經營。
(三)在引領上下功夫、得實效。一是人才引領。建立農村人才信息庫,把現有的合作社負責人、由城入鄉個體工商戶、大學生村官、具備發展潛力的返鄉務工人員、農村經紀人、退轉軍人、農民大學生等優秀力量納入信息庫,遴選后進行重點培養。整合教育資源,建立培訓基金,按照分類指導、分級負責、注重實效的原則,靈活培訓形式,努力培養一支善經營、會管理、懂技術、有奉獻精神的合作社帶頭人隊伍。二是組織引領。深入推行“1+3”農村黨組織設置模式,探索開拓發揮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的有效途徑,把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與合作社的經濟優勢有機結合起來,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和抗御市場風險能力。從全縣角度加大引領力度,聯合產業相同或相近的合作社,成立合作社聯合會,強強聯合、強弱互補,共享市場資源,共迎風險挑戰。同時,通過資源置換或重組,按照以強帶弱、同規范、共進步的思路,建立合作社聯合社,擴大優質合作資源的覆蓋力和帶動力。三是科技引領。大力推廣種養儲加新技術新品種新工藝,以機械化、專業化為重點,分類打造、突出規模、拓展服務,在一定區域內推廣玉米、甜菜、馬鈴薯等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支持合作社開展技術創新與推廣,依托農口各部門以及相關院校專業人才,加大科技驅動力度,促進農業現代化。
(四)在發展上下功夫、得實效。一是產業主導。堅持“一社(多社)一品”、“一社(多社)一策”,推進土地流轉和專業小區建設,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在規模化種養殖的同時,穩步提升產業及產品層次,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經濟效益,推行“市場、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積極開拓市場,主動與龍頭企業合作,實現與二、三產業的有效對接。二是服務創新。建場所、配設施、重服務、聚人才,以合作社為載體,推進農村社會管理創新,豐富社員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農村和諧穩定。三是風險防范。不斷完善風險防范機制,做好信息、預測、引導、服務等工作,增強抵御風險能力。探索保底分紅、按股分紅、二次返利等多種利益分配形式,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使合作社真正成為農民“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體。
相關專題 |
· 全國黨建案例庫 · 第三屆全國基層黨建典型案例征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