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龍江縣委書記王兆憲做客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1月16日電 (喬業瓊)今日十時,中共龍江縣委書記王兆憲做客人民網,就“1+3”群眾工作法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
談到“民情下訪”,王兆憲說,這是中央電視台在走基層節目當中的一句話,就是腳下粘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干群關系不和諧,責任不在群眾,而在於干部!黨員干部隻有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扎下根子,下基層、結窮親、接地氣,真正了解民間疾苦,真心實意地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才能贏得群眾的擁護,才能順利推進我們的事業發展。所以,我們開展“民情下訪”的目的就是“解難題”、“連民心”、“轉作風”、“問民計”。
王兆憲說,“解難題”通過構建服務的大通道,為了切實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我們實行縣直部門包鄉鎮,縣鄉村三級干部包屯包點聯戶,也就是說每名干部要長期包保1個自然屯、包這個自然屯的民事代理代辦點,聯系這個自然屯的所有農戶,而且還要重點聯系3—5戶群眾。在下訪過程中,建立了問題的收集、整理、處理和反饋工作流程,對群眾問題能就地解決的及時解決,不能就地解決的逐級反饋,最難的事由縣委負責解決,真正為群眾辦實事。縣直機關將窗口服務下移,開展上門服務。縣房產局利用休息時間,組織工作人員,深入到鄉鎮村屯,上門為400多戶村民辦理了房屋所有權証,把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受到群眾交口稱贊。
“連民心”是通過下訪構建干群聯系的大通道,王兆憲說,在龍江縣,各級干部帶著責任深入基層、帶著感情深入群眾,縣直部門干部每年進村入戶時間不少於10天,鄉鎮干部不少於30天,村屯和社區干部不少於50天,使干部群眾長時間面對面接觸、心貼心溝通。
“轉作風”是通過下訪,構建干部素質提升的大通道,王兆憲說,我們探索建立了民情日記、民情檔案和民情聯系卡等項工作制度,把包屯干部的信息在村屯進行公示,在顯著的地方,把聯系方式交給群眾,使干部群眾建立緊密聯系,確保問題能夠查出來、找得准、解決好,實現感情連到家、意見聽到家、問題尋到家、信息送到家、工作做到家、實事辦到家。通過民情下訪,干部隊伍得到了鍛煉,作風真真正正的轉變了。
王兆憲說,第四個目的是通過下訪“問民計”。群眾中蘊藏了無窮的智慧,以往工作當中總結了幾句話,下基層不等於深入基層,見群眾不等於深入群眾,有問題不解決不會深入人心,所以我們廣大黨員干部通過向群眾問計、學藝進一步拓展了見識、開闊了視野,啟發了思維、增長了才干,學會了解解決復雜問題,做好群眾工作的方法,這樣有效解決了許多棘手的問題。
王兆憲總結說,通過民情下訪健全了工作流程,把群眾的困難當家事,切實解決群眾關心關注華了熱點難點問題,截止到目前,通過“民情下訪”全縣4200多名黨員與13450多戶結成了幫扶的對子,深入基層達到275000人次,現場辦公4000多次,解決實際問題2700多件,這些數據統計都是通過基層干部扎扎實實付出辛苦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