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踐行四好要求 奉獻雪域邊關

——紅其拉甫海關事跡材料

2013年12月16日16:4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紅其拉甫海關人堅持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四特精神”,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頑強拼搏,努力奮斗,先后受到各類表彰70余次,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榮譽稱號,被中央組織部表彰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被團中央授予“全國青年文明號”和“全國青年文明號十年成就獎”,被中央文明委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示范單位”和“邊疆文化長廊建設先進單位”,被國家禁毒委連續7年授予“全國緝毒先進集體”,被海關總署多次授予”全國海關先進集體”和”全國海關先進基層黨組織”,被自治區黨委授予”自治區抗震救災先進基層黨組織”。特別是2005年 6月3日,國務院專門下發文件授予紅其拉甫海關“艱苦奮斗模范海關”榮譽稱號,原國務院吳儀副總理為紅其拉甫海關頒發了獎牌和榮譽証書,在全社會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紅其拉甫海關地處帕米爾風雪高原,所在地為新疆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全縣平均海拔 4000米,平均氣溫在零下2攝氏度,空氣中含氧量隻有平原地區的52%,周邊與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三國接壤,邊境線長達888公裡。紅其拉甫海關是一個由漢、塔、維、回四個民族組成的集體,現有干部職工24人,其中黨員14人,團員10人,平均年齡33歲,是一支朝氣蓬勃、團結奮進的年輕集體。

近年來,紅其拉甫海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海關總署“把好國門、做好服務、防好風險、帶好隊伍” 的要求,在政治把關方面以打擊“槍毒恐”為重點,在優化監管工作上以維護中巴邊境貿易正常化為中心,在做好服務上以促進地方經濟穩定發展為己任,打造了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海關隊伍。

一、嚴格履行把關職責,嚴防“槍毒恐”走私滲透

紅其拉甫海關自建關伊始,就始終注重政治把關教育,要求關員始終加強對“槍毒恐”的查緝工作。每年,我們都會組織關員在調研的基礎上,完成《“金新月”地區毒品種植生產情況的分析報告》,積極組織開展毒品走私典型案例分析會,使全體關警員長期保持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近年來,我們還逐步建立了紅其拉甫口岸毒品走私典型案例陳列室,編寫和完善了《紅其拉甫海關緝毒手冊》,組織全部關員開展G75禁毒執法培訓和監管設備使用集中培訓,派遣人員赴內地海關學習現場查毒技能,有效加強了關警員緝毒意識。同時,我們建立了紅其拉甫海關集中查驗庫,在庫區設立了大型車體查驗庫、閉路監控室、監管設備庫、毒品走私案例展覽室等,進一步夯實了監管基礎工作。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2001年7月,紅其拉甫海關根據情報破獲一起民族分裂分子偷武器彈藥運進境案,共查獲5支手槍、7管塑膠炸藥﹔2004年3月,該關又與喀什海關緝私分局密切合作,破獲了建國以來最大的槍支走私大案,繳獲制式手槍80支﹔2006年10月,紅其拉甫海關一個月內連續查獲3起特大毒品走私入境案,從進口的脫毛霜、洗發香波和蜜棗等貨物中共查獲高純度海洛因32.6千克,當場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2011年8月2日,紅其拉甫海關在對一輛入境的四國聯運貨車進行車體檢查時,發現該車箱體有夾層,經鑽孔方式提取夾層內粉末狀物體檢測鑒定為毒品海洛因,最終實施“控制下交付”抓捕行動,查獲毒品海洛因590.96千克(毛重),抓捕犯罪嫌疑人5名。這些案件的破獲,有力地打擊了“金新月”地區販毒集團向我國走私毒品犯罪活動的囂張氣焰,為邊疆地區的社會政治穩定作出了突出貢獻,受到了國家禁毒委、公安部、自治區公安廳的表彰。紅其拉甫海關還先后查獲反動印刷品40多萬冊,散發性宗教印刷品100多萬冊,被海關總署記集體二等功一次,1人被評為“全國海關監管先進個人”、2人獲得個人一等功、3人獲得個人二等功。

二、提高通關效率,切實維護中巴邊境貿易正常秩序

“服務經濟、促進發展”是海關的責任。在工作中,我們以服務經濟發展為己任,努力提高通關效率,切實維護口岸的正常通關貿易秩序。

我們在各業務現場建立了限時服務承諾制度,設置了青年能手咨詢台和關長值班崗,積極簡化工作手續、理順作業流程,有效提高了通關效率。同時,通過在監管現場開展創建“青年文明號”和“工人先鋒號”活動,在我關形成了青年集體爭先創優、創造佳績的良好氛圍,各項監管工作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受到地方政府和進出口企業的一致好評。據統計,近五年年來,我關累計收到各類錦旗26面,感謝信20余封。

2008年5月份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巴基斯坦政府在第一時間向我國捐贈了2萬多頂帳篷。紅其拉甫海關為了讓這些帳篷能以最快的速度及時安全的送達到受災群眾手中,紅其拉甫海關全體關員連續加班140多個小時,快速驗放了該批物資,被自治區黨委評為“抗震救災先進黨支部”。 2010年,巴基斯坦北部地區發生特大泥石流災害和水災的實際情況,我關特事特辦,設置“援巴物資綠色通道”,積極做好援巴物資的驗放工作,得到了兵團商務局的高度贊揚。同時,紅其拉甫口岸距離巴方蘇斯特口岸路程較遠、道路狀況較差,入境旅客到達時間跨度較大:早的下午六七點到、晚的凌晨一兩點到,這樣以來我們的關員每天加班三四個小時,但他們都無怨無悔。

我們嚴格要求全體關員認真執行海關文明服務用語,積極開展 “滿意在邊關”、“爭做人民公仆”、“爭當人民滿意公務員”和“創先爭優”等活動。我們還在旅檢現場踐行“四個一”活動:送一張笑臉、擺一張椅子、遞一杯熱水、搭一把忙手,讓進出境的國內外旅客切實感受到海關文明熱情的服務。同時,我們在與巴方蘇斯特海關會晤期間,能夠把握有理、有利、有節,充分展示了中國海關良好的精神風貌。

三、做好對口扶貧工作,促進邊疆地區經濟穩定發展

帕米爾高原長期缺水,確切地說,取水非常不易。塔什庫爾干縣偏僻的塔什庫爾干鄉,農牧民一直飲用的是經過牧區流下來的雪水,水裡漂浮著雜草和羊糞,人畜共用,水質極差,嚴重威脅著農牧民的身體健康。這一切讓紅其拉甫海關人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先后籌措資金4萬元,投入人力物力,為該鄉修建了一條長達7公裡的引水渠,讓農牧民們告別了世代吃水靠人從3公裡外用肩挑、種地靠天的歷史。通水那天,塔吉克族的男女老少來到水渠邊,捧起那又清又甜的水喝了個夠。當地農牧民自發地趕著耗牛,拉著車,撿來方圓十裡河灘的白鵝卵石,在這條引水渠的山坡上,精心筑出了6個大家“海關扶貧工程”。

生活有保障了,經濟發展了,如何使農牧民從根本上擺脫貧困,成了紅其拉甫海關的新課題。“轉變致富觀念,要比送給牧民一座金山本身的意義更有深遠。”紅其拉甫海關在長期的扶貧工作中深刻意識到:給錢給物解決燃眉之急固然重要,但要使農牧民徹底脫貧,就必須要從輸血型向造血型的思路轉變。為此,紅其拉甫海關根據行業特點,積極為農牧民提供適合自身特點的脫貧機會。隨后,紅其拉甫海關成立“塔什庫爾干鄉裝卸公司”,在海關監管貨場倒裝貨物,裝卸公司職工通過辛勤勞動,每人每月可收入1000至2000元。多年來,該鄉先后有380人次分批先后來到裝卸公司工作,使得200多人擺脫貧困,有些人用在裝卸公司的勞動所得,蓋起了新房,辦起了布店、食品店等,經商做起買賣﹔有的買了微型汽車、摩托車跑運輸,成了該鄉有名的富裕戶。這些人通過現身說法,傳播致富經驗,使鄉裡村裡的其他青年轉變了思想,樹立起勤勞致富的觀念。

2009年7月,當紅其拉甫海關得知所在地塔什庫爾干鄉還沒有一所雙語幼兒園時,馬上向全體關員發出資助修建一所幼兒園的倡議,所有黨群干部積極響應,積極向該關“鴻雁”基金捐款。同時,該關同年在綜合樓維修工程中拆下的鋼筋、門窗及磚塊等建筑材料也捐向塔什庫爾干鄉修建幼兒園。2009年11月,在塔什庫爾干鄉托格倫夏村,由紅其拉甫海關牽頭資助修建的雙語幼兒園正式落成,解決了當地317戶農牧民孩子的學前教育問題,引起較好反響。為了感謝紅其拉甫海關,該向專門為這個幼兒園起名為“紅關之星”雙語幼兒園,該鄉還為此專門譜寫了《紅關之星幼兒園園歌》表示感謝。這是托格倫夏村這個貧困村第一個雙語幼兒園!說到這個“紅關之星”名字的來歷,塔什庫爾干鄉的鄉親們動情的說,“紅關就是紅其拉甫海關,我們看到紅關,就像黑夜裡看到“星星”一樣,充滿了希望和快樂。”“紅關之星”雙語幼兒園建成以后,紅其拉甫海關利用該關“鴻雁基金”為幼兒園購置了桌椅和兒童娛樂設施,還每年專門捐款為該校兒童購置文體用品及運動服,紅其拉甫海關青年關員還擔任幼兒園的校外輔導員,定期到幼兒園進行義務授課。

幾年以來,紅其拉甫海關大力弘揚奉獻精神,積極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傳播精神文明、嚴厲打擊走私,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發揚紅其拉甫海關的艱苦奮斗精神,用青春的誓言,扎實的行動,為海關事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努力在新疆的跨越式發展中書寫紅其拉甫海關人的的華章。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高巍、楊媚)
相關專題
· 2013優秀公務員表彰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